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野史书籍(武则天杀害亲女,新唐书资治通鉴有,旧唐书没有,到底有没有)


中国历史上的女子,大概没有谁能像武则天一样家喻户晓。这位美丽、狡智的女子,饱受争议,既美貌倾城又谋略过人,留给人们非常复杂的印象。她是中国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登基的女帝。她的墓碑没有雕刻任何一个字,功过成败留于后人评说,纵观从古至今对她的评价,最为常见的应该就是“心机深沉”这四个字。

的确,一个女人不仅能够在瞬息万变的宫闹斗争当中一步步取胜,还能够在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没有深沉缜密的心思是不可能的。不过武则天最为人所诟病的就是她的狠毒。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她为了在同王皇后的斗争中取胜,不惜指死自己的亲生女儿这件事。此事流传很广,在《新唐书》和《资治通鉴》等重要历史书籍资料里都有详细记载。


我们先来看看《新唐书》是怎么记载的。

《新唐书卷八十九列传一 后妃上》:昭仪生女,后就顾弄,去,昭仪潜毙儿衾下,伺帝至,阳为欢言,发衾视儿,死矣。又惊问左右,皆曰:“后适来。”昭仪即悲涕,帝不能察,怒曰:“后杀吾女,往与妃相谗媢,今又尔邪!”由是昭仪得入其訾,后无以自解,而帝愈信爱,始有废后意。

如果读起来吃力,不妨翻译成白话文。根据书中记载,事情发生在武则天三次进宫之后,两年之内,她为高宗李治生下一位儿子和一位公主。小公主长相讨人喜爱,而且小小年纪就机灵过人,深得唐高宗疼爱。

此时,武则天和王皇后正进行激烈的权力争夺。一日,王皇后为了寻找唐高宗,来到武则天的寝宫太极宫,恰巧无人,她看到小公主伶俐可爱,就抱起小公主逗弄了一番之后,才离开太极宫。

武则天为了能够彻底铲除王皇后,决心害死自己的小女儿嫁祸给王皇后,最终她也这样做了。唐高宗来到太极宫之后,发现小公主已经毙命,悲痛非常,发誓要找出凶手,查明刚刚只有王皇后来过之后,这桩奇案的罪魁祸首就变成王皇后。

经过这件事,王皇后彻底在后宫争斗当中失去了立足之地,唐高宗本就宠爱武则天,不喜欢王皇后,又见王皇后心狠手辣,杀害自己的爱女,最终废掉王皇后,立武则天为新的皇后。


我们再来看看《资治通鉴·卷第199》里关于武则天杀女的记载:

后(王皇后)宠虽衰,然上(高宗)未有意废也。会昭仪(武氏)生女,后怜而弄之。后出,昭仪潜扼杀之,覆之以被。上至,昭仪阳欢笑,发被观之,女已死矣,即惊啼。问左右,左右皆曰:“皇后适来此。”上大怒曰:”后杀吾女!“昭仪因泣诉其罪。后来无以自明,上由是有废立之志。

以上就是《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描述的武则天掐死亲生女儿的过程,两者如出一辙。可见,《资治通鉴》里关于武则天杀女的故事,来自于《新唐书》。因为这些史料典籍当中有详尽确凿的描述,和这两本书的巨大影响,所以武则天掐死自己亲生女儿的说法一直广为流传,同时也为人深信不疑。

那么是不是史书上有如此详细的记载,这件事的来源就板上钉钉、无懈可击呢?当然不是,事实上恰恰是因为这两处记载过于详细,才让这件事更像是刻意虚构的。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疑问。

首先,按道理说,武则天杀女这种深宫秘史应该讳莫如深,不为外人道,小小史官是如何知道这些内幕的呢?而且这些典籍当中对整件事的过程描述得非常详尽,甚至连武则天的神态都极力刻画出来,过分的详尽反而令人质疑这些典籍所述内容的真假。

其次,这件事发生在金碧辉煌的皇宫之内,发生在“天家无私事”的皇室,帝王及其妃嫔的生活,跟普通百姓的生活有着天壤之别,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专人记录,他们的衣食住行每时每刻都有专人服侍。也就是说,王皇后和武则天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是单独一个人行动,小公主也至少有一大堆人殷勤伺候。众目睽睽之下,王皇后明知高宗李治每天都会来探望,仍然亲手杀死一位他十分宠爱的公主,她是疯了、傻了还是活腻了?


第三,在宋朝时期的史料典籍当中,《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都做出了这样的记载。但是在《旧唐书》这种更接近事发年代的典籍当中并没有这些记录。唐朝历代都修有实录。自唐初以来便在实录基础上撰写国史,以吴兢、韦述所撰最为有名。吴兢撰成《唐书》六十五卷(一说九十八卷),韦述又补遗续缺,撰成国史一百一十二卷。此后,柳芳等人又有续作。但武宗实录不全,以后历朝实录没有修成,史事缺略。后梁后唐两代都曾下令广泛征集唐史资料。

到了后晋时,贾纬以所搜集的遗文和故旧传说等,编为《唐年补录》六十五卷。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公元941年),石敬瑭命修唐史,由赵莹负责监修。他挑选文书,拟订了完整而庞大的搜集资料和编写工作的计划。他们在唐朝国史实录的基础上,利用当时所收集的晚唐史料加以缀补而成。后晋开运二年(945年),《旧唐书》成书。因为书成时刘昫作为宰相正在执政,按当时的规定,一般宰相都要担任国家修史的主编(监修),因此刘昫就成了署名撰者。

从这些史实里我们可以清晰看到旧唐书成书的时间脉络。唐朝亡于907年,其继承者后梁、后唐便有史官开始修撰唐史。但五代十国时期王朝更替过于频繁,直至后梁开运二年《旧唐书》才成书。即便如此,这本书也是在唐朝灭亡仅仅38年之后编撰而成,资料来源比较丰富。而且一些作者本身就曾在唐朝生活过,他们言传身教接触的东西,远远比后世推论而成的资料靠谱的多。


武则天野史

欧阳修编撰的《新唐书》距离唐朝灭亡已经足足过去了150余年。武则天亲自杀死女儿这样一件轰动性的大事件,在唐朝的官方、野史均没有任何出处,随后的后梁、后唐、后晋也没有任何记录,却在唐朝灭亡一百多年之后的宋朝突兀地出现,未免有杜撰之嫌。

就像司马迁公编撰的《史记》里,对秦始皇的身世尚且给了一个比较公正的记载:足月出生。而到了班固的《汉书》,且毫不客气地称始皇帝为“吕政”。这里面的原因,不用解释,你懂的,笑笑就行了,别当真。

因此,综合历史资料来看,武则天杀死亲生女儿这件事,应该是后人杜撰的假历史。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