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的人生导师,两次错过诺贝尔奖,全球最大半导体公司英特尔的创始人,他就是罗伯特·诺伊斯。
其实他曾送过报纸,卖过保险, 因为偷猪,差点上了绞刑架!如此顽皮的一个人,是如何当上了全硅谷的老大呢?
故事要从他的家庭说起,诺伊斯出生于一个牧师家庭,祖传三代都是牧师,所以家里特别穷,在四兄弟中他排行老三,所以只能穿哥哥们的旧衣服。
1927年12月,罗伯特·诺伊斯生于美国爱荷华州。中学毕业后,考入格林纳尔学院,同时学习物理、数学两个专业。1953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学位。
他跟着著名物理学家韦恩·诺丁汉,夜以继日的苦学,在1953年,成功的拿到了自己的博士学位,这时他发现,自己对晶体管的了解,比很多教授都多。
诺伊斯的博士论文尽管只有79页,但所包含的实验工作量非常之大。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诺伊斯需要将实验样本加热到1000°C,他尝试了多次才找到足够强大的加热设备。诺伊斯的博士论文出版五十年后,一位物理学家在看过该论文后笑着说,“诺伊斯肯定到地狱走了一遭”。
高度的不确定性是博士阶段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辛勤的投入未必换来丰饶的回报,这是实验科学经常面临的窘境。诺伊斯的博士论文也是如此。
以学术标准衡量,这似乎并不是一篇具有重大原创贡献的博士论文。诺伊斯未能在他研究的绝缘子中找到表面状态的证据,更糟糕的是,他不知道自己的结果是否意味着这些材料中不存在表面态,还是因为他的实验方法不够好。
毕业后,在费尔科公司工作了3年。1956年初,著名科学家肖克莱决定创办半导体公司,诺伊斯决定和肖克莱干一番大事业。1957年,诺伊斯与摩尔等8人集体辞职,自行创办了仙童半导体公司,英特尔创始人。
机构与职务:英特尔主要创始人。[1]教育背景:1953年,获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学位1949年,获格林尼学院文学学士学位。职业背景:1968年创办英特尔公司、1957年创办仙童半导体公司。[3]2011年12月12日罗伯特·诺伊斯诞辰84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伟大发明家的诞辰谷歌网站刊登图片。
硅谷是创业英雄扎堆的地方,但一个人要想同时获得财富、威望和成就,实在比登天还难。举目远眺,大概只有罗伯特·诺伊斯才是三位一体的圣人。作为集成电路的发明者,诺伊斯在科学史上已名垂青史。而且他还与别人共同创办了两家硅谷最伟大的公司之一,第一家是半导体工业的摇篮——仙童(Fairchild)公司,已成为历史;第二家则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公司,这就是英特尔(Intel)公司,是如今全球最大的计算机零件和CPU制造企业。当然,诺伊斯也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这种矛盾性只能来自一位中西部的牧师的儿子。诺伊斯的童年似乎就概括了介于疯狂的野心和创业时的保守之间的精神分裂状态。
1927年12月12日,诺伊斯生于爱荷华州东南的登马克(Durlington)镇。父亲是公理教堂的牧师,使家庭也得跟他四处迁移。12岁时,他与二哥自造了一架悬挂式滑翔机,这只硕大的风筝差点将兄弟俩的命送掉。大学生活,多才多艺的诺伊斯如鱼得水,风头占尽。一次寝室晚会,开一个有南太平洋风味的宴会。美中不足的就是缺一只烤全猪。诺伊斯和另一名学生被委以重任:到邻近农场偷猪。两人不负重望,搞出一只25磅的猪,英雄般地凯旋,宴会获得极大成功。但第二天早晨案情暴露,在爱荷华,偷猪和盗马,在50年前是上绞刑架的罪过。诺伊斯保住了命,也逃脱了刑事控告,却无法逃脱学校的处罚。经过一些交易,处罚不重:停学一学期,发配到纽约市公平人寿保险公司做统计工作。[4]1956年,在华盛顿的技术报告会上,肖克利被诺伊斯的报告深深打动。“1个月后,肖克利打来电话,说他打算到西海岸开一家公司,要与我商量加入该公司的事宜。”诺伊斯没有任何犹豫,跟随而来。由于肖克利的家长制作风,加上折腾两年没搞出什么名堂,诺伊斯与其它7人一同集体辞职,就是“叛逆八人帮”。诺伊斯是8个人中唯一看上去有领导才能的人。因此他挑头担任总经理。诺伊斯无疑是位具有领袖气质的人物,一个生来就会领导别人的人。但是他为人过于正直,甚至在公司危机时也没能下狠心解雇或将人降职。他将仙童维持了将近10年,最终因他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而使公司陷入危机。从此,叛逆成了硅谷的基本特性和发展的重要途径。[5]1969年,在森纳瓦举行过一次半导体产业头面人物的会议,有人做过统计,发现与会的400人中,只有24人没有在仙童公司干过。
