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金马奖。
五部最佳剧情长片提名作中,就有两部是家庭片。
同样是小制作。
但也同样,获得票房佳绩。
一部是许承杰的长片处女作《孤味》。
讲中式家庭中,唇辅相连的恩与情。
说不清,道不明。
三辈人爱恨交织,又难分难离。
另一部,走的是悬疑路子。
由一宗杀人案,层层剥开埋藏家庭中不为人知的秘密。
不过,殊途同归。
看似迥异的外壳,却都是温情的内里。
《亲爱的房客》
先聊两块钱和剧情无关的。
这片,有三个“第一次”。
入行24年的莫子仪,第一次入围金马,并夺得影帝。
81岁的陈淑芳,一举拿下影后(《孤味》)和最佳女配。
成为金马史上年龄最大的获奖者。
而导演郑有杰,虽不是金马新客。
作品入围最佳剧情长片和最佳导演,却是第一次。
《亲爱的房客》为两位演员创造了演艺生涯的头个金马奖座。
片子本身,却与大奖失之交臂,败给了杀出重围的黑马《消失的情人节》。
莫非,剧情差强人意,全靠戏骨撑台?
肉叔就不同意。
这就开始聊正经的.
01谁是受害者
你因为涉嫌犯下杀人罪、持有毒品罪接受侦查
你不用违背自己的意愿陈述,有权保持缄默
......
男人缓慢抬起头,忧郁地目视前方。
什么情况?
紧接着,剧情开始倒序,场景由审讯室变成了寻常家庭的厨房。
男人正在准备一家人的年夜饭。
他忙前忙后,却不上桌吃饭,就像是这家的佣人。
但在疏离中,又透出一丝亲密:
小孩和男人很亲近,老人的生活全靠男人照顾。
人物关系,如同影片的色调:暧昧、迷离。
这,恐怕不是一个寻常家庭。
正当肉叔猜测时,导演抛出了第一个线索:
你以为你做这么多
我儿子就会活过来吗
转眼到了半年后。
说出这话的老人秀玉(陈淑芳 饰),突然去世。
肉叔的疑惑,和匆忙赶回的小儿子王立纲(是元介 饰)一样:
过年的时候不是还好好的吗?
片子才播10分钟,已经死了两个人。
自然死亡?意外他杀?
Emm......正当肉叔猜测时,导演抛出了第二个线索:
在这消失的半年,发生了两件王立纲不知情的事。
秀玉的房产,已经过户到小孩悠宇(白润音 饰)名下。
男人,收养了悠宇。
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这恐怕是一桩骗财杀人案!
肉叔就不卖关子了。
男人,名叫林健一(莫子仪 饰),是秀玉家顶楼加盖屋的房客。
悠宇,是秀玉的大儿子王立维(姚淳耀 饰)的遗子。
王立维因一次登山意外去世后,林健一便照顾起了老人小孩的生活起居。
出钱,又出力。
一般房客,会这样?
瞧一眼秀玉家的房子——靠海,独栋,房价正节节攀升。
小儿子王立纲恍然大悟。
秀玉去世的第二天一早,他便跑去警局提案。
果然。
在秀玉的血液里,检验出六乙酰吗啡。
这通常是使用海洛因或吗啡之类的毒品,会有的代谢物。
买毒品的人,正是林健一。
02“杀人回忆”
一个是病入膏肓的老妇人,一个是年幼弱小的小男孩。
家中无壮年,不过有少许钱。
正是罪犯谋财害命的“最佳目标”。
警方随即展开对林健一的追捕,在一切即将盖棺定论的时候,倒序之幕再次开启。
事儿没这么简单。
画面进入那消失的半年。
某个疼痛到昏迷的夜晚,秀玉被送往医院。
清醒后,她对林健一说:
你如果有空,要去法院问一下
如果要收养,需要办什么手续
林健一的表情,耐人寻味。
不是终于得逞后,一丝掩藏不住的窃喜。
从他忍住不流下的眼泪里流露出的,竟然是感动。
办理收养手续的那个上午。悠宇问:
干嘛要收养
没有我你会比较轻松吧
林健一目光坚定地回答:
有你我会比较快乐啊
至于房子过户的事情,在被检察官传讯时,他表示压根不知情。
种种细节都在向观众暗示。
林健一是无辜的。
他打心里爱着秀玉和悠宇。
祖孙二人,也早就把他当作血浓于水的家人。
