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讲过,大同、集宁战役之后,解放军的整个北线战场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局势。
首先,进攻大同,分割傅作义和阎锡山的重任没能顺利完成。
其次,原由解放军所驻防的集宁被傅作义突袭。热河一带防御又因为此前在大同、集宁战役中兵力过度抽调,造成防守力量过于空虚,让国军顺利抢占了承德。
面对这一复杂且紧张的局面,聂荣臻给中央军委发电,提出了想要撤出张家口的建议,毛泽东也及时给出了答复。
聂萧刘罗 :
( 一 )十六日十八时、十七日十四时两电均悉。
(二)我们同意你们十六日十八时电之精神,除各方布置外,集中主力于适当地区待敌分路前进,歼灭其一个师(两个团左右),得手后看情形如有可能,则再歼其一部,即可将敌第一次进攻打破。依南口至张家口之地形及群众条件,我事前进行充分准备,各个歼敌,打破此次进攻之可能性是存在的。
(三)此种歼敌计划是在保卫察哈尔之口号下进行动员,但以歼灭敌有生力量为主,不以保守个别地方为主,使主力行动自如,主动地寻找好打之敌作战。如届时敌数路密集不利于我,可以临时决定不打。若预先即决定不打,则将丧失可打之机,对于军心士气亦很不利。
( 四 )每次歼敌一个团二个团,并不需要很多兵力,以几个团钳制诸路之敌,集中十个至十五个团即有可能歼敌一个旅(两个团)。胡宗南以其精 锐八个旅(整编旅)入晋,我陈赓纵队只有三个旅,第一仗即歼敌一个旅,现又准备再歼一个旅。胡军自被我歼灭一个旅后,即畏惧不敢冒进。希 望你们聚精会神,充分准备,寻找良机歼敌。
军委
一九四六年九月十八日
这份电报的信息量极大,虽然已经确定了张家口的撤离计划,可如何撤却仍旧有着不少的操作空间。
如果我们提炼这份电报的核心内容,可以得出三个明显的要点:
- 1.主力集中,以大吃小(这套战术是毛主席的常用战术,后续我们仍旧可以看得)
- 2.边打边退,层层阻击
- 3.以歼敌为主,不以守城为主
同样,聂荣臻也及时对张家口一带展开布防。
- 东部战线(防御李文兵团):以怀来、延庆为重点防御方向
- 西部战线(防御傅作义兵团):以柴沟堡、天镇、阳高位为防御方向
- 平汉路北段战线(北平---保定段):以切断交通线为主要任务
然而,所有一切的部署,都忽视了一个最不能忽视的人。
---傅作义。
无论是聂荣臻,亦或是中央军委的考虑,西线的傅作义都没能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对于他们而言,在大同、集宁战役之后,蒋介石已经将大同这块极为重要的军事要地送给了傅作义,这对于一向极力弱化非国军体系军队的蒋介石而言,已经做出了极大的让步和妥协。
他不可能再给傅作义更多的机会,再次扩大地盘。更何况,傅作义想要快速突袭,沿着平绥路才有实现的极大可能。
所以,在张家口一带所部署的军事防御重心,完全以东线战场为核心要点。
9月17日。
蒋介石制定了东西对进的战略计划。
“以第十一、第十二战区之主力,沿平绥路东西并进,向张家口攻击。以东北兵团之一部围攻张家口附近匪军而歼灭之,并折断其退路。”
这份简短的战令下发三大战区之后,国民党最高统帅部又制定了详细的作战部署。
第11战区(孙连仲):→东线战场
- 第53军由怀柔途径赤城,逼近张家口
- 第16军、第94军沿平绥路西进,穿插至张家口北部张北
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杜聿明)→东线战场
以93军逼近赤峰、围场,进攻李运昌
以13军进攻围场、多伦,掩护第11战区侧翼安全
