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司马南与联想集团、柳传志的是非争执,牵动了很多民众的心。当前绝大多数人都支持司马南,主要是希望看见事情有个水落石出,都想知道司马南对联想的一系列指责到底有没有道理。
但网络上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说其实司马南怼联想、怼柳传志,其实并不是为了公益,而是为了个人的“流量利益”。一位叫做“崔老师我爱死你”的网民说,司马南是被资本指挥的,他怼联想是为了吸引眼球,舆论炒作得越厉害,他就越赚的“盆满钵满”。照这些人的说法,像司马南老师这样的自媒体,由于是自媒体的性质,所以天生就烙印上了“为了赚钱”的“原罪”。如果以此推论,但凡是自媒体作者有了打抱不平、揭露社会阴暗面的行动,都大概率可能是“为了赚钱”。简单地说,就是攻击司马南的人都认为,司马南是一个“投机分子”,他连续地怼联想、怼柳传志都是演戏,是为了个人利益。而抱有这种想法的人,虽然不占舆论主流,但也为数不少。
但我作为对司马南了解多年的内幕知情人士,感觉到上述的这些说法是无稽之谈。甚至可以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司马南
当然,不是说这个世界一定就没有阴谋,不一定到处都是美好的,但硬要说司马南怼联想、怼柳传志等高管是为了个人利益,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有一句话叫做“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我对司马南的人生经历是做了充分的研究的,我可以这样说,认为司马南做人做事是为了个人利益的这个观点,这个观点本就属于“违背自然规律”。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看见坏人坏事不能去斗,看见老奶奶摔倒不能扶,看见闲事不能主动去管,否则就是违背“常识”——他们的常识就是:做一切事情都是为了私利——就如同科普工作者写点转基因的科普,也被认为是“肯定拿了孟山都的钱,要不然为什么这样热情”——但司马南这个人我太了解了。他的为人处世,他的三观怎么样,他的做事方式,包括这次怼联想、怼柳传志,在我看来:一点都不会感到惊讶!!!
我之所以一点都不会感到惊讶,是因为我知道他本就是这样的人。路上遇见了不平,司马南就是要硬上,粉身碎骨而已。怼联想、怼柳传志等高管,对司马南来说,就是一种和一日三餐、喝白开水一样自然的生活方式。如果他不去怼联想、怼柳传志,我反而会感觉他“不正常了”。
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们看来“不正常”的行为,对于司马南来说,却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
柳传志
简而言之,我不认为司马南怼联想是为了所谓的流量。他绝对不是为了出风头、谋私利才去怼联想、怼柳传志,因为这不符合他的一贯为人的作风。
为什么我会这样肯定司马南呢?
是我为了讨好司马南才这样说的吗?还是因为我讨厌联想,所以故意抬高司马南呢?
都不是。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从来不爱讨好任何人。如果我为了讨好别人,尽可以发一些伪科学、虚假信息,以我的能力这不难,那样我的粉丝也许早就超过50万了。粉丝越多,收获的利益就越大。但是我从来不做这种昧着良心的事情。人要做有道德的事情,有些钱一分一厘都不能拿。
至于说我讨厌联想和柳传志,那也不是事实。我曾经在《司马南非要怼联想柳传志,朋友们都很担心他的犟,李云龙一样犟》一文中写道:“柳传志毕竟是一个时代的英雄,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他做到全始全终是我愿意看见的。”“我并不希望联想从此穷途末路。毕竟这是中国人在执掌联想。就像雅虎,明明是美国国籍的华人杨致远所创立,和中国没有半点关系,但我想到他是华裔,血缘上有点亲近,所以我对雅虎的没落比较痛心。我对雅虎尚且如此,何况联想集团的员工还是以中国人为主。”由此可见,我对联想和柳传志并不是报以敌视态度的。
既然我不爱讨好别人,也并不反感联想和柳传志,所以我对司马南的高度评价,完全是建立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即我对司马南的人品了解的非常清楚。
那么,凭什么说我确实了解司马南这个人的人品,说他怼联想、怼柳传志的行为,根本就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而纯粹是出于看不惯、打抱不平的心态,是为了中国民众的知情权和公益,为了中国的国家信息安全呢?请听我分析给你听,有下面几个理由:
第一,怼柳传志,并不是利大于弊,而很明显是弊大于利。可以说,弊端远远大于所谓的“利”。不管这次司马南能不能斗赢,哪怕过后证明了他是正确的,对于司马南的个人来说,绝对属于得不偿失。你以为司马南出了风头、添加了人气,或者依靠流量“赚了一笔钱”,这个就叫做“赢家”?你是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复杂,或者是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凶险。即使司马南胜利了(当然,我并没有说司马南的观点一定正确,还是保持理性观望比较合适),对于他来说,基本上大概率会损失更大的利益。这些要付出的代价将是让普通人难以想象的。
那么,司马南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呢?
