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是谁的国家(石原慎太郎:“购买钓鱼岛”闹剧发起者,日本反华先锋的丑陋面目)

据众多中国古代文献记载,早在十二世纪时,钓鱼岛已属于中国管辖范围内的海域领土。

当时,南宋福建守边将领汪大猷为统筹管理澎湖地区,将军队分散派遣到各岛屿驻扎,其中就包括钓鱼岛,其军事上受澎湖地区统辖,行政上属福建泉州管辖地。

后历经明清两大朝代更替,也没有改变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身份。

钓鱼岛

明嘉靖至明万历年间,东南沿海驻守将领及中国海防图绘制作者都明确将钓鱼岛划入海防范围内。

清朝同样如此,只是在清政府管辖期间,为方便管理,将钓鱼岛的行政管理权交予台政府,史料中亦有明确记载钓鱼岛的管辖情况和过程。

时至今日,无论从古代文献还是近现代行政管理规划来看,钓鱼岛一直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一点永远无法改变。

但总有些宵小之辈想要从中作梗,拿这块中国的固有领土来大做文章,甚至放出要买下钓鱼岛的无畏狂言。

这便是2012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钓鱼岛”事件。

此事由日本右翼政党高层石原慎太郎主导和煽动,从个人行为一步步上升到国家层面,碰撞到高潮时国人愤情高涨,让事件险些无法控制。

那么,这位钓鱼岛事件的始作俑者究竟是何许人也?又为何要口出狂言,让日本买下钓鱼岛呢?

且从石原慎太郎的经历和各种针对在中国的偏激行为中寻找答案。

石原慎太郎

一、

石原慎太郎,1932年生于日本兵库县,后考入一桥大学法学部深造,于1956毕业。

年轻时的石原慎太郎还是个人气作家,并未染指政治,但他所创作的文学,包括大学期间所学思想,都与当时的现代政党思想密不可分。

他是极具代表性的日本新战后派作家,为5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呈现新景象的新兴派“产物”。

早在大学时期,石原慎太郎便已发表过影响不小的期刊作品,受到当时不少的文艺评论家和作者的肯定。

凭借其处女作《灰色的教室》杀入文坛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出版中篇小说集《太阳的季节》,一举斩下芥川文学奖,一时间名声大噪。

但不是所有人都对他的作品抱以称赞,很多正统流派作者认为石原慎太郎的作品太过低俗,与唯美派文艺相悖。

《太阳的季节》剧照

因为石原慎太郎的小说中含有大量恶俗、暴力的内容,并无太多明确的正向价值观引导,更多的是一种随性而为,无谓善恶、也无谓对错,似乎书中主角拥有的都是最原始的动物情操。

这也同他后期的主观理论相吻合,在石原慎太郎看来,人们之所以还能支撑这个非现实社会,靠的就是所谓的动物情操,而非人生观、哲学观这些偏意识形态的东西。

说到底,这种有些流氓偏向的理论,不过是西方腐化思想入侵日本后,对石原慎太郎产生重大影响并产出的畸形产物。

这一思想的出现,注定会引起巨大反响,也注定会褒贬不一,但石原慎太郎并不在乎批判声,就算给他打上恶俗标签也无所谓,因为他的作家生涯从一开始就注定是短暂的,政坛才是石原慎太郎的最终归宿。

当初选择考入一桥大学法学部,便是因为高中时就对政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欲入政坛搅动风云。

他也的确在往这方面发展,于1968年当选日本参议院议员,正式开启自己的政治生涯。

从此,日本文学界少了一位以新兴流氓恶俗文学思想著称的作家,政坛多了一位右翼政客。

石原慎太郎

二、

石原慎太郎是以极高的姿态进入日本政界的,拥有极右翼思想。

何为右翼?乃日本保守派政党,维护旧传统,主张渐进式发展。

石原慎太郎与其完全符合,手段强硬且极其固执,极易做出偏激行为,而且是反美国粹主义者,还未踏入政坛之前就已联合过一些有影响力文学界人士组织过日本青年会来开展反美活动。

他进入政界后,先后担任过日本众议院议员、竹下登内阁的运输大臣、东京都知事的职务,曾多次身兼要职,以激进观点在日本政坛“勇往直前”,同他曾经的作品一样,石原慎太郎在政坛的所作所为依旧是褒贬不一。

有媒体形容他是日本政坛几十年不变的愤怒表情,长期以狂妄嘴脸出现,身上背有非常明显的民族主义者标签。

加上他是日本最上层级别的财阀,政治经济上都具有极强实力,使得他行事肆无忌惮,特别各种针对中国的行为,更是令人发指,特别是钓鱼岛事件,简直是无来由的争端,将其无理的丑恶嘴脸展现得淋漓尽致。