第12战区(傅作义):→西线战场
- 以一部由凉城逼近右玉,牵制贺龙
- 以另一部在大同地区袭扰,佯装主力(这也是我军所判断的傅作义的主攻方向)
- 以核心部队在集宁秘密集结,伺机突袭张家口(傅作义真正的杀手锏)
至此,国军东西对进威胁晋绥、晋察冀解放区,以及切断陕北---东北联系的局面正式形成。
三大战区的预订发起总攻的时间为10月1日。
第11战区为此次夺取张家口的主力,蒋介石也亲自指定了第11战区的李文统领三个军,在傅作义、杜聿明的配合下,对张家口发动全面的进攻。
所有人都明白,国军所谓的三大战区貌合神离。
这三个战区的联合行动,在最初已经显露出了问题。三大战区的协调不一,战区之间也有着相同的问题,各地行军速度皆拖沓停滞。
傅作义、杜聿明何等精明,作为战区的军事统帅,他们比其他人更加清楚蒋介石的小心思。
对于张家口这块重要的肥肉,蒋介石的算盘以利用傅作义、杜聿明的配合,将他收归为其嫡系将领李文口中。
眼看着对于张家口的总攻即将开始,三个战区中,完成部队集结的唯有李文的部队。
即便是李文麾下的三个军,其协调仍旧不一,真正的完成部队集结的唯一李文军团的第16军。
所以,此次进攻张家口的东西对进计划,本质而言,非常的失败。
如果没有后期傅作义的出马,聂荣臻完全有可能整吞李文的三个兵团。
9月29日。
蒋介石无奈之下,只能让第16军,率先发动进攻。
在陕北的毛主席再一次给晋察冀根据地发去电令:
聂刘萧罗:
(一)傅作义不可能出很多兵向东,且有我张宗逊陈正湘两部钳制,东面李文两师五个旅集中与进攻都很缓慢,兵力不多。平绥线是我巩固区域,我集中全力配合民兵各个歼敌,可以粉碎敌之进攻。
(二)为此目的,你们须准备连续打几个大仗,杨成武纵队最好不要分散,并须准备新兵补充伤亡,发动劳军,鼓励士气。
军 委
(一九四六年九月三十日)
这一天天刚微亮,第11战区的先头部队第16军就率先从南口、昌平一带发动进攻,打响了张家口战役。
李文可能也不会想到,他的第16军,一脚便踹到了钢板上。
他的军队进攻并不顺利,解放军在前沿阵地,层层设防、层层阻击。李文麾下部队行进速度十分缓慢。李文又调整最初的突破点,命令第16军转进至怀来方向,同时以空军配合,全面进攻解放军在怀来一带构筑的防御战线。
遗憾的是,在怀来战场李文面临这几乎相同的处境,同样的层层设防、同样的层层阻击。
他部队又被迟滞于怀来一带,无法继续前进。第19军进攻10天有余,没能在战场中取得丝毫进展。
10月3日。
第11战区的另外两个军团才顺利完成了集结。
第53军由怀柔进攻延庆。这一次的第53军军长周福成吸取了李文进攻受阻的教训,以一部分军队正面牵制,另一部直接突袭穿插至延庆后方,成功打破了解放军在延庆一带构筑的防线。
第94军与同一天配合第53军作战,由南口进攻镇边城(怀来东南方向),并顺利占领。
当敌人东线战场推进略有进展,我军的杨成武带领六个旅从易县出发,直扑保定附近,一举攻占了望都、徐水、定兴,成功切断了保定南北两翼的铁路。
杨成武的举动,导致刚刚有所突破的国军东线战场,不得不调集一部分兵力南下回援保定一带。
东线战场的攻势再一次暂缓。
10月5日。
杜聿明的东北保安司令部,派遣两路军队,对李运昌所驻守的赤峰要地发起进攻。
10月8日。
蒋介石在面临其嫡系将领李文兵团无法打开东线战场解放军的阻击局面后,思忖良久的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和大同解围战同样的方式,一直处于西线战场按兵不动的傅作义再度成为了他的战场杀手锏。
他的一纸电令飞往大同。
张家口又似大同一样,被蒋介石划分给了傅作义。
蒋介石又一梭糖衣炮弹成功让他选择了出兵!
