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裸官,裸官能当吗(学学古代的“裸官”)

人民网北京12月15日电:根据中央决策部署,2014年,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进一步加强“裸官”管理监督。截至目前,结合开展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全国共有3200余名副处级以上干部报告了配偶或者没有配偶但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情况;对近千名在限入性岗位任职且配偶或子女不愿意放弃移居的领导干部,全部进行了岗位调整。

什么是裸官

现在提及“裸官”,人人犹如“老鼠过街”。不过,就像“小姐”、“教授”等词汇被拉下水一样,“裸官”也是在当代才被污名化。在古代,“裸官”一词,是指不带亲人家属去异地做官,免受利益关系牵绊,以便心无旁骛地造福一方,多为廉士。

《大唐六典》明确规定:诸外任官人,不得将亲属宾客往任所,及请占田宅,营造碾石岂,与百姓争利。元代的魏初有一首诗:“交亲零落鬓如丝,两袖清风一束诗”。古代“裸官”,大多如斯。唐文宗大和四年,山东河北等地战火刚息,到处荒芜,朝廷派殷侑出任沧、齐、德等州观察使,离家时没带妻子。家人不解,路上有个知冷知热的人照料,难道不好吗?殷侑则认为,自己去巡视地方,自然要不辞劳苦,做个表率,又何须照料?到了沧州,他每天饭食素淡,与士卒一起摸爬滚打搞建设。经过他的苦心治理,沧、齐、德等地的情况大为改观,流亡在外的百姓纷纷背着包裹回来。

历史上的王良,时任大司徒司直,相当于监察部长。《后汉书》说他“在位恭俭,妻子不入官舍,布被瓦器”。东汉王朝以推翻新莽政权而后立,当时的儒家知识分子总有个心结:战时可以支持你,毕竟你是天子血脉;但你自己坐江山,那么有道无道也就两说了。此类思想在当时很普遍。王良虽做着官,但对于光武帝,还是存着听其言、观其行,“走着瞧”的心理。如果是明君,那我尽忠,如果不是,那我再归隐。和老婆在家务农,自食其力,既能做到不欠朝廷的情,又能守住后院这片天,留个退路。古代“裸官”的退路是一间草屋,现在的裸官,退路却是境外,同样是“裸”,境界可差不小。

像他们这样的“裸官”,史料里一抓一大把。更甚的是明代常州府同知张宗琏,甘做“裸官”好多年,直到病逝,也没与远在吉水的妻子见上最后一面。

所谓“工商之家不得预与士,食禄之人不得夺下人之利。”官员家人利用其权势,必然更容易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进而与“不得夺下人之利”的约束相悖。此外,更应该看到的是,家属随同赴任,必然会给有所企图者造成更多利用亲情关系的机会,从而大大增加官员腐败的风险。古代律令法制之所以对官员家人的各种不当行为作出严格规制,其最终目的当然是保障官员职务的廉洁性,进而实现国家政务的高效有序。这些涉及官员家人的法律规范虽然零散,却透露出古代立法者对中国家族主义下的人情事理的深刻体察,以及依法进行规制的娴熟运用。禁止外任官携带家人与民争利的规定,更是凸显了作为“士”的职官群体的自律、自省,值得后世深思。告诉发展的现代化中国,期望复兴中华的伟大民族,真该回头看看,学学古代的“裸官”。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1. 深海迷航
    深海迷航
    发布于:2022-04-27 08:28:21 回复TA
    着听其言、观其行,“走着瞧”的心理。如果是明君,那我尽忠,如果不是,那我再归隐。和老婆在家务农,自食其力,既能做到不欠朝廷的情,又能守住后院这片天,留个退路。古代“裸官”
  1. 左冰仪琬
    左冰仪琬
    发布于:2022-04-27 03:33:28 回复TA
    阳光明媚,温暖如初,你还没来我怎敢老去。
  1. 于超紫诚
    于超紫诚
    发布于:2022-04-27 03:33:28 回复TA
    可以啊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