石原慎太郎

像他这种极右翼民族主义者,连对美国的态度都那般强硬,面对中国自然更是变本加厉。

在钓鱼岛事件爆发前,石原慎太郎就已干出过太多“龌龊之事”。

比如大力鼓吹日本军国主义,将二战时期死伤惨重的日本敢死队“神风特攻队”过分神化。

专门拍摄一部纪录片来美化这群拥有狂热军国主义思想的敢死队员,大肆宣扬他们以自我牺牲为基础的日本武士道精神

神风敢死队

将这些本已淹没在历史尘埃中的侵略者拿出来大肆赞扬,顺便掩盖日本曾经的侵略和战败历史。与此同时,对中国展开全方位的攻击,火力全开,无所不用其极,只要是能掩盖日本罪行和抹黑中国的事,石原慎太郎都乐意为之。

他无时无刻都在挑起事端,通过过激的民族主义言论来带动日本人民的反华情绪。

其中最为丑恶的是石原慎太郎竟公开表示南京大屠杀是中国编造出的谎言。

世人皆知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华时犯下的最残暴罪行,整整六周惨无人道的屠杀,三十万冤魂至今都还未真正安息,这样的惨痛历史,到了石原慎太郎口中,竟成为中国编造的谎言。

日军罪行

不仅如此,石原慎太郎还着手将日本中学所用的历史教科书进行篡改,掩盖了南京大屠杀这部分内容,极度美化日本的侵略了历史。

如此嘴脸,简直丑陋不堪。

而这些,也不过是石原慎太郎针对中国的龌龊行为中的一小部分。

将手伸到钓鱼岛身上,才是他为达到攻击中国的目而无所不用其极的最直观表现。

石原慎太郎

三、

2012年4月,石原慎太郎将前往美国开展访问工作,在赴美前,他已经向媒体透露会有一场非常重磅的新闻发布会。

石原慎太郎没有说谎,在4月16日的发布会上,他的确放出一个他蓄谋已久的计划:购买钓鱼岛。

在此之前,中日两国已就钓鱼岛主权问题起过数次争端,2012年1月到3月,日本海上保安队已多次采取行动,将相关人员送上钓鱼岛,而中国巡航队也在极力阻拦,双方暗中交锋多次。

可见,石原慎太郎的购岛计划并不是偶然为之,必然是做好了大量的前期铺垫,此举能为他带来巨大收益。

为推动这一计划的进行,石原慎太郎甚至不惜借日本大地震后的余力发起捐款。

若真让他的购岛计划成功,日本不仅能占有钓鱼岛的丰富海下地下资源,还能建立起一条灾后连接日本的新纽带,石原慎太郎也能借机重回国政,无论怎么看都是一举多得稳赚不赔。

但可惜,中国不可能让石原慎太郎执行他这项荒诞的计划。

钓鱼岛虽然有主权争议,但无法改变它是中国固有领土的既定事实。

在这样的背景下,石原慎太郎放言购岛的计划只能是日本的单方面行为。

钓鱼岛是谁的

而他们也的确不要脸到单方面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并在石原慎太郎的倡导下实现所谓的国有化。

当然,这种国有化是不可能得到中国方面承认的。

于是两国只能就此问题再次争锋,而且事态也在一步步扩大。

中国两岸三地人民都集体反对日本的龌龊行为,坚守“钓鱼岛是中国”的原则。

到2012年8月15日,中国香港爱国人士直接冲过日本拦截,将中国国旗插上钓鱼岛,强势宣示主权。

保钓行动

事件发展到后期,美国亦插手其中,但其行为完全偏向日本,在《日美安保条约》的修改法案中强调钓鱼岛实质是处于日本管控中的。

此事直接升级为两国外交事件,中国摆出强硬态度,绝不就钓鱼岛问题作出丝毫让步,等事件发酵到顶峰时,安倍出面,表示不会作出让步,称钓鱼岛是日本的固有领土,双方军事力量都蠢蠢欲动,随时准备交火。

而此事的始作俑者石原慎太郎,在钓鱼岛事件后期辞去东京都知事职务,宣布同其余保守派势力一起另立新政党,由他一手挑起的钓鱼岛事件则间接性成为他所在的新政党重回国会,掌握大权的助力。

虽令立政党,但石原慎太郎攻击中国的行为依旧没有停止,他的丑恶嘴脸仍在继续。

此等忽视历史,不顾事实,狂妄嚣张的日本反华分子,注定遗臭万年。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