首先我们要清楚,柳传志的地位有多么重要。柳传志是中国企业家的“教父”。这个响当当的名头不是白叫的,也并不是一个虚名。如果要我说实话:
柳传志的江湖地位是任正非的100倍!!!
没办法,也别不服气,这个就叫做先发优势。
任正非确实厉害,但他的厉害在于他崇高的名望。华为是最近七八年才逐渐站到了顶端,任正非的口碑也超越了柳传志。但恕我直言,就江湖地位而言,柳传志要远超任正非。
为什么这样说呢?
这与两个人的个性有关。
任正非是妥妥的“清流”,类似清朝的张之洞。张之洞本就自诩“清流”,所以他实际上与朝中头面大佬私交很一般。而李鸿章的人脉就比张之洞要广。李鸿章是天生适合混官场的人物,所以李鸿章可以做很多别人做不了的事情。戊戌变法失败之后,西太后那拉氏逮捕了一些维新党人,“戊戌六君子”被处死在菜市口。但其实有一些人被李鸿章保护下来了。当时李鸿章已经被罢官,赋闲在家,但是他找荣禄打了一个招呼,就救了不少人。什么徐致靖、经元善,就是李鸿章一开口就救下的。他就有这个本事。“戊戌六君子”中的杨锐,是张之洞的得意弟子,是张之洞派到京城做外援的,张之洞想不想救杨锐?当然想救,而且张之洞想了很多办法,但是完全救不了。论势力,论人脉,“清流”的张之洞远不及李鸿章。
张之洞
而任正非也是如此。任正非这个人,他的个性比较清高,喜欢一门心思搞事业,不喜欢抱团,独来独往惯了。他和大佬们交往都不深,更不可能组织一个“泰山会”。商界大佬们表面上对他毕恭毕敬,但未必肯真的帮忙。而柳传志则有类似李鸿章的江湖地位,风雨雷电,一呼百应,什么大小事情打个招呼就行,而人家就卖他这个面子。
任正非
这个就是柳传志的江湖地位。崇高!!!
如果说任正非是江湖上独来独往的侠客,柳传志就是一呼百应的武林盟主,即使现在退休了,也是退休的武林盟主。而作为盟主,都是有实力和势力的。
什么叫做实力?什么叫做势力?再看看下面的两个人。
清朝的张廷玉,雍正一朝的名相。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的人都知道,张廷玉在朝堂上对八爷党说,我的弟子遍布天下,这下面就有不少我的门生故吏。在现实中,张廷玉也确实是门生故吏遍布天下,他本人也是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这就是张廷玉的“实力”。
袁绍,他的袁氏家族被世人尊称为四世三公,家里有五个人担任过“三公”这样尊崇的职位,所以袁绍一出生就特别牛。在大汉朝的各地,有无数的刺史、太守都是袁家的门人弟子。当时天下谁敢不卖袁绍的面子?连董卓都不敢轻视他。这个就是袁绍的“势力”。
而柳传志,是有实力也有势力。你可知道,现在有多少包括互联网头部大佬在内的企业家、商业大亨是柳传志的学生和小迷弟?那些公开夸赞、崇拜过柳传志的大佬,几十只手都数不过来。你听说过泰山会吗?据说这是中国最顶级、势力最庞大的商人俱乐部,里面的每一个大佬,都是在商业圈呼风唤雨、跺脚瀑布倒流、山崩地裂的狠角色。而柳传志就是俱乐部的盟主。怼这样的一个人,等于得罪了一个庞大的群体。
你可能认为,怼了就怼了,有什么了不起的?还能吃人吗?你可知道,与一些网络谣言不同的是,司马南根本没有所谓的“美国绿卡”,他和他的家人、朋友,就一直生活在国内。司马南反正60多岁了,但是他没有家人、朋友吗?他的那些家人、朋友,就能确保以后不与柳传志的那些大佬朋友发生交集吗?还有司马南的“资本”,他们以后就一定不会进军其他行业?其他行业就没有柳传志的大佬朋友?
