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恩碧彩妆广告(趣味符号学天下皆美名会有什么后果?)

诗恩碧彩妆

字是最常见的符号,它的第一个作用是区分此物与彼物,此人与彼人。文明的早期,人只用数字区分。甲骨文中提到人名,经常是“父辛”、“母庚”、“武丁”。社会上层,同名者都太多,因为只能如现代的山区儿童一样,只叫“老大”、“小二”。

名字复杂化是文明进步的标记,不仅是区别对象,名字还能“赋予”对象一定的品质,例如儿子叫“王连陞”,女儿叫“王连生”;男孩叫“余富贵”,女儿叫“陈引男”,名字的确充满了一个文化的社群期盼。

从商品取名的社会期盼来看,世界上最看不起中国人的,是中国商人。他们并没有把用购买力挽救世界经济的中国顾客看作上帝,而是看作口味最俗、最好忽悠的人。我随手举一些例子:欧莱雅,碧欧泉碧柔倩碧,诗恩碧,悠莱,欧乐,薇茨,舒蕾,舒洁,兰瑟,兰蔻,乐肤洁,理肤泉,舒肤佳,海飞丝,玛坤丝,妮维雅雅漾雅诗兰黛,美迪高丝……

且住。读者在疑惑,这个进口驰名品牌单子,大家耳熟能详。就冲这些好名字,许多女孩子不知不觉之间能买下如下图的一桌子。难道还要我在此做化妆品广告?

但是各位请再看一眼:这些名牌用字何其相似!大多逃不了碧、欧、雅、丝、兰,用这几个字,我还能够随便组合成新牌子,一样漂亮:碧欧、雅碧、兰丝、雅丝兰、欧兰雅、碧丝雅、欧雅丝……也就是说,上面这些“驰名”品牌缺乏特征,充满脂粉气。商标名称互相之间区别甚少,中国消费者要记住这些牌子,要花不少力气。中国商人很像中国市侩父母给儿女取名,不在乎区分,一窝蜂沾点福气。

汉语是世界上唯一的非拼音文字,每个字不仅有音而且有义,的确给翻译带来了机会,可以用谐音译得得很漂亮。但是有好处必有坏处:不动脑子就可以做个美不胜收的译名,糟蹋了原品牌,更严重的是糟蹋了汉语。如此译名满天下,整个中国文化“雅”到俗不可耐。

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上面那张单子,不都是化妆品,有几种是药品。药品取名如化妆品,也是图个好卖。但是药品名称,最重要的是区分,不应该混淆不清。雅施达(降压药)、雅司达(止疼药)、亚思达(抗菌素),读音和用字几乎没有差别;丽珠宝乐、丽珠得乐、丽珠感乐、丽珠咳乐、丽珠君乐、宝珠胸乐,竟然是治不同疾病的药物。人命关天大事,如此起名实为草菅人命。如果最后弄出官司,这些自以为聪明的药厂吃不了兜着走,一点儿不会让人觉得奇怪。

理论提示:名字是指示符号,指示符号必须有对象,主要功能是区分对象。但是名字符号又可以有解释意义,有时候两种功能会互相干扰。

本期编辑:晏悦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