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涉军敏感事件炒作(编造“人武部召回退伍军人”的涉军谣言,其心可诛)

来源:军正平工作室·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财经媒体


最近,许多网络平台都在传播消息,称许多地方的人民武装部向后备老兵发送了“召回战斗”信息。这些信息的内容耸人听闻,直接指向最近敏感的地区问题。经有关部门核实,这一消息确实是谣言。



军事信息一直是机密和敏感信息,往往影响到全身。我们必须谨慎。如果要发布,必须由权威部门通过适当的方式发布。这么匆忙是不可能的。回顾过去,有关军队的谣言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传播得如此广泛,与近期相关话题的热门舆论氛围有关。一些自媒体等平台坚持“交通为王”的经营理念,把炒作军事相关话题作为提高关注度、获取点击率的捷径,频繁“摩擦热”、“盲目关联”、“随意解读”,将局部问题全球化,将简单事件复杂化,聚焦一般事件,造成舆论混乱。

“诽谤是极其鲁莽的,是针对四国的。”荒谬的谣言总是令人讨厌的坏事,只会扰乱局势,带来动荡。随着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各种各样的即时通讯方式和在线社交网络平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每个人都可以表达和分享的平台,也为每个人配备了一个“麦克风”,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观看刺激和“放风”。每个公民都应该知道,互联网作为信息的集散地和舆论的放大器,不仅可以加快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强度,还可以放大谣言的破坏力。



无论是有人故意还是出于其他原因,我们都需要进一步思考:我们是否应该警惕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的隐蔽性,故意编造和传播与军队有关的谣言,煽动情绪,扰乱节奏,扰乱舆论,为了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谣言始于受益者,在焦虑中滋生,以智者告终。国家统一进程牵动人心,但在这个时候,编造有关军队的谣言,不仅干扰国防和军事行动的正常发展,还可能导致不明真相的公众的误读和误判,后果难以预料。



网络是无声的竞争平台,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在变幻莫测的国际政治军事斗争中,信息战和舆论战越来越频繁、方式多样、无处不在。事实上,重大事件和军事热点前后都有传言。因此,严厉打击涉军谣言,惩罚相关人员,促进全社会普遍提高“谣言免疫”能力,是我国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广大群众来说,擦亮眼睛,提高警惕也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不随波逐流,不被别有用心的人和“帮手”所怂恿和蛊惑。


君正平工作室·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荣媒体制作)

事件炒作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