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手机的发展趋势(中国手机江湖2022:谁还能做苹果的对手?)

作者丨朝阳

手机发展趋势

01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5年前,苹果在中国手机市场,既听得到华为“占据技术制高点”的炮火声,又面临着vivo、OPPO发动的渠道包围。


被人诟病“很会赚钱、不懂创新”的库克,也要坐在科幻飞船一样的环形办公室里愁眉不展。


华尔街日报的记者跑到中国查探iPhone的对手,却看到了人民的海洋和中国制造的无可替代——中国国产手机的技术赶上来了,而且深谙当地消费者心理,在外观、自拍、闪充等设计上更贴合市场需求。


在被严重低估的中国下沉市场,消费者不知苹果肾6,只认vivo、OPPO是全世界最好的。


当时间的指针轻轻揭开2022年的面纱,一切又变了模样。


据统计,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3.2亿部,仅6.1%的增长意味着,的确比2020年有所提升,但仍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存量竞争、高端化、断供,搅动了2021一整年。


手机行业格局在快速攻防里不停改变,第一的宝座轮流换人,掀起的巨浪向着半导体、通信、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不断荡开。


据数据研究机构Canalys的数据,2021年第四季度苹果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占22%,成为第一。


不管中国用户如何哀叹,华为手机业务从2021年开始彻底淡出,在利润最丰厚的高端市场上,苹果成为唯一的赢家。


2021年,在中国市场,vivo以约22%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隐隐有了新王无冕的气象。



但vivo并不因此而骄傲,你甚至从来没见过这家公司的发布会等场合公开秀数据。vivo创始人、总裁兼CEO反倒在近日召开的公司年会上告诫员工们:“手机行业竞争激烈,用户需求与时俱进,2022年,将是智能手机行业最具挑战的一年。”


此前,vivo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胡柏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说:


“中国市场目前从结果来看,苹果一家独大,剩下vivo、OPPO、小米和荣耀等,短期谁的份额多一点、少一点都不是问题关键。”问题关键是未来一段时间,谁有和苹果这位顶级玩家对抗的能力。


手机行业的风声里,隐约传来“新王当立”的呼啸。


站在2022年的开端,需要危机感,也需要一份破釜沉舟的大胆和野心。


沈炜在致辞中说,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vivo质变的元年。展望未来,它的面前是一条通往“伟大”之路,这条路需要坚持以用户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和以设计驱动来打造伟大的产品才能实现抵达。



02


去年6月,香港发生了一起离奇的案件。


一伙劫匪尾随工人闯入了一座工业大厦,打伤送货员,抢走了14只箱子,坐着接应的轻型货车火速消失不见。


箱子里装的既不是美元,也不是珠宝,而是价值约500万港元的芯片。这是真实发生在缺芯大潮里的荒诞现实。


全世界都紧盯着一个东西——芯片。


作为智能设备的硬件基础,又是受疫情和地缘政治影响最严重的一个尖端产业,自主造芯已是全球大国的主流叙事,也是社会对科技公司的共同期望。


有人说,成功的秘诀在于聚焦。


只要能推倒最关键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之后的一切增长都是水到渠成。找到最初那一张牌,就找到了破局之路。


这一张多米诺骨牌正是芯片,破局之路是掌握核心技术的雄关漫道。


彭博报道,苹果在去年因为芯片等组件短缺,被迫将iPhone13的生产指标下调了1000万部。


在手机行业里,芯片正是苹果如今制胜的法宝,也是华为过去成功的密码。


安卓系手机搭载的芯片顶配,不管高通骁龙、联发科天玑、三星猎户座,与苹果A15都有一些差距。而苹果自研芯片对于其功能定制、成本控制、底层创新的意义都是颠覆性的。


在2021年,几乎所有手机厂商都重启、加入了芯片自研:


