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扮演好社会角色(如何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从“身份”到“契约”是必经之路)

在电影《让子弹飞》中,姜文饰演的王麻子在城门口对着鹅城的百姓说了一句话让很多人跪地直呼“青天大老爷”:“我来鹅城只办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公平!

俗话说“戏上有,世上有”,艺术来源于生活,王麻子的一句关于公平的话,可以说说到了鹅城百姓的心坎里了。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让社会变得更公平?

我先说我的答案:要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必须要完成从“身份社会”到“契约社会”的转变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我们传统的身份社会是什么样的。

西晋诗人左思有一首代表作《咏史》中有这么一句,“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意思就是说士族子弟不管其品行如何,只要有家族地位撑腰就可以轻松获得高官厚禄,而出身寒门的人,就算是才能出众也只能屈居下位。那么是什么原因会导致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两个原因,“等级制”和“宗法制”,等级制和宗法制就像是地图上的经纬度,共同组成了社会坐标,定位了每个人。

什么是“等级制”呢?有些人又把它叫做“官本位制”,是像金字塔一样的品级系统,通俗说它是权力和利益分配的标尺。

周朝开始就已经有了等级制并且逐步细化,到唐朝定为九等,并且还有正品和从品之分,实际上就是十八级。这十八级中有能世袭的爵位和不能世袭的官职,而皇帝则处在这个权力金字塔的顶端,即是所谓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普通百姓则是没有品级的“草民”,他们被完全排除在这个阶梯之外。

因为这套体系是古代统治阶级管理社会的基础,所以任何时候“以下犯上”都是大忌,而这种对于等级制度的服从,经过我们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压实,已经深刻地沉淀在了我们的文化基因之中。

那么什么又是“宗法制”呢?

通俗点说,同一祖先的后代构成宗族,以血缘的亲疏远近形成系统,这就是宗法制

它的本质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编织的网络,也是我们传统社会的根基。“宗法制”是封建社会权力和利益分配的另一根标尺。

“宗法制”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在国家出现以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完全由血缘来维系的,一个氏族的几十号人,都是从一个祖先繁衍而来,大家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只是为了我们这一家人,而这个祖先则在这个氏族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纵观全世界,在由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也就是出现国家的时候,基本上都或多或少地抛弃了氏族社会中这种完全依靠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维系人际关系的方法。

但我们很特别的一点在于,我们并没有抛弃这种对于血缘和祖先的崇拜,而是在这个基础之上生长出了国家组织。所以这导致了中国人不管在任何历史时期,对于血缘的亲疏都极为敏感。

比如在古代,皇帝也叫君父,大臣叫臣子,这是父子关系;百姓叫当官的父母官,而官员则称百姓为子民,也是父子关系。

即便到了现代,关系好的称兄道弟,单位和单位之间也可以叫“兄弟单位”。

民间吵架,骂得最多的词除了问候对方父母、问候对方祖宗十八代,到处皆是如此。但是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这是为什么?因为在我们的骨子里,还是希望能从血缘关系上战胜对方,只要我在血缘上能够压过你一头,那么我说什么肯定比你说得有道理,这就是来自血缘,也就是“宗法制”的束缚。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都在靠血缘关系维系,这也是一种深刻地沉淀在我们文化基因中的东西,而且由于宗法制出现的时间更长,对普通人的影响也更大,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宗法制”比“等级制”对我们的影响更加深刻,更加难以去除。

简单点说,等级制演化出了“忠”,宗法制演化出了“孝”,他们共同要求社会中的人,“不犯上、不悖亲”安分守己不越位,所谓忠孝两全,使中国传统社会形成了一个非常稳定的结构。

ipad角色扮演游戏

但凡是皆有代价,古代中国这种依靠“等级制”和“宗法制”维系的社会结构,其最大的问题会使得处于这个社会结构中的人很难自我发展出良好的公民意识,这个话要怎么理解呢?

从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来说,人应当有两种意识觉醒一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意识到自己与自然的界限,不再像动物一样完全沉迷其中,这属于自我意识的觉醒;二是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界限,即明确个人在社会中的权力与义务,这属于公民意识的觉醒

在以希腊、罗马为代表的古典古代,这两种意识是同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在中国古代,自我意识与公民意识的产生却是明显错位的,公民意识出现得更晚而且始终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这直接导致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后果,就是“身份社会”取代了本应出现的“公民社会”

那么长期处于“身份社会”会带给我们什么影响呢?

一、精神世界的影响。大家可能会注意到我们其实有很强的依附心理,尤其是希望得到权力的庇护,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大家都特别期望遇到一个好官清官来救民于水火,成为大家的“青天大老爷”,而这会使得整个社会朝着权力中心聚集,在这种情况下人的个性会被严重压抑甚至是完全泯灭,所谓“枪打出头鸟”就是这个道理。

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响。通常来说在正常的公民社会中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人与人之间无论其等级关系如何血缘关系如何,只要在成年以后,人就应该有权决定自己的所有事情,包括我去哪、做什么、吃什么、和谁恋爱、和谁结婚、甚至是结束自己的生命等等,从理论上讲,只要我的行为不侵犯他人的权益不违反法律,就可以不用受到任何约束和质疑。但大家想一想真的是这样吗?逢年过节的时候七大姑八大姨为什么轮番问你恋爱了吗什么时候结婚等等?为什么他们一点都不觉得侵犯了你?不就是因为他们都认为我是你亲人我们有血缘关系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你在我面前就不存在隐私。

三、经济发展的影响。这其中就突出表现为产权不明确和所有制不明确,在封建社会中土地是最大的生产资料,但是关于土地产权归属问题从来没有明确过,当时民间可以私自买卖土地所以有地契,但是其实这个地契可能是无效的,因为皇帝和官府可以没收。造成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前面提到的等级制,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皇帝说没收就可以没收,你能有什么办法呢?

