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工教育官网(5张“双减”明白卡,转给师生家长)

什么是“双减法”?为什么要“双倍减价”?“双倍降价”做了什么?取得了哪些成果?2022年该怎么办。。。针对这些令人关注的问题,教育部课余教育培训监督司为您带来了五张“双减量”理解卡。我们来看看——

1

什么是“双负”?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倍减负”是为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家庭作业负担和课后培训负担。教育部党组将其列为“一号工程”。

2

为什么要“双倍减价”?

它关系到立德育人的根本任务

学生沉重的学业负担是一种慢性病。学生生活痛苦,严重影响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它关系到国家教育体系的建立。

培训行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另一个教育体系,功利主义这种倾向严重,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对学校教育体系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它关系到人民的小康生活质量

培训机构炒作和夸大焦虑,强迫全社会被动参与,收取高额费用,严重降低人们的受教育、幸福和安全感。

3

防攻击

“双倍降价”做了什么?

设立专门部门

2021年6月,教育部成立了“校外教育培训监督部”。

形成特殊机制

领导中宣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文化旅游署、卫生委员会,急诊科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国银行业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由中国证监会、全国妇联等19个部门组成的“双减员”专项协调机制。

完善政策体系

单独或与多个部门联合快速密集发布了30多个支持文件,以建立“1+n”政策和体系。

积极引导

协调中央媒体积极引导,发布消费贴士,营造良好氛围,减少家长焦虑。

查处违法行为

建立检查制度,通过公开和秘密走访,依法查处隐性变异培训行为,开展寒假非纪律性收费专项整治。

维护群众利益

降低培训价格,监督预收费,打击恶意涨价,规范培训市场秩序,防止社会焦虑情绪蔓延。

促进学校的质量改进

加强“三个改进”(提高作业管理水平、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满足学习需求。

4

“双倍降价”的结果是什么?

培训市场的假火大大减少,广告基本消失,资金大量撤离,野蛮增长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原有12.4万家线下课余培训机构减少至9728家,减少率92%

原有263家网内外培训机构减少至34家,减少率87%

“业务对非业务”和“准备审核”完成率达到100%

押前监管基本实现全覆盖,监管总量超过130亿元

各省都出台了政府指导价标准,收费比以前降低了40%以上

学校普遍实现课余服务“5+2”全覆盖

第三方调查显示,85%的家长对课后服务感到满意,72%的家长表示教育焦虑有所缓解,90%以上的学生表示学业负担有所减轻

5

2022年呢?

首先,我们应该严格调查无形的变化和巩固治理的成就

完善违法培训检查常态化机制,严厉打击“线下转线上”、“众筹私教”、“一对一”、“以非纪律名义进行纪律培训”等违法行为,以及严管非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纪律培训,以防止新的培训热。

第二,加强对非纪律培训的监督,补充治理的薄弱环节

加强教育和行业主管部门的联合治理,明确标准,加强价格管理,维护学生健康和安全。

三是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加强监督检查

建立校外培训执法体系,推进监督信息化,继续把“双降”作为教育监督的“第一工程”。

四是坚持标本兼治,重构教育体系

深刻理解“双减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迫使学校加快实现高质量的平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革考试和评价,实现基础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资料来源:耳语教育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