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吃饭网(吃有吃相,北京人吃饭那些规矩!)

来了您呐(点上方) 里面请~

。。。。。。

都说北京人规矩多,很多规矩都是随着礼节逐渐流传下来的。所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饭,自然也要有“吃相”。说起老北京人“吃饭”的规矩,实在不少。

今儿的话题,咱们就说说:怎么吃饭这件事……

。。。。。。

网上录吃饭视频怎么赚钱

坐有坐相

Q1

吃饭坐什么位置?

家里人坐一起吃饭,坐席是必须遵守规矩的,年龄和辈分最大的长者要坐主位,然后再依次坐。如果专门招待客人,客人可席于主人左右,另外还有主人专门请的陪席。

请客吃饭对座位的安排讲究更多:首先确定主位(坐北朝南的正中;或以门为标志,正对门的是主位);再按“右为上”,依次安排座位。

Q2

怎么坐?

北京人的规矩是:坐下后不要再乱挪位子。从礼仪的角度说,挪位子后,餐具很可能混淆不清;同时也影响了同桌其他人,很不礼貌。因此家长都教育孩子:“吃饭要在一个地儿吃,端着碗满处跑,是要饭的……”

Q3

手放在哪儿?

老北京人在吃饭时还有一个看似“奇怪”的规矩:吃饭时不能一只手放桌下。为什么呢?老北京人待人接物,讲究有什么话放到明面上说,忌讳在底下或背后搞小动作。因此一般认为:一只手放在桌下,有背着人搞小动作的嫌疑。因此不允许一只手在桌下。

吃有吃相

Q1

拿筷子有讲究

拿筷子的讲究很多。比如吃饭时绝对不能把筷子竖插在饭碗里,特别是家中有老人的。因为早年人们家中摆供品,其中“倒头饭”就是将筷子插在盛满米饭的碗里,因此这是忌讳。另外也忌手里拿不住筷子掉到地上,或者用筷子指点人。

Q2

长辈先动筷子

按北京人的规矩,家里老人和长辈还没动筷子时,晚辈不能先吃先动!一定老人先吃一口,晚辈才可以开始吃饭。

Q3

不能用筷子敲碗

饭菜没端到桌子上时,孩子们要静静地坐在桌前等待。如果哪个孩子不懂事用筷子敲打饭碗,大人会马上训斥:“我这儿不收要饭的。”因为过去街上乞丐多是一边敲打饭碗一边乞讨。说起来拿筷子讲究也很多,咱改天再细说。

Q4

“食不言”、“餐不语”

过去北京人讲究“食不言”、“餐不语”。特别是大户人家的孩子,吃饭时随便说话,轻者会受到大人的训斥,重者会遭到大人的“敲打”。

Q5

吃饭不能“吧唧嘴

吃饭时不能“吧唧嘴”,喝汤时不能出声。吃饭时出声是没有教养的表现,还有一股“穷酸相儿”。因此是北京人吃饭的大忌。尤其喝汤时,要用勺一下一下轻轻地喝,不能端起碗大口猛灌。

Q6

不能舔盘子

在老北京,家里不管贫富,都有“吃饭不舔盘子碗儿”的规矩。这是因为:首先舔盘子碗儿的样子不雅观,家里的猫和狗才会有这种习惯;二是按迷信的说法,晚辈舔盘子碗儿会让家里人一辈子受穷,吃不上饭。因此即使家里的小孩吃饭也不能舔盘子和碗。

Q7

吃完不剩米粒

吃完米饭后,碗里要一干二净,不能有剩余的米粒粘碗上。按老辈人的说法“碗上粘着米粒,将来就要娶个麻脸的媳妇。”其实是告诫年轻人:养成珍惜粮食和勤俭持家的好习惯。

Q8

添饭时不能“要饭”

吃米饭不够时,不能说“要饭”或“再要一碗”,因为过去在北京“要饭的”是代表乞丐。因此吃饭需要添加时,可以说“再来一碗”或“再盛一碗”。饭吃完了也不能直接说“我吃完了”或者“我吃没了”,而要说“我吃好了”。

今日话题

说起老北京人“吃饭”的规矩,您还记得自个儿小时候,家里大人怎么教自己的?所以,不知不觉里,咱吃饭都养成了哪些规矩呢?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