1968年8月,诺伊斯与负责研发的戈登·摩尔和工艺开发专家安迪·格罗夫一起辞职。他带着两个人去拜访风险资本家之王阿瑟·罗克。总共只用了五分钟就筹集了足够的创业资金-250万美元。后来,罗克回忆道:“我们早已是莫逆之交………正式文件?其实一点也没用。光凭诺伊斯的声誉和人品就足够了。我们发出了仅有的一页半的简单通知,不过在人们看到它之前,我早就筹集到那笔钱了。如果你今天试图做完这件事,也许要写5厘米厚的文件。”新公司开张了,起初把公司取名“摩尔-诺伊斯电子公司”,但总觉得别扭,因为在英文里,MooreNoyce听起来像morenoise(吵吵闹闹),实在不雅驯。新公司就改名英特尔(Intel)。第一批产品装运后,公司18名员工聚会祝贺,聚会上有三名脚上绑着石膏的伤兵,其中诺伊斯是滑雪时摔断了腿,另一名员工是跳伞中跌坏了脚踝。从这些伤势中就可反映当时公司蓬勃的朝气。在英特尔创建时期,诺伊斯扮演了关键的领导人角色,奠定了公司文化,开创了没有墙壁的隔间办公室新格局,取消了管理上的等级观念。到了70年代末期,诺伊斯开始逐步减少公司的日常经营,他开始活跃于国内、外的合作业务舞台上。摩尔和格罗夫开始逐渐更多负责公司的内部经营管理。诺伊斯生性洒脱,豁达正直。他最喜欢冒险,似乎在危险和刺激中才能缓解一些内心的矛盾和生活的压力:滑雪、滑翔、冲浪、开着标致牌汽车或驾驶他的水陆两用飞机。每当听到技术骨干的新点子,他总是双眼发亮,充满好奇,使人倍受感染和鼓舞。
诺伊斯去世前担任半导体制造技术公司(Sematech)首席执行官,该公司率先在几家一贯彼此竞争的美国芯片公司之间组成合作关系,以期挫败来自日本的竞争。诺伊斯是一名杰出科学家。他本可以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第一次是他在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Shockley Semiconductor)时形成的“负阻二极管”概念。然而,实验室老板、美国固态物理界最有名的威廉姆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对此毫无兴趣,诺伊斯不得不终止研究。后来,日本科学家江崎玲于奈(Leo Esaki)发明了该器件,并获得诺贝尔奖。几年之后,诺伊斯和德州仪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s)的杰克基尔比(Jack Kilby)共同发明集成电路,即将电路所有元件嵌入单片半导体中。集成电路性能超群,批量生产成本低廉,若没有集成电路,便没有今天的电脑行业。基尔比于2000年获得诺贝尔奖,可惜诺伊斯已去世,不能共享这一殊荣。然而,诺伊斯在其一生中获得许多荣誉。他生性随和,魅力十足,因此天生是一个深受欢迎的领袖人物,特别是在领导研究团队时。他对良师角色的解读是:“全力以赴成就大事。”莱斯利柏林所撰写的诺伊斯个人传记内容详实、资料丰富,讲述了诺伊斯才华横溢而又不甚完美的一生,他的失败与成功的经历可以成为商学院案例研究的原材料,同时也展示了20世纪中期美国商业文化图景。大学毕业后,诺伊斯先在费城的飞歌(Philco)电子公司工作。当时性别歧视之风盛行。太太们身居幕后,女秘书和生产工人薪水很低,并被视为攻击迫害对象。传记作者指出,诺伊斯是“弥漫男性荷尔蒙之世界”的一部分。他的第一任太太是言语尖刻的贝蒂博顿利(Betty Bottomley),这一婚姻似乎很快就变了味。1957年,当诺伊斯、摩尔和6名同事离开肖克利实验室,在硅谷创建仙童半导体公司时,后援服务还处于基础阶段。仙童团队建造了自己的设备,诺伊斯则利用共同发起人让赫米(Jean Hoerni)的一项技术研制出集成电路的制造程序。仙童的公司文化既悠闲又人性化,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诺伊斯,这在硅谷树立了永恒的典范。但是,仙童公司衰败的部分原因,也正是诺伊斯在经营时对平凡琐事不够重视。他和摩尔离开公司,并于1968年创建后来的英特尔公司,此公司研制出世上第一台微处理器,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公司。诺伊斯是有远见的人,他明白微处理器将会极大地改变社会。他同时又是一个敢于上天下海的冒险家,带领一个牧歌小组、拥有一个船队、驾驶螺旋桨和喷气飞机。传记作者柏林生动描绘了一个行业的诞生及其接生者,全书主旨可用邱吉尔的话加以总结:像诺伊斯这样的天才,最好是“随时准备发挥作用,而非时时刻刻统领全军。”