好吧,就算柳传志的那些有权有势的朋友都是君子、圣人,他们不会故意去报复司马南的家人、朋友、“资本”,那么就真的没有办法让司马南遭遇到难以解决的危机吗?
司马南是社会名人不假,但归根到底,他就是一介布衣,并没有国家公权力给他背书。司马南的账号是有几百万粉丝,但那也是自媒体。你以为自媒体靠流量赚钱就没有风险吗?告诉你们,风险可大了。比如,历史上有过先例,有家企业经过司法程序,直接冻结了某个批评者的银行账户,据说是一种申请保护措施。然后不断地起诉这个批评者。就依靠这种手段来胁迫对方妥协。司马南再牛,那也是区区一自媒体,他可以对付的了吗?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遭遇到“降维打击”。比如,司马南某一天起来一看,自己的号打不开了。这种可能性,谁敢说绝对没有?
所以说,假设司马南怼他是为了一点流量利益,那司马南和他的“资本”,那就算太“低智”了。为了区区一点流量收益,换来得罪盟主的凶险后果,请问,哪个划算?所以一开始,司马南做的就是不划算、高风险的赔本买卖。怼这样的一个超顶级大佬,商业教父级别的恐怖存在,你认为,司马南和他所谓的“资本”是为了“赚钱”吗?如果自媒体也算是商人的话,商人以追逐利益为天性,但是也要考虑风险。就算是为了赚钱,也应该去碰那些有争议但是没有什么地位和实力的伪大佬,而不是碰柳传志这样在中国商业界泰斗级别的大人物。
可以这样说,任何一家以逐利为目的的“资本”,都不会为了所谓的“利益”,去怼柳传志这样的商界盟主,除非他是不想混了。
但是司马南偏偏就这样做了。而且是连发。因为司马南他的个性本来就如此。他并不是对金钱无欲无求的大圣人,但是他做事情有很高的底线。
那么,为什么说司马南有很高的底线呢?
现在人对司马南的印象是,他就是一个社会评论家,喜欢发表一些意见。甚至有人简单地把司马南划归为“做自媒体赚钱的人”。司马南是做自媒体,是赚了钱,但是他会为了钱就故意无中生有吗?他是一个投机分子吗?如果你有这些想法,那是真的误解了司马南。
气功大师出场
你可知道,司马南曾经是中国80年代最有天赋的气功师?
在20世纪80、90年代,什么人的地位最为崇高?什么人的粉丝数量最多?什么人的工作最容易赚到大钱?不是公务员,不是做买卖的,也不是科学家,甚至不是明星艺人。是气功师。当时连明星艺人都抱着气功师的大腿。气功师到国外去表演,连美国总统都毕恭毕敬地邀请他们做座上宾。那时候一个比较有名气的气功师,可以拥有很多高级干部身份的弟子。他们想赚钱,就如同拧开家里的水龙头,那钱和自来水一样哗啦啦的就来了。迄今为止,还有很多玄学爱好者回味当年那“美好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稍微与“气功”沾边的人,就可以大发横财。90年代初期,有一个叫做莫某某的作家,写了一大堆烂书,通篇都是鼓吹气功、特异功能的,就靠这版税发财呢,结果他两年在北京市区买了十套房。作家路云亭就怒批这个作家,说这个人特别可恶,因为他自己不信气功,却冒充气功师,还写一大堆假的东西骗人。
而在当时,司马南已经是一位很出色的气功师。他拜的师父,是当时社会上最初期出名的一位“大师”。这位“大师”把自己的“绝活”都全数教给了徒弟司马南。而司马南对此很有悟性,他的师父也好,师兄弟也好,都夸赞司马南,说你比其他那些某某某大师要强一百倍。到了80年代末期,在司马南的身边,已经有了一批铁杆粉丝。这些粉丝数量已经非常可观,而且他们对司马南非常虔诚,到了五体投地的程度。司马南一出门,就有人拎包,都是气功爱好者。而且当时很多团体机构都打算邀请司马南了,只要他肯去,出场费都高得骇人。当时的司马南,他自己也信气功,信得不得了。可是中国中医科学院气功研究室主任张洪林教授站出来说,你们信的气功是假的,气功本质上是一种心理疗法。司马南就特别生气,认为张教授是丑化、迫害气功师,有损气功界的名誉。于是,司马南就主动去挑战张教授,但是张教授不慌不忙,他给司马南做了大量的暗示阻断实验,司马南惊奇地发现,一旦暗示被阻挡,那些神奇的效果全部都失灵了。
张洪林教授:气功研究界的权威
这个事情让司马南开始陷入了反思:气功的“外气”真的存在吗?那些神秘莫测的气功现象,难道不是心理暗示造成的生理反应吗?