小米推出了影像ISP芯片澎湃C1和充电管理芯片澎湃P1;OPPO推出的是影像NPU芯片马里亚纳MariSilicon X。


9月份,vivo公布的第一块自研芯片V1,也是专业影像芯片,并搭载其旗舰产品X70系列首发。



创新更需要聚焦。


与大众想象的相反,天才的研发者有很多“看上去很美”的想法。但在没有长时间的、巨额人力财力投入前,没人知道这个想法能否成功。


所以创新不是凭空想象,一定是围绕着穿透实际场景的真知灼见,与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来进行的。


现在各个大牌智能手机,从功能上来说都能覆盖生活基本的需求。各个厂商必然是根据自己的优势、对消费者的判断,往不同的领域更新技术,所以市面上有着拍照手机、游戏手机、极客手机等细分产品。


vivo选择影像芯片破局,一方面是因为芯片的门槛相比SoC(系统级芯片)更低,适合公司起步和入手,另一方面也是基于vivo对于用户的洞察力。


影像是vivo坚持多年的长赛道,而不同消费者对影像的需求大不相同,难点集中在夜景拍照、人像拍照上。


手机毕竟体积有限,在镜头、感光元件上无法和相机相比,需要强大的算法和AI弥补。


各家的主攻的类别不同,算法自然不同,使用单独的影像芯片辅助,能够解决不适配、数据量大、功耗发热的问题,对拍照体验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改善,也让手机拍照更加定制化。


芯片只是一个硬件,核心还是一家企业的消费者洞察力和算法转换实力。


管理学之父格鲁克曾说,“公司的成功不取决于生产,而取决于用户。”


但其实,竞争又何止于芯片呢?


一台手机集成了当今人类最尖端的技术,是半导体、电子器件、新材料、光学、镜头等制造,还关联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是涉及面最广的技术战场。


vivo押注的四条技术长赛道是影像、设计、系统和性能,是vivo长期研发投入、有技术积累的地方。


  • 影像是人与人全新的交互方式,除了自研芯片,vivo还在全球设立7个影像研发中心,与蔡司合作研发玻璃镜头、光学技术、镀膜工艺,掌握了数种行业独家、顶尖的影像技术。


  • 设计驱动首次写入了vivo的核心价值观,代表了vivo真正满足用户需求,并用简单、优雅、完美的方式去实现的能力。


  • 系统和芯片同等重要,要承载物理-数字世界和万千开发者。vivo在去年12月发布的原系统OriginOS Ocean是一次革命性升级,与vivo对用户体验的最佳概括。


  • 性能方面,通过系统优化与硬件配合,vivo在计算、存储、通信、显示等方面真正做到了全场景流畅。


埋头种因,果水到渠成。


vivo一直以来的成功都是“明牌”的,但比别人更极致的用户导向,为此进行得失衡量、长远布局的考虑,才是那本难取的真经。


如今科技创新的大势之下,看似纷繁复杂,但对vivo说来也简单:


回归事物的本原,坚持用户导向,坚持设计驱动,创造伟大的产品。



03


手机战争的边界在哪里?


是比谁的自研芯片更好吗?那你至少需要拉上台积电一起奔跑。


是比谁的系统和应用服务更完善吗?那你需要打造一个能聚合无数开发者的平台生态。


手机最初是人与人沟通的工具,但随着它成为尖端科技的载体,又变成了人与数字世界的中介,人与万物相连的器官,人能外延至无限的一种可能性。


没有这个格局的手机厂商,只看到眼前款式、性能、市占率、广告方案的比较,注定会输在未来。


从公司角度来说,这是一套供应链体系与另一个管理学帝国的较量,是一种生态文明和另一种价值文化的碰撞。


苹果的强大在于创新机制,这是它与全球最顶尖的两百多位制造商深度绑定的共同繁荣。


库克在办公室下达一个指令,大洋彼岸的车间就有数千工人动手生产;苹果的需求发过来,供应商就有专门的设备、生产线和工程师团队响应配合。


现在如日中天的台积电,也是苹果在全球棋盘上兼容的一部分。


苹果作为台积电第一大客户、占据其四分之一的营收,在高通、英伟达、英特尔等巨头要争夺台积电紧张的产能时,苹果的订单都是保证并锁死的。甚至,还在研发中的3nm芯片也已确定优先供应苹果。


