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模型设计阶段的描述工具(4000字细说ER模型基础概念•业务建模系列)


接下来的几篇文章将总结“业务建模”的发展方向。说到商业建模,我们将其与ER模型联系起来。ER的造型可以说是b端产品经理必备的技能。

本文将从以下几点提供基本指导:

  • ER的模式是什么?
  • ER的榜样是什么?
  • ER图的核心是什么?
  • 产品经理如何塑造ER和画ER图?
➊ER的模式是什么?

ER模型,全称实体关系模型和实体关系模型,由华裔美国计算机科学家组成陈品山本发明是用于概念数据模型的高级描述的数据模型或模式图。

信息系统设计中经常使用ER模型;例如,他们在哪里概念结构设计阶段用来描述信息需求和/或者存储在数据库中的信息类型。然而,数据建模技术可用于描述特定领域(即感兴趣区域)的任何本体(即所用术语及其关系的概述和分类)。

对于基于数据库的信息系统设计,在后期(通常称为逻辑设计),要映射到的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如关系模型在…上反过来,它在物理设计期间映射到物理模型。请注意,这两个阶段有时统称为“物理设计”。

在之前的文章中,只提到概念模型」,事实上,这是ER模特的作品--实体接触模式图(马华腾D,全称:实体关系图)。

汽车美容店排名系统

在收到新的业务需求后,产品经理可以通过ERD整理实体之间、实体与属性之间的关系,抽象出整个业务的共性和核心特征;当ERD提供给我们的开发人员时,这些实体和实体属性之间的关系将演变为数据库的表和字段。有了ERD,对整个系统的架构和后续扩展都有很大的好处,可以很好地理解和梳理业务。

ER的榜样是什么?

在我们理解了实际问题的需求之后,我们需要使用一种方法来表达这些需求。ERD用于描述此类要求。

在梳理ERD的过程中,其实我们是在梳理业务,在这个数据流程中起到了作用:

  • 提高总结归纳的抽象能力:当我们收到需求时,会有大量的噪音需求。产品经理需要从中提取有意义的实体概念和实体属性,以便整个业务模型可以在系统上运行。
  • 提高沟通效率:当我们输出ERD并与业务、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进行沟通时,我们可以很好地表达系统上的实体关系,即所谓的一幅画抵得上千言万语
  • 提高建模的合理性,避免掉坑:在ER的建模过程中,提高建模的合理性能,使系统运行更好,避免后续业务变化导致系统需要推回下一阶段,影响业务发展。
ER图的核心是什么?

ER图分为实体属性关系三个核心部分:

  • 实体是长方形反映
  • 属性是椭圆反映
  • 关系是金刚石反映

门店员工实体关系模型图

ⓐ实体

也就是说,数据模型中的数据对象,例如商店、员工、物品可以用作数据对象,用方框表示,每个实体都有自己的实体成员(实体成员)或实体对象(实体实例),例如,员工实体包括张三、李四等,实体成员/实体实例不需要出现在ER图中

ER的实体也可以细分为:弱实体和复合实体

◆弱实体:一个实体必须依赖于另一个实体的存在,那么前者就是弱实体,后者是强实体,弱实体必须依赖强实体,如上图中的商店实体和员工实体。员工依赖门店实体,所以商店是强大的实体,和员工是弱势实体

弱实体和强实体之间的联系必须是唯一的1:N可能1:1,这是因为弱实体完全依赖于于强实体。如果强实体不存在,那么弱实体就不存在。因此,弱实体完全参与连接,因此弱实体和连接之间的连接也是有用的双钻石

强弱实体关系模型

◆复合实体:复合实体也称为联合实体桥梁实体,它通常用于实现两个或多个实体之间的通信M:N它由每个关联实体的主代码组成在盒子里加一颗钻石展示。

以复合实体或汽车美容店为例,物主建设项目这两个实体是M:N两者之间的关系施工令该实体是连接的,因此施工订单实体是一个复合实体。同时,如果业主实体不存在,则不存在施工订单实体,因此对于业主实体而言,施工订单是一个弱势实体,同样,如果建设项目实体不存在,也没有建设订单实体,因此对于建设项目实体而言,建设订单是弱势实体,详见下图:


施工订单复合实体示例

我们如何在业务中找到实体?

首先,我们想要定义的实体是特定业务最终定义的关键核心。为了在业务场景中找到具有实际业务意义的实体,我们可以在寻找实体的过程中使用以下想法:

利益相关者法:想想企业本身利益相关者,这些利益相关者需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在b端业务中,许多利益相关者经常参与其中,我们可以将一些利益相关者抽象为一些实体。

例如,前一段时间的文章《一篇长文:总结B端业务调研的问题》,经过调查,我们可以输出以下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

概念模型设计

系统的问题/期望是什么

客户服务(电话/电话营销)

