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小米发布会上,虽然重头戏是小米11Pro和小米11Ultra,但除此之外,还发布了一个在我看来非常重磅的产品,那就是与苹果四年前发布却一直迟迟未推出的Airpower外形和功能十分相似的“多线圈无线充电板”。
小米多线圈无线充电板
苹果Airpower
当时我正坐在家里的沙发上看小米发布会直播,看到这里,也被震惊到了,满屏弹幕都是与“牛X”等含义相近的词汇,隔着屏幕都感觉到很多网友都惊掉下巴跳起来了。但我这里泼一瓢冷水,先别急着高兴,从工艺难度上小米这个充电板还真没法匹敌Airpower,先给你们放张Airpower内部的细节图,然后再详细娓娓道来。
多说一句,这内部做工、排布和厚度很苹果,强迫症舒服了,令人惊叹。
AirPower内部结构图
厚度
以下内容均是我从网络上查询相关资料总结而来,如有专业人士欢迎在评论区补充。
从内部详细的拆解图来看,一共有22个充电线圈,分三层重叠,这样一来整个充电板上每个位置都能进行充电,随便放。其实在这方面,苹果AirPower和小米区别不大,仅仅是多了三个充电线圈而已!
图片来自@艾奥科技
Airpower
小米多线圈无线充电板
重头戏来了,苹果不仅打算将一颗A11塞进如此薄的充电板内(原因后面解释),而且还想线圈能够兼容Apple Watch的充电协议。这里说一下,iPhone和Airpods使用的都是业界通用的“Qi”无线充电协议,但手表方面则是果子私有的协议,这就难办了。
A11
Qi充电标准
私有协议
这里苹果最最最致命和难办的想法来了,那就是妄图通过A11来控制整个充电板内的电路,智能调控不同的电流功率来供电iPhone、AirPods、Apple Watch。
多设备充电
而恰巧这就是问题所在了,在如此之小的空间内而且三层堆叠的充电线圈还要兼容三种设备,散热问题几乎无解。就跟现在很多大龄剩女一样,择偶标准高,要高富帅还要百依百顺,反观自己就这条件,那可不难办吗?
可以说,苹果AirPower这四年来测试阶段流产无数次,完全可以归咎于自身的设计极致追求和自家A系列处理器功耗太高等原因。比较典型的就是从iPhone X开始都跑不了发烫,暑期尤为严重,每次都感觉手指要被烫伤了!但这就是苹果,就算现在创新力不如乔布斯那代,但产品设计和追求极致的精神气还在!如果换做其他公司,估计就怎么简单怎么来。苹果还是要点脸面的,咱要站着把钱挣了!
充电设备
具体参数
反观小米多线圈无线充电板,看官方描述应该是不能充手表的,只能给手机和耳机充电,而且整体厚度、做工、电流智能调控等也不及苹果Airpower,不过599元这个价格还是比较良心的。小米真的很聪明,在苹果基础上做减法,把Airpower的产品设计理念和60%-70%的功能给实现了。完成比完美更重要!这同样适用于我们日常和人生的做事法则。
我感觉就算Airpower做出来了,至少也要卖1500元以上,参考去年MageSafe折叠充电器都要卖1049元!我感觉苹果估计要放弃Airpower了,不是能不能做出来的问题了,四年了,这期间研发的投入成本必然要均摊到消费者身上,到时就是有价无市了!
MagSafe双项充电器
话说回来,毕竟就一个无线充小玩意,咱们普通人不嫌麻烦用有线一捅就行了,充得快不说关键还省了一大笔钱嘿嘿!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的纯主观看法和意见,欢迎评论区交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