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种子库网站(深圳国际BT领袖峰会22日拉开帷幕 11名中外院士将参会)

南方日报讯(记者/向雨航)自2012年开始,深圳已连续举办四届生物展和两届深圳国际BT领袖峰会,已成为BT领域的年度盛会。而2016深圳国际BT领袖峰会和生物/生命健康产业展览会(以下简称“BT领袖峰会”)又将于9月22-24日在深圳会展中心拉开帷幕。

bt种子库

13日,记者从“BT领袖峰会”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届峰会邀请了包括24名外籍嘉宾、4名国外两院院士、7名中国两院院士和多名世界知名生物企业负责人在内的近80位中外重要嘉宾参会,这些生物领域知名科学家、企业家共同商讨生物产业发展中的精准医疗、生物治疗、基因测序、医用机器人等前沿热点问题,探讨生物和生物健康产业发展的新形态与新进展。同时,在会议期间,深圳首个国家级科技创新载体——国家基因库也将正式开业。

论坛主题都围绕行业前沿热门技术

2016深圳BT领袖峰会,以“发展绿色经济,创造美好生活”为主题,召集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参会,采用主题演讲、高端对话和专业论坛相结合的形式,共同商讨产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开展学术交流、政策研讨和产业合作,促进国内外生物和生命健康科技与产业快速发展。

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吴优介绍,今年峰会的一大亮点是大咖云集,专业化程度更高,而且瞄准行业前沿,主题更加多元化。峰会邀请了近80位重要嘉宾,包括24名外籍嘉宾、4名国外两院院士、7名中国两院院士和多名世界知名生物企业负责人。届时,这些专家学者们将会围绕肿瘤精准医疗产业的合作、生物治疗与生物技术药物研究进展、中国健康产业发展、大数据时代的BT创新、基因测序产业发展、医用机器人产业发展等行业前沿热门技术和话题进行深入讨论。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教授、原美国克林顿总统国家肿瘤顾问委员会委员阿佛·罗伊斯顿将做“肿瘤精准医疗产业的跨太平洋合作新模式”的主题演讲,中国科学院院士魏于全的主题演讲是“生物治疗与生物技术药物研究进展”,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教授王宏广将以“中国健康产业发展十大趋势”为主题进行演讲。

在“大健康时代的BT创新产业圈”高端对话中,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麻省理工大学麦戈文脑研究所所长罗伯特·德西蒙,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和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医院教授丁肖·帕特尔,中国科学院院士、天坛医院副院长赵继宗,麻省理工大学终身教授冯国平等将探讨新形势下大健康时代生物医学的机遇和挑战。

峰会期间,还将举办“大数据时代的智慧医疗”、“细胞医疗引领医疗技术革命”、“生物创新药物研发与产业”、“医用机器人产业发展与未来战略”、“异种器官移植和基因测序产业发展”等在一系列专业论坛,专家学者们、生物企业、投资机构等将分享业内的最新动态,共同探讨产业发展新模式、新方向,加速深圳市生物和生命健康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转型升级,完善深圳市生物和生命健康产业布局。

国家基因库将启动DNA存储

今年峰会的另一大亮点是,深圳首个国家级科技创新载体——国家基因库将于9月22正式举行开业仪式。

深圳国家基因库是国家级公益性创新科研及产业基础设施的重大项目,是一个为国家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性服务的公益性平台。华大基因首席运营官、国际区域发展中心主任余德健介绍,国家基因库在生物样本资源存储、基因测序、数据库建设、基因合成、基因编辑及产业应用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多项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国家基因库已存储多种生物资源样本超过1000万份;基因信息数据存储支持能力达60PB,未来存储支持能力将高达500PB;已构建40多个数据库,涉及农业、医学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等领域,实现样本数据、表型数据到基因数据的贯穿,提供生物数据资源共享、检索和分析的平台。”余德健说,同时,基因库的数字化平台已入驻150台桌面型高通量华大测序仪BGISeq-500RS,每年能够为各科研机构、产业机构提供2P以上高质量数据等等。国家基因库将融合近年来生命科学学科前沿新态势,结合国际发展新动向,形成“三库两平台”结构及功能,形成从资源到科研、产业的全贯穿全覆盖的模式,实现大资源、大数据、大科学、大产业的联动,形成全球基因库网络。

余德健表示,此次开业仪式将成为国家基因库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国家基因库将邀请理事会成员单位及全球知名重要合作伙伴出席仪式,并发布国家基因库的重要项目与重要产品。据介绍,在开业仪式上,深圳国家基因库将与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国内外知名机构达成战略合作。

同时,国家基因库还将宣布启动DNA存储、超大基因组合成计划、母婴健康队列计划等重要科研项目,并宣布总检索条目数超过一个亿的深圳国家基因库数据库统一检索系统正式上线,公开发布癌症数据集成与整合分析平台、人体微生物数据库、罕见病数据库、免疫数据库、人类遗传变异数据库,成为为国家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性服务的公益性平台。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1. 深海迷航
    深海迷航
    发布于:2022-04-27 02:56:29 回复TA
    数据的贯穿,提供生物数据资源共享、检索和分析的平台。”余德健说,同时,基因库的数字化平台已入驻150台桌面型高通量华大测序仪BGISeq-500RS,每年能够为各科研机构、产业机构提供2P以上高质量数据等等。国家基因库将融合近年来生命科学学科前沿新态势,结合国际发展新动向,形成“三库两平台”结构及功
  1. 神明替我护你
    神明替我护你
    发布于:2022-04-27 06:35:55 回复TA
    来存储支持能力将高达500PB;已构建40多个数据库,涉及农业、医学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等领域,实现样本数据、表型数据到基因数据的贯穿,提供生物数据资源共享、检索和
  1. 朱秀琳茂
    朱秀琳茂
    发布于:2022-04-27 02:24:05 回复TA
    天呐,可怕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