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爱婴坊母婴店将一款固体饮料冒充特医食品销售给牛奶过敏儿童,虚假宣传特殊功能,涉嫌消费欺诈。浙江省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迅速部署对该产品在浙流向进行排摸,并对全省母婴店、特医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专项检查。
截至目前,浙江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已出动执法人员11850人次,检查食品经营户12726家,特医食品生产企业1家,现场未发现“倍氨敏”蛋白固体饮料在售,发现存在其他问题的母婴店35家,其中包括存在虚假宣传问题3家,下架其他问题婴幼儿相关食品18.24千克。
事件发生后,浙江省市场监管局举一反三,第一时间要求各地对母婴店、网络平台等重点、可疑场所进行全面排摸,迅速摸清涉事产品在全省流向。全省市场监管部门迅速行动,组织开展对婴幼儿食品销售专项检查。排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1.涉嫌虚假宣传;
2.销售无中文标签的进口奶粉;
3.普通食品放在特殊食品区域销售等。
对以上问题,市场监管部门对相关经营者进行立案调查,并对部分重点经营者进行了责任约谈。
在开展流通领域排查的同时,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强化对特医食品生产企业规范指导,组织对无乳糖配方食品、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配方食品等特医食品的生产销售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经查,上述特医产品生产加工过程和产品标识标签均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规定要求。企业生产的特医产品主要通过网络平台、母婴店和部分零售药店等渠道销售,现场检查的产品宣传文案等资料中未发现涉及疾病预防、治疗作用等违法违规宣传内容。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时要看清楚产品标签标识内容,区分固体饮料、婴幼儿配方乳粉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固体饮料不能为特殊医学状况人群提供营养支持,如果用固体饮料替代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长期食用,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如发现有以蛋白固体饮料等普通食品冒充婴幼儿配方乳粉或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进行销售等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拨打12345或12315进行举报投诉。
下一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将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固体饮料、压片糖果、代用茶等食品专项整治通知》要求,进一步指导各地继续深入开展摸排检查,重点加强对母婴店等销售场所、特医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严格履行主体责任,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并指导各地切实做好排查发现问题的后续处置工作,对违法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固体饮料宣传广告语乱象 :有产品同时标注“固体饮料“和“奶粉”还有宣称可预防治疗喷嚏发烧
无独有偶,早在2019年5月,就曾有媒体报道宁波特壹食品有限公司、青岛金大洋乳业有限公司将生产的固体饮料冒充为“特医奶粉”出售,宣称能解决婴幼儿过敏等问题。
此次的“倍氨敏”事件,暴露出固体饮料行业在快速扩张的背后潜藏的一些乱象。据天眼查统计,目前国内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固体饮料的企业有8989家,其中经营范围含蛋白固体饮料的企业有40家。从地区来看,广东、安徽、福建、山东、河南是国内固体饮料生产商集中分布的地区,分别有1698家、728家、710家、694家和668家。
数据来自天眼查
除此次事件中的“倍氨敏”产品外,目前市面上仍有不少固体饮料产品的宣传标语存在 “打擦边球”的情况。
例如这一款产品,“贝乐能氨基酸特殊膳食营养粉”,其在宣传海报中宣称为“特殊膳食配方”,并表示“主要适用于牛奶过敏或多种食品蛋白过敏的饮食治疗”。南都记者登录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未发现该企业取得“医特奶粉”的注册和生产资格。
这款“恒唯佳”固体饮料,包装盒上只有“固体饮料”字样,产品介绍却是“氨基酸深度水解奶粉”。GB7718规定:不应直接或以暗示性的语言、图形、符号,误导消费者将购买的食品或食品的某一性质与另一产品混淆。
在某款“葱豉汤固体饮料”产品的宣传海报上,标注预防、治疗喷嚏、发烧、鼻涕等症状,或暗示其预防、治疗作用。而GB7718明确规定规定,不应标注或者暗示具有预防、治疗疾病作用的内容,非保健食品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具有保健作用。
靳妍认为,造成这种现象有多种原因,第一个是部分生产厂家为了让产品更好卖而选择“打擦边球”,突出其中有价值的卖点。第二个是部分生产厂家对标准的理解不透彻,或者不了解,对标签的内容不够重视。此外,国产产品在出厂前不需要经过标签审核或备案,只能靠在流通领域的市场抽查、平台把控、职业打假人的打假来进行监管,部分生产厂家就会抱有侥幸心理。
固体饮料宣传乱象也受到了来自监管层面的重视。“倍氨敏”固体饮料事件后,郴州市市场监管局于5月13日印发《关于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行为规范专项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行为规范专项排查整治工作。检查内容包括资质条件、进货查验、产品追述、过程控制和标签标识五大方面。
而在2019年6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曾明确指出“非保健食品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具有保健作用,非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
来源:综合浙江之声、杭州交通918、南方都市报
编辑 杜海锋
杭州日报 诚意出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