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民族团结、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贡献,以实际行动服务国家战略、实现成长,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心润苗”推普队成员于2021年8月1至5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内开展推广普通话的活动。
云南是一个集边疆、山区、少数民族三位一体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3%,25个世居少数民族中,除回、水、满3个民族通用汉语外,其余22个少数民族使用着26种语言。正如云南省教育厅在有关文件中提到的:“各民族只有语相通,才能心相连,才能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8月1日上午,队员来到智光幼儿园进行推广普通话的宣讲活动。在与园内老师及相关负责人的帮助下,队员顺利地进行宣讲。本次宣讲考虑到宣讲对象的年龄较小,因此选取了浅显易懂的故事进行讲述,并在讲述过后用当地方言及普通话进行区别分析,让学好普通话、会讲普通话深深印在孩子们的心中。宣讲过后,队员对班级负责老师进行采访,并了解到该班学生大部分都是外省来昆的,而且很多学生刚开始并不太会说普通话,说的也不标准,在送入园进行学习后一段时间后,孩子们才将普通话与自己的方言渐渐分离。此外,园内领导也重视把说话普通话作为日常上课的重点之一。
随后几天,队员接连来到官渡区广卫村内进行入户宣讲。蕊蕊是一名即将上初中的学生,在问起为什么要学习普通话时,她有些犹豫。实践队员告诉她:“学好普通话,有利于识字和阅读,为入学后掌握书面语言、理解字义打下基础。普通话是人们日益扩大的交往和自我发展的迫切需求,要消除交流隔阂必须要学习普通话;信息的传输与处理的发展必须使用普通话;现代化办公,高效率工作必须推广普通话。”实践队员还为蕊蕊同学讲述书本之外的故事,并用生动形象的例子来告诉她讲好普通话的重要性。
队员还同时了解到,昆明方言其实与北方方言同出一源。云南的各种方言,一般是以人口占多数的某地区移民的方言为主体,吸收其他地区移民的方言以及当地世居居民的语言而逐步形成的。
普通话,是现代标准汉语的另一个称呼,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通用语。汉语不等同于普通,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方言,主要是为了消除方言隔阂,以利社会交际,与人民使用传承方言并不矛盾。普通话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首选语言。截至2015年,中国70%人口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尚有约4亿人只局限于听懂的单向交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攻坚工程实施方案》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体为全国普通话普及率平均达到80%以上。
本次实践过后,实践成员和实践对象对普通话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理解,在全国普遍推广普通话的大背景下,新一代青年也将用自己的行动来助力国家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为推广普通话、实现民族团结而做出奉献。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