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施工图的设计变更,将K1+400~K1+600段的地基处理改为水泥搅拌桩(湿喷桩)。为加强水泥搅拌桩的施工质量控制,结合设计及规范的相关要求,现将《水泥搅拌桩施工作业指导书》下发贵部门,请遵照执行。
1、水泥搅拌设计参数及配合比试验
1.水泥搅拌桩的养护材料应为32.5或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质量应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要求。严禁使用受潮、结块、变质的劣质水泥。水泥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水泥用量为40-70kg/m,水泥用量为加筋湿土质量的15%-20%,水灰比为0.4-0.5,可根据需要和土质条件选择具有早强、缓凝、减水、节灰功能的外加剂。桩身设计灰分根据施工前的试桩确定。水泥、外加剂和水应符合设计、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要求。水泥浆搅拌桩的水泥含量由室内配合比试验根据土样的自然含水量确定。当孔隙比不同时,水泥含量应相应变化。参考以下数据。
水泥含量参考值
天然含水量 | 天然孔隙比 | 水泥用量参考值(kg/M) |
&书信电报;四十 | 1.0-1.10 | 45-50 |
40-50 | 1.10-1.15 | 50-55 |
50-60 | 1.50-1.79 | 65 |
>;六十 | >;一点八零 | 70 |
2.水泥搅拌桩的水泥含量、水泥浆水灰比、外加剂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配合比的28天和90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的相关要求。桩身设计无侧限抗压强度:r90≥1.1MPa、R28≥1.0MPa)。水泥搅拌桩地基处理后的承载力应为≥120Kpa。
3.水泥浆按标准在室内配制,水泥浆比重用泥浆比重计测量,以控制施工过程中水泥浆的质量。如果实际测得的水泥浆比重低于室内标准,则表明水泥消耗量太小。
4.水泥搅拌桩直径0.5m,桩间距1.2m,桩长8m,共4210根桩呈梅花形布置,处理宽度在排水沟(边沟)外不小于1m,桩底进入持力层不小于1m。
2、施工准备和机械设备要求
1.施工前,项目经理部应上报水泥搅拌桩试桩施工方案并获得批准。施工单位和主任办公室应检查施工准备情况,符合施工条件后方可开工。
2.水泥必须存放在棚子和垫子里(垫子的高度离地面不小于15cm),垫子下面要铺防潮措施,周围要排水。
3.项目经理部必须保证施工用水的供应。水应符合饮用水标准。如果不符合标准,应抽样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如果使用发电机供电,发电机电源应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4.进入现场后,仔细检查机械设备,包括桩机加固深度、钻头直径和压力泵压力。钻头直径误差不大于5松祖英。每台桩机必须配备一台计算机数据记录仪,并在钻杆上标记打入深度,可记录单桩的钻孔深度和喷射混凝土量。水泥和水控制必须使用数显电子计量装置。
5.总监办公室对K1+400-K1+600段既有路基标高进行复核,开挖平整至设计要求标高,并签字确认。施工前,根据设计图纸放出中心线和边线,绘制水泥搅拌桩平面图,对每根桩进行编号,并根据图纸布置待施工的桩位。一般来说,有白色灰点和醒目的标志。桩位
3、施工工艺要求
现场处理→桩位放样及钻机就位→钻机的检查和调整→正向循环钻井至设计深度→开启高压灌浆泵,反循环提升钻井,喷射泥浆→至工作基准面以下0.3m处→反复搅拌钻机,将泥浆喷至设计深度→反循环将钻孔提升至地面→成桩的结局→下一桩的施工→检查和验收。
1.水泥搅拌桩施工前,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截面进行AndyLau工艺和AndyLau强度试验。试桩数量不少于5根,以便掌握AndyLau工艺,获得钻孔速度、提升速度、搅拌速度、喷射混凝土压力、设计喷射混凝土量、每根桩的耗水量和泥浆量等技术参数,掌握钻孔条件和提升阻力,并选择合理的技术措施,待试桩成功合格后,待试桩施工总结批准后方可进行大规模施工。
