比宇宙更远的地方(《比宇宙更遥远的地方》:剧情之下,展现出人物「对改变的恐惧」)

在2018年为数众多的动画作品中,有一部令人惊艳的原创动画遭到了主流动漫社群的忽视,是《比宇宙更遥远的地方》。与其同期的超人气作品有《龙王的工作》、《擅长捉弄人的高木同学》与《紫罗兰的永恒花园》三部作品。在这三部作品的光芒下,剧情相对纯朴的《比宇宙更遥远的地方》得到的关注度少了许多。

然而,在将《比宇宙更遥远的地方》看完后,我认为这部作品从作画到剧情都可称之为原创动画的巅峰。更甚者,它还传达了一个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极为重要的哲学。因此,我特意为其撰文以擦亮这块璞玉,使其绽放光亮。

《比宇宙更遥远的地方》剧情介绍

要介绍一部作品中的哲学则必得先从其剧情开始。

《比宇宙更遥远的地方》的一开始是从第一位女主角玉木真理的视角开始的。以几分钟的描绘,导演清楚地向我们展现了她的冒失与单纯的性格

真理随后在检视自己中学时的笔记本时,看见了自己当时写下的「想达成些什么」的梦想,现在已经高二的她却什么都没做到,她为此感伤万分。

在她到达学校后,真理便向好友惠讲述自己意图实践些什么的渴望,并在好友承诺帮忙的前提下决心逃学。然而,当真正抵达车站时,真理却因为对「改变」的恐惧而不敢踏出那关键性的一步。而后,真理在车站邂逅了第二位女主角——小渊泽报濑。

在将报濑的一百万元还给她后,真理得知了报濑前往南极寻找母亲的目标,并表达了对她所付出之努力的钦佩。当真理第二次邂逅报濑后,报濑邀请她一起前往南极,如果她真的要证明自己对她的支持不是空谈。为了真正改变自己,真理踏出了改变的一步,履行了与报濑一起看船的约定,踏上了旅途。

之后,真理曾因为好友惠的不断泼冷水而短暂产生退意,幸好随后立刻就因为报濑可靠的气质而重振士气。两人接连邂逅了同样在主流社会中感到不自在的日向与孤僻的结月。纵然当初与报濑母亲共事的队员们,曾拒绝主角们的入队申请,但与结月的结识,让真理与报濑获得了一个借着特别偶像企划前往南极的机会。

与结月建立真正的友情后,终于使南极之旅得以成行。在登上前往南极的船之前,真理的好友惠前来告知主角四人不断遭到中伤的源头就是自己。出于对真理成长的忌妒以及对「被依赖」这种关系的依存,她希望能借着中伤真理来打击她,并使她留在自己身边。

在与真理意义上的绝交后,两人分别踏上前往新世界的旅程。

在前往南极的旅途中,四人遭遇了无数的波折,有几次甚至遇到差点不能前往南极的状况。然而四人的友情也在不断磨合中变得更为牢固。最终四人成功抵达了日本在南极设置的观测基地,报濑成功地一吐怨气。在南极基地的日子四人主要是在探险,报濑在找到母亲的笔电后,发现了自己数年来传的信息通通没有得到回复。确知母亲失踪的现实虽使她伤心,但也放下了心中的一块大石头。

在一段时日后,四人带着各自的收获与成长返回日本,并约定未来要再次一起旅行。

《比宇宙更遥远的地方》的哲思——「对改变的恐惧」

这部作品中的哲思,事实上在第一集就表现得十分清楚。在第一集的前十分钟,编剧与导演就借着真理首次尝试改变的失败带出了本作核心哲思第一阶段的铺垫——「对改变的恐惧」。

这个铺垫不只是带出本作核心哲思的关键,也是一个常见于各式日本文艺作品的特征。所谓「对改变的恐惧」所指涉的,是一种对于安稳的现状之依存以及畏惧改变后「可能」发生的失败。

以本作的真理为例,在她首次的逃学尝试中,她走到车站后就却步了,她仍然反射性地坐上搭往学校的电车。到了学校被好友询问时,她使用了许多「要是…可能就会…」的理由来为自己开脱。

在根本上,她的内心是渴望改变的,但她同时也恐惧逃学后的后果,她在心理建设上还没准备好承担逃学带来的影响。个体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真理的心理状态或能以本我与超我的冲突来解释。

「除了满足欲望之外,『本我』并不在乎任何的道德要求,它只遵循『享乐原则』,是生命最赤裸的样态。」

宇宙最好的地方

在欲望的概念上或许稍有不同,但其纯粹性殊途同归,两者都是个体在当下最为纯粹的欲望。

而真理在踏上电车前所感受到的恐惧则与「超我」接近。「『超我』反映了心理结构中被内化的文化与社会规范……在运作上,『超我』经常与「本我」对立,并要求本我的『力必多』投射标的必须符合社会期望。」

一个人的精神与思想不会只由原始欲望主导,社会规范与道德标准同时也是构成精神与思考的要素。真理所感受到的恐惧便是源自于——上学的社会规范与学生的道德标准所形塑的超我。

而若是将这段心理背后恐惧改变的叙事逻辑以社会学的视角来凝视,便会发现「恐惧改变」正是一种对日本民族性的指涉,也是对阻挠真理之「超我」的更精确描述。

「恐惧改变」——友情、爱情

不只是日本文学与电影,「恐惧改变」的思想几乎出现在所有动漫作品中。

在友情、爱情两个层面上更是常客。友情当属《果然我的青春恋爱喜剧有问题》一作讲得最好。在这部作品中,可见主角比企谷与其他两位女主角在情感上形成了共存,她们依存着形式上的友情,而不敢打破现状,因为后续衍生的情感她们没有自信应对。

爱情的例子则是多如繁星,在一般的恋爱剧情中,因为不想打破现在和平的关系,而将爱意藏在心中已经有多到无法计算的实例。

在友情、爱情的基础上,恐惧关系发生改变;在习惯了的相处模式中,恐惧打破关系后的尴尬局面。当然在此之上,还有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而电影《比宇宙更遥远的地方》,似乎也在不知不觉跟上了主旋律,剧情之下,展现出人物「对改变的恐惧」。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