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五金工具批发市场(中国最会搞钱的城市,美国总统都得和它搞好关系)


中国有一座神奇的城市,在这里你能吃到最正宗的外国料理,买到全世界最稀奇古怪的东西,走在路上还能遇到不同肤色的帅哥美女。


这座城市不是北京,不是上海,而是义乌


今天的义乌,依然是你印象中的小商品市场,但这里的“小商品”和“市场”,都早已超出了你的想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过去一年,义乌的出口额是3006.2亿元,快递业务量已经超越北上广深,稳居世界第一。


不来这里走一圈,你都不知道义乌统治了多少外国人的生活。


时钟、音响、吹风机;

平板、投影、无人机;

佛像、法器、十字架;


国旗钥匙扣都有一款是叙利亚。(并且同时出口两个派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能预测美国大选,远能引领非洲潮流,连阿塞拜疆要打仗都能未卜先知。


义乌到底是怎么凭借日用小商品,成为宇宙中心的?


1

义乌,重新定义“小商品市场”


义乌的神奇,要先从400多万平方米的义乌国际商贸城说起。


这座“奇迹之城”是国家4A级景区,每年慕名而来的游客数量高达500万人次以上,还被评为浙江省最具人气的十大景点之一。


你可能会觉得离谱,但这里的7万5000多家商户,每一家都有与世界相连的独门绝技。


义乌的“过年专区”

(图片来源于@车轮上的郭不胖)


我很怀疑,全世界的冰箱贴是否都产自义乌。


(图片来源于@史里芬Schlieffen)


义乌老板的见多识广,不光体现在凯旋门和金字塔,还在“我爱科索沃”里深藏功与名。


(图片来源于@史里芬Schlieffen)


同样一座东京铁塔,在日本卖330rmb,在义乌一个只要7块钱,没准还有砍价的空间。


管你是自由女神还是伦敦塔桥,世界上什么知名建筑物在这里买不到?


(图片来源于@史里芬Schlieffen)


大连、三亚、马尔代夫,总有同款贝壳纪念品摆在义乌。


逛过这里就知道,出去旅游别乱买,没准你的海螺还没下过海。


(图片来源于@廖信忠)


以上那些还停留在浅层享乐需求,商贸城一区三层才是人类精神追求的尽头。


“举头三尺有神明,出自义乌才显灵。”


别说是僧袍、木鱼、观音菩萨,就连念珠包多少年浆,都能交给无所不能的义乌老板娘。


(图片来源于@廖信忠)


而东正教和天主教,到了义乌都得和和气气,因为对家的上帝没准就摆在隔壁。


(图片来源于@史里芬Schlieffen)


对于义乌老板来说,双十一顶多算个弟弟,圣诞节才是他们的发货地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全世界80%的圣诞用品都出自义乌,只要你来批发圣诞树,就能得到500个商家的倾情服务。


相信有些美国人心里会藏着一个未解之谜,为什么圣诞老人总是吹着萨克斯?


还不是因为中国人一想到逢年过节,就习惯性地加了点乐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义乌老板们的最强战绩,还是在政治层面的预测能力。


2

能知天下的“义乌指数”


2016年的美国大选,是“义乌指数”的成名之战。


那一年,美国民调和媒体几乎一边倒地认为希拉里将成为美国第一位女总统,但义乌人还在疯狂赶制特朗普小红帽。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外国商人来不了义乌,全靠老客回购,比如义乌一家活动用品店,就全靠美国大选支撑起下半年的营业额。


(图片来源于网络)


虽然特朗普旗帜一天能“走几万米”,最终却是拜登赢下总统位,让很多人说“义乌指数”失灵;


但义乌老板们也只是停下数钱的手,等待着东京奥运会的订单。


可能大家还记得春天的时候,东京奥运会办还是不办、大办还是简单办,日本政府半天也给不出个准话。


(图片来源于@第一时间)


像奥运会这种大型活动,义乌商家至少提前半年就会接到物料订单,但左等右等也没信,估计也不会有什么盛会的样子了。


果不其然,东京奥运会连观众都没有。


(图片来源于@天下财经)


今年9月初,义乌的刘老板突然接到一笔几十万面阿塞拜疆国旗的订单。


到了9月底,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就起了冲突,战争状态一直延续到10月才停火。


原来是当地供销商察觉到打仗的动向,提前给刘老板下了单。


(图片来源于网络)


10月,韩国人穿着《鱿鱼游戏》的服装罢工游行,你猜那些衣服都是谁做的?


(图片来源于@澎湃新闻)


虽然“义乌指数”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也没有特别严谨的数据支撑,但却一点也不影响义乌小商品在全球贸易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3

“宇宙中心”是怎样炼成的?