2.钻机定位、安装调试、转速检查、空压设备检查。根据水泥搅拌桩平面图测量放线,确定各桩位,按放线点定位钻机,钻头朝向桩位中心,并采取措施保证钻机主轴倾角不大于1%;对于预搅拌钻孔,当施工地质发生变化时,必须调整桩长,并使用工作压实电流进行控制。当压实电流显著增大时,判断进入较硬土层,桩底进入持力层不小于1m。
3.水泥浆制备:钻杆钻进前,严格按照实验室确定的配合比进行水泥浆混合。水泥浆采用重量比法。现场必须使用数显电子计量设备,必须使用计算机配料。控制室内有一个数字显示屏,显示每次添加的水和水泥的重量。水泥浆搅拌时间不少于4min,以保证水泥浆的均匀性,配制好的水泥浆应连续搅拌,使其均匀稳定,无离析和沉淀。每根桩所需的水泥浆应一次单独搅拌。充分搅拌后,应在灌浆前缓慢放入水泥浆储罐。放置过程中应清除过滤器杂物。配制好的水泥浆不得超过2小时,否则应报废。泥浆供应必须连续,混合必须均匀。一旦因某种原因停止泥浆,很容易造成断桩和泥浆短缺,导致成桩的物理缺陷。
4.施工工艺采用“四拌四喷”施工工艺。钻孔和喷射混凝土的速度应控制在0.4-0.7m/min,喷射混凝土的平均提升速度应控制在0.4-0.7m/min,重新搅拌时的平均提升速度应小于0.8m/min,每延米的工作时间不应小于4.5min,搅拌机的速度应控制在50-70rpm,喷射混凝土时泵的输送能力应为30-50l/min;重新搅拌至桩底停止钻孔,连续喷浆1min。水泥搅拌桩的施工搅拌次数、喷射时的起(或下沉)速度、泵送压力等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1)正循环钻井。启动泥浆回流泵。当泥浆从喷嘴中正式喷出时,启动钻机向下旋转钻孔,并在喷洒时混合。第一次试运转时,应避免堵管,并用泥浆试运转。记录搅拌过程中读数表的变化。
(2)喷射混凝土提升。喷浆时,将拌和料提升至找平标高以下0.3m,停止喷浆。喷涂压力为0.3MPa。泵送流量应保持恒定。施工时采用0.4-0.7m/min。
(3)重复搅拌和下沉。采用四喷四混工艺。当反复搅拌提升至桩顶面时,关闭
(1)根据设计图,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为:≥120,Kpa,水泥搅拌桩的强度至少为28d。成桩的质量采用钻孔取芯法检测,取芯数量不应小于桩总数的0.5%,不少于3根桩(28天龄期时,上、中、下桩长度的1/3平均强度不得小于1.0MPa,最小无侧限抗压强度≥0.5MPa),水泥土90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1.1MPa,
(2)成桩的三天光贯入仪应检测桩体的均匀性,频率为1%,且不小于3%。水泥搅拌桩应在施工后一周内进行开挖和检查,或通过钻孔和取芯检查质量。如果不符合设计要求,应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在7天内挖1.5m,目视检查混合均匀性,频率为总频率的5%。
(3)钻孔位置应确定在桩的中心,以确保钻孔的良好垂直度,并防止钻孔出桩。岩芯样品描述岩芯样品描述的主要内容包括:颜色、硬度、岩芯样品完整性、水泥含量、搅拌均匀性、岩芯取样率等。应记录进尺。在全长取芯期间,还应说明桩端的土层。在28天内钻取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岩芯,观察搅拌均匀性,桩长和桩底是否穿过软土层到达持力层。
(4)施工允许偏差
序列号 | 项目 | 公司 | 允许偏差 | 频率和检测方法 |
1 | 桩间距 | mm | ±100 | 抽查桩数2%,不少于5分 |
2 | 桩长 | M | 不少于设计 | 检查施工记录,并用0.2%的AndyLau取芯进行检查 |
3 | 桩径 | mm | 不少于设计 | 抽查桩数2%,不少于5分 |
4 | 垂直度 | % | &书信电报;一点五 | 检查施工记录 |
5 | 单桩喷射混凝土体积 | % | 不少于设计 | 检查施工记录 |
6 | 桩身强度 | MPa | 不少于设计 | 抽查桩数0.5%,不少于3根 |
7 | 地基承载力 | Kpa | 满足设计要求 | 抽查桩数0.1%,不少于3根 |
(5)按设计要求埋设沉降板,按规定频率观测沉降,并做好记录。
4、搅拌桩施工缺陷的处理
1.搅拌桩施工冷缝处理