1.系统上没有配对顾客提醒下次跟进时间;
2.不清楚是哪一个
频道过来(抖音、小红著);
……

设计师

1.房间测量记录没有反映在系统中;
2.
收集每一次资金难以查询审核和提交的记录;
……

……

……

经过这样一系列的调查,我们可以初步确认这些实体:员工(客服人员/设计师/财务人员)、客户、渠道、房间测量记录和收款记录


业务流程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从从流程中抽象实体,因为业务流程经常反映实体之间互动过程。

停留《流程图——产品⽂档和原型咋弄(二)》参考了业务流程图绘制方法,其中我们仍然根据之前研究的示例绘制了一个简单的业务流程图:

SCRM客户保留实体关系模型图

ⓑ属性

也就是说,数据对象的属性。例如,员工具有姓名、职务编号和职位等属性,这些属性用省略号表示。这些属性分为唯一属性(唯一属性)和非唯一属性,唯一属性是指可用于标识实体实例或成员的唯一属性下划线表示法,一般来说,实体至少有一个唯一属性。


ER图的性格也被细分为复合属性多值属性派生属性可选属性,同时,有一些属性用于表示关系,称为接触特性


◆复合属性:复合属性是多个属性的组合,例如全名」属性,该属性可以包含」属性和名称」属性,如下图所示:

复合属性也有独特的属性,例如员工的位置」由于多个位置」都有“等级」,所以只要位置」该属性不是唯一的,但类似于“等级」复合属性可以匹配为唯一属性。


多值属性:实体的属性可以有多个不同的值,例如汽车的值模型」属性,这辆车有多个“模型」,例如,SUV、MPV等模型」它是一个多值属性,由双线椭圆表示。

多值属性

德里弗斯:是的非常任理事国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属性。派生属性的值可以从其他属性值或其他数据(如当前日期)中派生出来,用虚线椭圆表示,如下图所示。

衍生属性(参与门店营销活动)

与上图类似参与门店的营销活动」“在”参加者人数」它是一个派生属性,随车主参与的活动而变化参加者人数」一般来说,属性也会发生变化数据库中不存在派生属性,而是通过相应的公式逻辑进行查询,如参与记录、活动订单等。如果存储在数据库中,则需要定期更新,否则数据将不正确。


可选属性:并非所有属性都必须有值。某些属性可以没有值。这是一个可选属性。如下图所示,它由椭圆文本后面的(o)表示。地址是可选属性。

可选属性

联系人属性:联系人属性用于表示多个实体之间关系的属性。一般来说,M:n的两个实体之间的关系具有接触属性。在1:1和1:m的实体关系中,接触属性不是必需的。

接触特性

例如,在上图中百货商店」需要执行营销活动」,然后需要一个“商店活动”属性来连接这两个实体,这个属性实际上是“商店ID”和“活动ID”的组合ID」,这类似于数据库中的“复合主键”。“开发日期”和“开发成本”用于门店活动的总体情况数据。


ⓒ关系

用于表示数据对象之间的关系,例如百货商店」实体和工作人员」实体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每个实体百货商店」所有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人员」,这是一种关系,用钻石来表示。

ER图和中国人之间有三种关系:

1比1(1:1):1对1关系是指对于实体集a和实体集B,a中的每个实体最多与B中的一个实体存在关系;相反,实体集B中的每个实体最多与实体集a中的一个实体相关。


1对多(1:n):1对多关系是指实体集合a和实体集合B中至少n(n>;0)个实体之间的关系;实体集B中的每个实体最多与实体集a中的一个实体相关。


多对多(M:n):多对多关系是指实体集a中的每个实体与实体集B中的至少m(m>;0)个实体存在关系,实体集B中的每个实体与实体集a中的至少n(n>;0)个实体存在关系。


事实上,这三种关系反映在上面的传说中。

产品经理如何塑造ER和画ER图?

刘亦芬刚才提到实体(矩形)属性(椭圆形)关系(钻石)三个核心部分,以及联系(用直线表示),相关符号如下图所示:

资料来源:伊图图

事实上,自从1976年3月陈品山博士发明ER图以来,ER图的绘画方法也随着实体关系建模的发展而发生了变化。例如,上面是软件“一图图”提供的ER图的传说。

陈氏符号,事实上,我们前面提到过:

  • 实体是长方形反映
  • 属性是椭圆如果是唯一的键值属性,请在内容文本下划线;
  • 关系是金刚石反映并指出钻石中实体之间的联系;
  • 基数是在关系菱形两边的线条中标记的关系类型;

来自processoncom

UML符号

用UML来画ER图实际上只是用UML符号来画,这没什么特别的。

实体:它仍然由矩形表示。

属性:此时,我们可以在开始时忽略属性,并整理实体之间的关系。

联系方式:直接使用直线。前面有一颗钻石,可能更快。


ER图

如果你在考虑属性,你会在开头找到汽车美容店的排名系统图。


◉扩展内容

本文的许多内容来自以下书籍(私人信件回复关键词)008」(可供选择):

•陈品山博士出版《The Entity-Relationship Model--Toward a Unified View of Data》

•宫殿级数据库领域的工作《数据库系统概念》

•一图(https://www.edrawsoft.com/)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