而不是,谋财害命的杀人犯。
但,林健一依然被送进了监狱。
毒品是他买的,秀玉的死,也和毒品有直接的关系。
不过,还要剥几层“洋葱皮”,才能将秘密完整揭开。
肉叔就不剧透了。
把惊喜留给大家自个儿品尝。
但有一细节得提。
秀玉死前,曾有一段和林健一的对话。
聊的,是她死去的大儿子王立维。
有一件事情我一直想要问你
我儿子和你在一起
有幸福吗
林健一不止是房客。
他还是王立维生前的伴侣。
他正在做的事情,和天下所有的异性伴侣一样,
夫妻一方去世后,活着的一方继续照顾对方的家人。
只不过,故事发生在2011年的台湾基隆。
同性婚姻还未合法化。
林健一在王家没有身份。
他只能是房客,亲爱的房客。
03家人≠血缘
《孤味》讲的,是血缘关系的牵绊。
在《亲爱的房客》这,则是没有血缘关系的牵绊。
第二种牵绊,常常被人认为是不够亲密、没有约束力的。
恰好,片子的曾用名就是《约束》。
在日语里,这词有两个含义。
外头看来,似乎是“约束”。
但对当事人来说,却可能是“发自内心的约定”。
照顾秀玉和悠宇,是林健一和王立维的约定。
是一对恋人结为夫妻后,对对方背负的,关于爱与承诺的约定。
但它不符合大众的正常思维。
肉叔认为。
该片使用悬疑的外壳,也许是意图在层层剥开秘密的同时,一点点解剖它的文本主题:
家的定义。
坦白说,看片的过程中,你难道没有一刻认定林健一是杀人凶手?
问题就在这里。
不符合大众正常思维的行为,更容易被提前定罪。
小儿子王立纲手上毛事实证据没有。
但他去警局提案时,警察已经先入为主地认定林健一是杀人犯。
调查过程是野蛮的,讯问方式是威胁式的。
即便已经知道了林健一的真实身份,检察官还是下意识的追问:
你都没有想过要搬走吗?
仿佛,在林健一和王家之间,没有一点情感、责任上的牵绊。
这一切不过只是因为。
在外界看来,林健一只是房客,不是家人。
-他是你什么人啊
-我爸啊
-老师他骗人,那个人根本就不是他爸
有血缘关系的,自然成为一家人。
那没有血缘关系的,就不能成为相爱的家人吗?
更何况。
林健一和王立维本就是伴侣,不过是未被法律承认而已。
但。
这题不仅和性别取向不同的婚恋有关,也和我们每一个人有关。
于是,导演选择把这个故事,放在了通常的社会叙事中讲述。
在这个叙事中,人会面临生老病死、家庭责任等等问题。
主创没有照搬同性题材的固定程式——要么借助神秘感,作浪漫化的拔高。
也就是,画面精致唯美的纯恋片。
比如同年票房大卖的《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要么借助群体的社会困境,作区别化的诘问。
这类电影多不胜数。
肉叔不是说以上两种固定程式有问题。
只是,2021年了各位,该来点新鲜的吧。
无论性取向如何,首先是生活在社会里的个体。
不同性向的爱,别忘了,都是爱的一种。
导演在接受台媒采访的时候,曾对行业现状作出评论:
我们不会说一个异性恋的爱情片是异性恋片。
那有同志出现的爱情片、家庭片、悬疑片,就变成了同志片。
只要有一个同志,其他的元素就全部没了?不应该是这样。
没错。
在创作、拍摄、宣发、观看、评价的各个环节,同性题材的作品都受到区别对待。
可曾想过,这种区别对待。
某程度上,正是一种异样的眼光。
导演没有将议题置于时代中,作宏大叙事。
而是把背景限定在一个小小的几口之家。
讲爱,讲责任,讲家庭。
而在这些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面前。
男人女人,同性异性。
有何区别?
都不过是漫长人生中,
笨拙寻找答案的平凡人罢了。
编辑:蛋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