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玩具,小朋友们一定很兴奋吧!乐高、刮画、粘土、小汽车……
那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玩具吗?这个玩具外貌很奇特,兔脸儿,人身子。猜出来了吗?再往下听:这个玩具眼睛瞪得圆圆的,很有神。三瓣嘴儿闭得紧紧的,显得很严肃。脸蛋儿总是施着淡淡的胭脂,样子有些滑稽可笑。
这下,你们一定知道这个玩具了吧!这就是出自金波的《一起长大的玩具》中描写的兔爷儿。在春节逛庙会的时候我们经常能够见到,大家肯定不陌生。
在金波那个年代,小孩子没有太多的电子产品可以转移注意力,春节时总是喜欢往厨房凑,一是馋嘴,二是他们的打着主意:想办法做猪蹄儿灯。
他们盯着案板上的大肥猪,拿出一根长长的钉子,用钉子帽儿用力把猪蹄儿壳钩下来,灯罩就出现了。大人们也不在意,猪蹄儿壳对他们没用,他们是在防着小孩,去偷偷拿猪油。
没有猪油,可就做不成猪蹄儿灯了,小孩缠着大人,死磨硬泡,还说宁愿少吃菜,也要一块猪油。过年时候的大人总是容易说话的,所以最后,小孩还是拿到了猪油。
有了猪油,再加上一根棉捻儿,灯芯就完成了。最后用一根高粱杆儿做灯杆,把灯罩夹紧,猪蹄儿灯就大功告成了。
等到了开庙会的时候,小孩会去买一种通体漆黑的泥玩具。泥玩具有各种各样的形状,看得人眼花缭乱。不过,它们的名字是统一的,不管是长得像狗、还是像猴、或者是像独角兽的泥玩具,都被叫做泥泥狗。泥泥狗的造型独特,色彩朦胧神秘,让人一看就觉得如梦如幻。
而这些,都被金波记录在《一起长大的玩具》一书中。
金波说:“我写这些散文,与其说是怀旧,不如说是精神上的回归童年,在重温童年的快乐,同时也在思考重新认识那些有趣的玩具和游戏。”
在金波的笔下,可不止这一种玩具,还有陀螺、泥泥狗、脸谱、老鸹枕头……就连鸡毛也能成为玩具!
而这部《一起长大的玩具》是金波积淀多年的散文精品。作品中充满童趣,囊括了从童年到老年的种种趣事。读之,心生欢喜,趣味无穷,给人一种找回童真的感觉。
作者简介
金波,原名王金波,笔名金波,生于1935年。历任北京师范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
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奖、全国幼儿图书奖。1992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和音乐课本。
代表作品: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等;
诗集《回声》《绿色的太阳》《我的雪人》《在我和你之间》等。
主播简介
资深制片人、主持人、配音——雨果叔叔
配音作品:
中央电视台《为您服务》《人物》《体育人间》《家庭》,
中国教育电视台《关注》《看今天》,
东方卫视《杨澜访谈录》《星光耀东方》,
湖南卫视《天下女人》,
北京卫视《档案》《唱响奥运》《名人堂》《时尚印象》《影事》等
电影《圣女贞德》《网络惊魂》等
-END-
▍来源:网络。
▍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