(1)将传统的一孔套管钻进改为两孔套管钻进,以提高搭接的强度和抗渗性。
(2)严格控制升降速度,轻压慢压,提高研磨质量。
(3)如果上述方法不能满足要求,则应采用在冷缝处的围护桩外加素桩的方案,以防止钻孔偏位,确保灌注桩的效果。素桩与围护桩搭接厚度约10cm,以保证围护桩的止水效果。
(4)监理人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当水泥浆比重低于设计比重时,该批水泥浆报废。
(5)泥浆比重计应放置在施工现场,以便随时检查。钻机的钻进和起升速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提升钻杆时,检查是否已注入所有水泥浆。水泥搅拌桩的泵送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泵送流量应恒定。
2.漂石处理措施
一般情况下,搅拌机也适用于粒径小于10cm的卵石地层。成桩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有较大的漂石,应采用加水冲击和增加水泥含量的方法。如果巨石较大且无法冲走,则应采用加桩加固的方法。
3.垂直度控制及纠偏措施
准确定位桩的平面位置,严格按照桩的平面位置将打桩机就位;对于斜桩位置,应采取加桩措施,并在后面加加固桩。
4.意外停机时的应急措施
如遇意外停钻,应将钻杆下沉1.0m,重新喷浆搅拌,防止断桩或夹层。如果两桩咬合时间超过24小时,则增加第二桩的泥浆量20%或添加桩。
5.断桩、断叉等的补救措施
基坑开挖中若发现断桩、叉,则在开挖的内侧进行注浆,外侧采用旋喷桩止水,断桩和叉应用T=12的mm钢板封闭。
6.其他情况的处理
(1)如有异常情况,如施工达不到设计深度,应及时向甲方和监理报告,经各方研究后采取补救措施。
(2)当地面沟渠或地下管线无法按设计趋势施工时,建议与设计单位、甲方和监理协商确定解决方案。
(3)在施工过程中,如因特殊情况造成停电或停工,导致成桩工艺中断,应将搅拌机降至停浆点以下0.5m,恢复供浆后进行喷浆、钻孔、搅拌。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停机时间较长,应将输浆管道拆下并适当清洁,以防止浆液硬化和堵塞管道。如果管道堵塞,立即停止泵。处理完毕后,立即将搅拌钻具吊起沉入1.0m,然后继续灌浆,并在10~20秒内恢复向上吊起搅拌,防止断桩。
5、搅拌桩施工要点
1.复核桩位,控制桩间距。
2.水泥质量控制。
3.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
4.控制下沉和提升速度。
5.泵送压力的控制。
6.电流控制。
7.控制重复搅拌时间。
8.施工期间冷接缝的处理。
6、水泥搅拌桩的监理与质量控制
1.项目经理部在开工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单位每台钻机应设专人对现场进行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并做好记录。监理人应在水泥搅拌桩施工的全过程中随时待命并做好记录,加强事前监督,加强过程控制,事后严肃处理,严格控制“材料”、“过程”和“检验”,加强工程控制,规范施工行为,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2.现场监理应检查喷射混凝土压力、喷射混凝土量、钻孔速度、提升速度、配合比控制、单桩水泥用量、停钻时间、桩长、桩径、水泥浆比重、稠度、倾斜度、芯样完整性、强度、桩间距、桩长、垂直度、,进入现场的水泥数量、实际水泥数量等指标,并做好现场记录。
要求项目经理部科学安排,合理部署,精心组织施工,未雨绸缪,根据成和公司要求的节点时间,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试验准备、测量准备、材料设备准备、现场准备、交底准备等),规范施工行为,确保质量,水泥搅拌桩的数量和安全性,以按时完成施工任务。
水泥搅拌桩施工中,严禁使桩长小于设计值,随意调整桩间距和配合比。水泥原材料、水泥浆比重、静力触探试验、取芯(通过颜色、灰分、芯样硬度、完整性、无侧限抗压强度等判断桩体质量),单桩和复合地基承载力必须按规定的频率沉降观测值进行。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