而对于这一情况,我军一直尚未知晓。
国军和解放军在张家口鏖战正酣,傅作义终于选择了出兵。
在他出兵前,傅作义的主要军事动向为攻克了我军防守薄弱的兴和、尚义两个西部据点。
即便如此,聂荣臻坚定的认为,傅作义即便可能出兵,平绥铁路一线永远是他最为合理的选择。
因为这条线,足以让傅作义的大兵团快速突袭穿插,有利实现围攻张家口的目的。
可那曾料想,随着蒋介石的一纸电令,傅作义已经下了拼尽全力拿下张家口的决心。
为此,他让第35军军长鲁英麟带领两个师屯集兴和一带,继续将聂荣臻的注意力吸引在平绥路一线,他和暂三军军长董其武亲自率领主力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突袭张北,直扑张家口。
10月8日,这一天,傅作义纵马疾驰在塞北草原,一路奔袭张北。
随着傅作义大兵团的北翼突袭,我军开始面临东西夹击的尴尬局面。
在张北的驻防兵力仅有两个团,这点兵力只能起到迟滞傅作义前进的作用,完全不可能阻挡。
傅作义并不会给聂荣臻太多的时间调兵遣将,他的精锐部队在顺利突破张北后,又猛扑狼窝沟,直接打穿了狼窝沟阵地。
张家口危!
彼时的聂荣臻还在以主力拦截国军第11战区的三个军团,西线战场要进行阻敌,东线战场要进行救援。
两难之际,聂荣臻其实并没有更好的选择。
关键是,此时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有效的西线救援。
为此,他在10月12日给中共中央发电描述战场局势的时候,张家口其实已经没有能力救援。
“傅敌乘空突入张北,本日敌骑(后面可能有步兵)向我张垣以北狼窝沟以及长城线进攻。前面只有李湘部……张垣空虚。敌已突破二道防线,正在长城线与空(军)配合猛犯中,我各方均增援不及,张垣危急。”
几乎在一瞬间,张家口的北部出现了可怕的一幕。
傅作义的快速机动部队,先破张北,再破狼窝沟。
10月11日,又一举拿下了张家口。
从突袭到成功,傅作义此次摘桃只用了三天的时间。
毛主席对于当时的局面,给与了极为透彻的分析:
聂刘萧罗,张宗逊,并转各纵队各军区首长:
张垣失守后,傅作义部已极端分散,利于我各个歼灭。但目前我仍应以一部在张垣附近钳制傅军,我主力仍在东面原地依原计划歼敌,以期彻底击破东面之敌。
我对十六军已给了一个相当严重之打击,如这两天对九十四军又能给以根本打击,则今后只须对五十三军以一二个打击及对十六军再给一二个打击,便可彻底粉碎东面敌人之进攻。
然后我军加以休整即可向西打傅。在几个月内完全可能打破东西两面之敌。目前你区敌人进攻,无论傅作义、李宗仁均已达到顶点,其后备已经用尽,我们方面一城一地之得失无关大局,主要任务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望本此方针鼓励士气,团结全党,完成中央给你们的神圣任务。
(一九四六年十月十二日)
备注:李宗仁当时为北平行辕主任,下辖(第11战区-孙连仲、第12战区-傅作义)两个战区。
毛主席这份电报的意图也极为明显。
他在本质上仍旧希望对东线战场的国军第11战区(第16军、第94军、第53军)三个军团给与毁灭性的打击,彻底打崩东线战场的进攻,然后腾出手来全面应对傅作义。
其在电文中强调的“应以一部在张垣附近钳制傅军”的核心表达思想,也是希望聂荣臻能够继续在张家口的外围进行牵制,不至于张家口战场的全面崩盘。遗憾的以,聂荣臻早已丧失了战场的主动权。
10月14日。
国军第11战区、第12战区顺利在宣化附近完成了会师,聂荣臻为避免军队被完全围歼的危险,命令主力撤退至蔚县、广灵、涞源、灵丘一带的山区地带。
李文的第16军和傅作义的第35军,以比重兵团逼近蔚县。
11月4日。
国军攻占蔚县,聂荣臻又下令主力撤退至灵丘、涞源两地。
张家口战役至此,宣告结束。
那一年,傅作义公开嘲讽:
“被包围、被击溃、被消灭的不是国军,而是你们自夸的所谓参加‘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贺龙所部、聂荣臻所部……的全部主力。”
下一年,华北也正式宣告进入傅作义时代。
本文地图绘制于“观沧海”——地图分享知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