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闫海峰 通讯员 李 超
4月7日,笔者在汝南县金铺镇高庄村小李庄了解到,该村村民逯小会把在同一产业链上分散经营的小企业、小作坊和参与产业分工的贫困户横向组织起来,走出了一条抱团致富路,用“小手套”撬动了脱贫致富“大产业”。
说到手套加工,逯小会满是欣慰与自豪:“党员干部就是要做百姓的‘主心骨’,帮着百姓理清思路,找准方向,为大家解难题、破困境。”她和杨占、班令、邱红云、邱大香、程月几个人从事手套加工,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的惰性思想,把手中的缝纫机充分利用起来,主动参与到手套生产加工产业链中,依靠自身力量摆脱贫困,并先后带动周边村庄留守妇女从事手套加工。
为了让大家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机械的操作技能,逯小会与厂家多次沟通,将技术人员请到了家里,手把手教授操作手法,解决了缝纫技术的问题;统一销售,保证了产品的销路,同时督促各加工户加强自我约束,保证产品质量;采取分配式订单,按照各加工户的消化能力给予加工任务,既兼顾到所有加工户的收益,又保证了订单如期交付。
功夫不负有心人。留守妇女通过从事手套加工,实现了在家门口脱贫致富。如今,一个月能得到1000元到 3000元不等的工资。
目前,为了应对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冲击,逯小会积极开发新渠道,线下转线上,让更多的人享受手套产业带来的红利,持续稳定增收,共同踏上小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