在传统社会中你很难用公有或者私有来描述一个物品的归属,那时似乎最大的所有制是“家有”,意思就是说一个物品它的最小归属单位是家而不是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还是土地。像我国从1978年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非常典型的这一逻辑的延续,包产是到户而不是到人,这样就造成了财产归属的不明确性。

所以为什么中国格外重视传宗接代的问题,其实说穿了就是不愿意家庭财产旁落。而这种家庭财产的这种不清不楚的关系,就会反过来加重我们所说的人与人边界模糊的问题,让本就不独立的人格雪上加霜。

同时产权和所有制的不明确,让私有财产长期得不到保护,进而商品交易的规模无法扩大,也就阻止了商品经济的形成。

说了这么多,肯定有人会问,那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呢?其实答案我在最前面已经说了,从“身份”到“契约”。

唯有我们从等级和血缘过度到用“契约”来调整人与人关系,我们才算真正进入到了“契约”社会,才算真正的进入到了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

那么“契约社会”又有哪些不同于“身份社会”的特点呢?我觉得至少应该包含一下三个方面。

首先最基本的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契约来规范行为。

这个契约生活中通常以合同的形式出现,意思就是说不管你的官有多大,你的企业多有钱,只要你和我签订了契约,那么我们之间就是平等合作的关系,就应该按照契约的内容来执行。如果任何一方违约则应该受到规定的惩罚,即所谓的契约面前人人平等

其次是所有公民一起来签订一份契约。

这份契约规定了所有人在生活中允许和不允许做的事情,那这份契约就叫“法律”。“法律”是一份全民公约也是一份社会契约,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实现第二个平等,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这里可以有人会一个疑惑,在“身份社会”时代也是有法律的,和“契约社会”里的法律有什么不同呢?这个问题简单地说,那就是在“身份社会”虽然也有法律,但它绝对不会是法制社会,因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已经被等级和血缘决定了,“天子”犯法绝对不可能与“庶民”同罪。另外举个例子就好比你的父母或者老婆孩子找你借钱,你真的会用法律来约束这个借款行为吗?肯定不会吧,因为对于你的家人或者你的上级,你很难去讲法律吧,这也是我们长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法治的一个主要障碍。

最后是人与自然之间签订一份契约。

将所有人都认同的不需要证明的客观规律变成真理,这里所说的真理是一种全民共识,它代表了人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应,所以所有人都机会得到真理,即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地球围绕太阳转这是一个已被证实的真理,所以它就是一种全民共识,如果你今天还要坚持写一篇论文来论证“地心说”的正确,我想你肯定没法正常毕业或者发表这篇论文。因为所有人都可以指出你这篇论文的问题,这个过程你的这个错误不是由某个人判断的,也不是由法律来判断的,这就是大自然告诉你的,这也就是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思。

那么讲了这么多,我们到底要怎样做才能让我们这个被“身份社会”浸泡了几千年的国家顺利转型为“契约社会”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在契约面前,无论是权力等级还是血缘亲疏,都必须完全失去作用,而这就是区分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区别

其实大家会发现以“85后”为界,年轻一代实际上已经非常明显地体现出了思想上的转变,大家的自我意识、法制观念和契约精神都已经表现得非常强烈,甚至可以说完全不同于父辈那一代人。

而出现这种变化的关键力量,便是中国从40年前开始的在经济形态上的重大转变,正式有了对私有财产的承认以及全面保护,进而才让这一代年轻人有了完整的独立人格,而完整的独立人格又会进一步演化出自由意志。

只有当社会中的所有人都拥有了这种自由意志,也就是自己决定自己所有事情的权力,以及自己对自己所有决定负责的权力,我们的社会才有可能完全由“身份社会”转变为“契约社会”,走向一个真正现代化的中国。

相信从“身份社会”完全走向“契约社会”的时候整个中华文明必将迎来一个全新的面貌!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1. 写给傻傻的自己
    写给傻傻的自己
    发布于:2022-04-27 09:50:03 回复TA
    ,让本就不独立的人格雪上加霜。同时产权和所有制的不明确,让私有财产长期得不到保护,进而商品交易的规模无法扩大,也就阻止了商品经济的形成。说了这么多,肯定有人会问,那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呢?其实答
  1. 路伟秋昭
    路伟秋昭
    发布于:2022-04-27 00:45:10 回复TA
    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我。
  1. 邰豪烟彬
    邰豪烟彬
    发布于:2022-04-27 00:45:10 回复TA
    许多人在重组自我的偏见时,还以为自我是在思考。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