义务人的商业头脑,其实是一种地域天赋。


它位于浙江的中心,三面环山,不管是向北、向东还是向南,都与自古繁华的城镇远隔重山,大河又自东向西,与中国东去入海的江河流向正好相悖。


不仅地理位置不好,义乌境内还都是山地和丘陵,土质不好,不利于耕种,顶多在江边大量种植甘蔗。


义乌特产:红糖麻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此,义乌人只能摇着拨浪鼓,走街串巷,用自制红糖换取鸡毛等禽类羽毛,带回家制成肥料和鸡毛掸子。


后来就慢慢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浙商——“敲糖帮”,业务也从“鸡毛换糖”,扩大到了日用百货,并且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改革开放后,“敲糖帮”在闹市中支起小摊,当地政府特地为他们发放了7000份《小百货敲糖换取鸡毛什肥临时许可证》。


1982年,县委书记谢高华以自己的乌纱帽为担保,冒险开放了“稠城镇小百货市场”,也就是第一代义乌商贸城。


那时市场里的摊位总计705个,当年成交额就达到392万元,由此拉开了义乌传奇的帷幕。


1984年的义乌小商品市场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电动五金工具批发市场


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化趋势加强,发达国家向高附加值产业升级,主动放弃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


精明的义乌商人断然不会错过这股东风,让每一类小商品都变成了一门生意。


他们发挥小商品门类齐全的优势,不仅给欧美国家供货,还抢先占领了中东、非洲这些没有完整工业基础的地区市场。


这位老板娘在18年向美国出口万圣节面具,赚了300多万。


(图片来源于@上视新闻)


打个比方,迪拜一位门把手交易员在中东五个国家都有连锁店,专卖门把手,而他的货就是从义乌进的。


三年前,一位卖衬衫袖扣的义乌老板娘打开了非洲市场,那时非洲最流行的就是在传统大袍子上戴袖扣。


这位老板娘摊位上的每一颗袖扣,都在引领非洲的时尚潮流。


义乌商品博览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义乌能成为“宇宙中心”,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2014年,首趟“义新欧”中欧班列从义乌发车,踏着古丝绸之路,驶向西班牙马德里,它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一环。


经过七年的发展,义乌陆续开通至伦敦、布拉格、莫斯科、杜尔日、列日、维尔纽斯等14个方向的线路,沿线设立5个物流分拨点、8个海外仓,辐射49个国家,一天就有4班车开往欧洲。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今,义乌的一个街道就有近千家跨境物流企业。


在北苑街头,别看都是普通的街巷、不起眼的门脸,但这里一家大体量的物流公司,每月通过海陆空方式从义乌发往国外的集装箱就有1000多个,能带动29亿的贸易出口。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实体业普遍受到电商冲击的当代,义乌出了好几个直播村,脱贫致富全靠一部手机和一张嘴。


受疫情影响,外商不能来义乌进货,商贸城中的老板们人人抱着手机和电脑,从线上处理业务。


(图片来源于@新华网)


走廊上还能看到好几个打视频电话的中东人,一边给伊朗或阿联酋那边的老板挑选货物,一边跟义乌的老板讨价还价。


甚至就在此时此刻,迪拜正在建设一座“迪拜义乌小商品城”,预计年底开业,摊位已经全都租出去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看再这么下去,义乌发展的下一步,就要建设元宇宙了。


4

浙江金华,世界义乌


都说“浙江金华,世界义乌”,这座小小的县级市只有84.2万本地人口,却有着1.5万多名常驻此处的外国商人,每年还吸引着56万慕名而来的境外客商。


大量的外来文化,构成了义乌极具特色的烟火人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义乌可能拥有全国最正宗的阿拉伯餐馆,店里面的中东老板正用家乡话跟老乡聊天,一转头就能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招呼本地食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有名的宾王夜市上,你可以见到迪拜人熟练地跟卖衣服的义乌大妈砍价,也能看到卖眼镜的大叔气场十足地给一个欧洲人测视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些外国商人还在义乌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穆罕奈德是一名约旦商人,在义乌开了一家地道的阿拉伯餐馆,还娶了一位中国姑娘,事业爱情双丰收。


来自土耳其马龙把本国的五金工具品牌带到了中国,在义乌商贸城2区拥有一间商铺,借助义乌这个平台做起了全球生意。


(图片来源于@上观新闻)


义乌是一座忙碌的城市,它的运转与全国乃至全球的经济贸易紧密相连;


义乌也是一座神奇的城市,世界和平、宗教和谐、地球村大团结,都能在“赚小钱钱”的快乐当中得到实现。


经商传统、时代潮流、政策支持,再加上漫出银河的想象力,还有能填平黑洞的生产力,这些才是义乌能成为“宇宙中心”的秘密。


参考资料:

@史里芬Schlieffen《Vlog.111 | #宇宙起源在义乌# 》

义乌人到底是怎么富起来的?

当前国际贸易形势下,义乌小商品的生意还好吗?

义乌:世界“小商品之都”的独特之处

那个在华强北组装出一个iphone的外国哥们,最近跑去了义乌,又被震撼到了...

义乌,一座来了就走不出去的商业圣城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义乌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