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度高调发布新版手机浏览器,并重磅推出一个速度评测视频。视频对百度新版浏览器和UC浏览器进行测试,最后得出百度浏览器速度秒杀UC浏览器的结论。然而,视频推出后,不少网友发现,该视频中贴着UC浏览器LOGO并非真正的UC浏览器,而疑似百度手机浏览器2.1版本。对百度违规对比宣传以及涉嫌造假将其旧版浏览器PS成UC浏览器的行为,UC浏览器发布声明表示谴责并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记者对比截图发现,在百度的速度评测视频中,所谓的UC浏览器界面与真正UC浏览器的底部工具栏的排列完全不同,反而和百度此前推出的2.1版手机浏览器底部界面相似。显而易见,在该评测视频中,百度新版浏览器PK的对象并非UC浏览器,而疑似百度自家旧版本产品。UC浏览器表示,此次为了推广新版浏览器产品,百度竟然涉嫌使用伪造视频欺骗用户,这不仅是对UC浏览器的诋毁,更是无视用户感受和智商的欺诈手段。
为了验证二者速度,记者测试发现,WIFI 网络下,UC打开网页速度比百度快38%;移动网络下,UC打开网页速度比百度快49%~68%。在相同时间、相同的网络环境下,使用相同的设备下载相同的文件,手动测试结果UC比百度约快1/3。看到这个数据,不难理解百度造假的原因。
百度推出的评测视频截图中,右边的UC浏览器底部界面疑似百度手机浏览器2.1版
左图为UC浏览器界面,右图为百度手机浏览器2.1版界面。对比发现,评测视频中所谓UC浏览器其实是百度手机浏览器2.1版。
随着移动互联网成为大势所趋,手机浏览器成为竞争高地,各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军该市场。然而在目前国内手机浏览器市场,虽然百度奋力追赶,但始终改变不了UC浏览器一马当先的发展态势。根据艾瑞咨询集团(iResearch)最新发布的《2013中国手机浏览器行业分析报告》的统计数据,在iOS和Android两大高端智能平台上,2013年UC浏览器月度覆盖人数占行业总体的65.9%,稳居市场第一。作为国内最大的浏览器,UC浏览器被迫在百度评测造假事件无辜躺枪。
此次百度浏览器造假事件也被视为百度与UC矛盾升级。4月28日UC优视联合阿里巴巴推出了新的移动搜索品牌——神马搜索,并在一星期后突破1亿活跃用户,在国内移动搜索市场用户渗透率突破20%。这对百度的移动搜索业务带来巨大压力。
为了打压UC,百度不断利用其垄断业务对UC旗下浏览器、搜索等业务进行不正当竞争,导致“百神大战”爆发。此前,UC优视曾发布《关于UC浏览器和神马搜索可能被百度系“误操作”的声明》,称神马搜索刚上线就遭到百度利用其垄断业务打击。搜索百度旗下UGC信息时,神马搜索被风险提示为“未识别搜索引擎”;UC浏览器等产品在百度旗下多个应用发行渠道“被消失”。不久后,百度又在其旗下分发渠道,如手机百度、百度手机助手等向检索“UC”浏览器产品的用户优先推荐错误版本,导致大量用户下载UC浏览器后无法正常安装使用。
近几年来,互联网领域不正当竞争事件密集爆发。一个开放、公平、健康的产业环境,产品应该成为竞争主角,呼吁回归良性竞争已是行业急切诉求。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