只见苹果,不见全球棋盘,就已落了下乘。


华为被制裁后,由明转暗,大举布局了国产化供应链。通过成立哈勃基金,华为向国内半导体芯片公司投资输出。虽然退隐江湖,但供应链上处处有它的影子。


一些公司称之为供应链管理,打造生态圈,其实就是共同进步、制造确定性、实现熵减的创新体系。


vivo现在坐头把交椅,有着经过市场验证的,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力,也同样具备开发能力、资金实力、研发团队。


打造创新体系、产业链共同体,似乎成了手机大厂由大转强的必经之路。


在全球供应链重整的大趋势下,vivo能更灵活地布局全球化研发网络。


目前,vivo的研发中心覆盖深圳、东莞、南京、北京、杭州、上海、西安、台北、日本东京以及美国圣地亚哥10个城市。研究范围包括5G、人工智能、工业设计、影像技术等前沿领域。


2015年,vivo在印度投资建立了工厂。如今,vivo有5座这样的海外智能制造中心,分布于印度、孟加拉国印尼巴基斯坦土耳其


在印度诺伊达工业区的工厂里,“BENFEN”几个字母被印刷在了显眼的地方。它不是英文或印度语,而是中文“本分”的拼音,也是vivo的核心价值观。


科技创新需要开放交流,互相沟通。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在中国产业升级的大趋势下,vivo也将走上一条长路。与本土设计、材料、器件以及IoT制造商们绑定,在合作中输出自身的技术储备、基础研发力和用户判断,成为科技引领者。


vivo曾提出过“从1到正无穷”的战略。


每一个用户、开发者、合作伙伴和平台都是独立的“1”,互相联接、彼此成就,就会拥有无限可能的多元未来,成就“无穷大”的数字世界。


聚合更多的“1”,最大范围地聚合来自开发者与合作伙伴的参与、支持与共建,致力于成为赢得用户、产业、合作伙伴甚至是竞争对手认同与尊敬的伟大企业。


从一把杀出重围的利刃,变成一架不惧风浪的航母。


从造出伟大的产品,到成为科技创新、价值创造的引领者。


vivo的质变之路,才开始攀登最陡的一段斜坡。


04


过去两年里,不确定性被无限放大。水大浪急让人心惊。


农历新年将至,一向低调的vivo创始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沈炜在新春致辞里面讲到:


“志在山海,无远弗届。回首过去这一年,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朝着正确的方向,又进了一步。但,这还远远不够。”


不畏将来,不念过往,科技创新是无尽的前沿,2022年的智能手机市场是更加精彩。


如何成就长盛不衰的企业,是所有掌舵者不断反思和追问的迷思。


毕竟任何好的点子都可能被学去,技术也有落后过时的一天,唯有一个不断变化的创新体制和对创造价值的永恒追求能超越时间。


只着眼于当下的战局的企业,或许能赢得一时风采,但真正伟大的企业,总不惮于抬头仰望10年、50年后的星空,并躬身入局、以身为炬。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1. 为你摘星捞月
    为你摘星捞月
    发布于:2022-04-27 07:58:55 回复TA
    正是苹果如今制胜的法宝,也是华为过去成功的密码。安卓系手机搭载的芯片顶配,不管高通骁龙、联发科天玑、三星猎户座,与苹果A15都有一些差距。而苹果自研芯片对于其功能定制、成本控制、底层创新的意义都是颠覆
  1. 山野间恋爱
    山野间恋爱
    发布于:2022-04-27 03:33:14 回复TA
    场份额稳居第一,隐隐有了新王无冕的气象。但vivo并不因此而骄傲,你甚至从来没见过这家公司的发布会等场合公开秀数据。vivo创始人、总裁兼CEO反倒在近日召开的公司年会上告诫员工们:“手机行业竞争激烈,用户需求与时俱进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