带着这种疑惑,司马南开始每天琢磨其气功的原理,琢磨自己的,也琢磨别人的。他去问了自己的师父,师父很坦白地告诉他,其实气功里面并没有什么东西,就是一些小魔术、小把戏。他又去研究其他气功师的表演,看完之后就自己回家反复研究,然后凭着过人的悟性,很快就破解了奥秘。经过一段时间的钻研,他发现了一个真相,原来社会上所有的气功师都是假的,要么是利用了心理暗示效应,要么是耍一些原本解放初期就淘汰的小魔术。当醒悟过来之后,司马南就下定决心反戈一击,准备进行公开的表演,揭露所谓的气功师、特异功能大师们的真面目。
这时候,还是社会上气功热最旺盛的时期,司马南身边的一些朋友、师兄弟就劝他不要多管闲事。他们说,某某某,发明什么功的,才两年就移居加拿大了。还有某某某,弟子上百万,据说已经赚了1000万美金。他们说,你司马南的悟性比他们还强,如果你出山,肯定发大财,比他们赚得还多!你何必跟钱过不去呢?
是啊,何必跟钱过不去呢?但世界上偏偏有司马南这样“傻”的人。他就是和钱过不去了。
1990年 8月10日,由中国科协科普研究所出面主持,在北京科学会堂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弘扬科学气功 破除封建迷信”报告会。会议邀请了中宣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安部、国家新闻出版署等政府部门领导,以及科学界、新闻界的人士参加。在这次大会上,专门安排了司马南先装扮成伪气功大师进行神功异能表演,然后再一个个揭穿其中的骗人窍门。这是司马南反击伪气功正式出山的日子,开始了他从气功大师转变成反伪斗士的新生活。
从这一天起,世界上少了一个大发横财的“气功大师”,多了一个“跟钱过不去”的战士。
假设当初司马南没有反戈一击,没有“跟钱过不去”,接受师兄弟们的建议,选择做一位气功大师,他的人生会怎么样呢?这个真的很难想象。但无论如何,“气功大师”司马南所拥有的个人资产,肯定是现在的十倍以上。按照中国科协一位当年知情人士的话,“悟性”比司马南差很远的一个气功师,出道才三年,到了1994年已经赚了八千多万。后来移民到美国去了。司马南如果真的依靠这东西做职业,他至少可以在10年内如鱼得水。那位不如他的气功师三年赚了八千多万,平均一年得2666万。司马南哪怕仅达到那个人的赚钱进度,十年也可以赚2个多亿。可以说,司马南本可在90年代就成为亿万富翁。90年代北京的房价很便宜,一个平方才几千元钱,如果司马南是亿万富翁,他拿一部分来买房子,这些房子到了十年、二十年后,能升值多少倍?
北京的院子
为了坚持真理,司马南丧失了做亿万富翁的机会。
一个连亿万财富都不在乎的人,他会为了一点流量利益,还要冒着得罪大佬的风险,去怼联想和柳传志吗?这完全不符合事实啊。连最基础的逻辑都不符合。
如果当初司马南真的昧着良心做了气功大师,也许现在已经在地中海享受豪华游艇了,还有必要起早摸黑地做自媒体吗?我不否认他靠经营自媒体是赚了一点钱,但第一他没有坑蒙拐骗,第二他传递了很多的正能量。不偷不抢不骗,靠着个人努力去赚钱,这难道不可以吗?
关于司马南和联想、柳传志的争执,我还是那个看法:
司马南不是“公检法”,事实到底如何,应该由国家司法部门裁定,在水落石出之前,我们应该保持冷静,不要轻易的站队。我想,司马南是出自一片好心,真心要维护国家利益,也盼望联想可以兴旺发达,本意并不是要整垮某一家公司。如果可以通过舆论监督的形式迫使联想改进,这也增加了联想在未来的竞争力。恰如医生热诚为病人治病,病人痊愈后就可以跑得更快。假设司马南犯了错误,希望联想不必追究,完全可以聘请司马南担任企业的监督员,让这位爱管闲事的老先生做公司的“医生”和“守门员”,把隐患和病疾揪出来,把歪风邪气挡在外面。这才是双赢之道。
作者:怀疑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