1967年因为总经理斯波克的出走,慢慢的仙童的发展到了尽头,仙童最早八人帮,只剩下了诺伊斯和摩尔,他们俩也开始为自己做打算。1968年,他们俩离开了仙童公司,创办了英特尔公司,没错,就是我们熟悉的Intel。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商。
1959年,作为一个富有远见的领导者,诺伊斯敏锐的意识到,“把多种原件放在单晶硅片上,用平面工艺将他们连接起来,可以大幅降低电路的尺寸,功耗以及成本。”这才是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
1956年,肖克利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之后仿佛变了一个人,在公司里独断专行,所有人只能按照他的想法做事,甚至因为一点小事,就对员工进行测谎。还踢出了部分投资人,只因为自己“不喜欢”。
更令人气愤的是,他终止了诺伊斯对隧道效应的研究,而在1973年,日本索尼公司的江崎玲于奈,凭借着相同理论的论文,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就这样,诺伊斯第一次和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后来忍无可忍的七位技术骨干,联合具有领导力的诺伊斯,决定集体出走自立门户。他们给银行写了封信,附上一份投资计划,连协议都没有,见到两位投资人,掏出一张一美元的钞票说道:“哥们啥都别说了,干吧!”于是十个人就在钞票上前上大名,5分钟内,融资200万美元。
1957年9月18日仙童半导体公司成立,据后来纽约时报称,这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十天之一。
就在同一年2月,诺伊斯申请了“微型电路"专利,成功的制造出了集成电路,如今全世界的集成电路,都在使用他的工艺,从小小的手机,到科技前沿的卫星,集成电路在翻天覆地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诺伊斯的这项发明,丝毫不亚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然而42年后,迟到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才颁布给了集成电路发明人之一,杰克·基比尔,因为诺伊斯申请的是“微型电路”专利,而杰克·基比尔申请了“集成电路”专利,至此他已经过逝10年,如果说诺伊斯还活着,肯定能够分享这项诺贝奖。这是他第二次遗憾的和诺奖檫肩而过。
《哈佛商业报》评论诺伊斯:“他是电子世界的传奇!”至此,诺伊斯走上了自己的人生巅峰,成为了硅谷创业者们的教父,其中包括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乔布斯常常大半夜的,打电话给诺伊斯请教问题,每次都让诺伊斯十分生气,但是他还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半导体产业异军突起,美国半导体行业瞬间亏损20亿美元,失去2.7万个工作岗位。诺伊斯没有任日本欺负,努力游说政府,让他们了解到半导体行业的重要性。甚至还上升到美国国防安全的高度。最后美国政府怕了,让国际贸易协会调查日本,最终认定日本企业属于倾销,美国半导体行业终于起死回生。
后来的诺伊斯,还实现了儿时的飞天梦,考了一个飞行员资格证,给自己买了一架但引擎飞机,据摩尔回忆:“每次坐他的车都感觉心惊动魄,跟开飞机似的!”
1990年6月3日,这个拥有多项专利,缔造了两个世界级伟大公司,开创了现代企业文化,事业生活两个不误的人,像往常一样游完泳,在床上躺了一下,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62岁。
消息一经发布,震惊了整个半导体行业,布什总统亲自致电哀悼,奥斯汀、圣何塞、日本,无数人自发举行仪式,缅怀他的伟大成就,硅谷将6月的最后一天,定为官方的:“罗伯特·诺伊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