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什么时候(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历程、成就与展望)

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辉煌20年来的艰辛历程和成就,对于探索和深化更具战略自主性和韧性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极参与,推动和领导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重建。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进程

1986年,中国驻日内瓦代表团大使钱嘉东向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总干事阿瑟·邓克尔提出申请,要求恢复中国作为关贸总协定缔约国的地位,开启了恢复关贸总协定谈判的历史进程。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恢复关税的谈判正式转变为中国加入WTO的谈判。经过多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入世谈判,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第143个成员国。

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前,我们主动与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接轨。中国修改了大量与贸易、投资和市场准入有关的国内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法律法规体系更加完善,政策透明度大大提高,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逐年减少,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技术标准更加国际领先,它为全面开放中国经济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积极融入WTO规则、履行WTO承诺、推进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的同时,中国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贸易政策审查机制、贸易政策评估机制、贸易政策评估机制和贸易政策评估机制中的角色迅速从学习和适应转变为合格履行职责,在多边贸易谈判机制等领域,它在维护国际公平贸易秩序、利用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方面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更加坚定地实施对外开放战略。80年代初,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普遍不乐观,甚至认为中国不可能同时实现有效的投资、消费和出口,因为存在储蓄和外汇不足以及缺乏技术和企业家资源的“双缺口”压力。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由于担心市场开放可能会损害当地产业,“狼来了”的焦虑情绪蔓延开来。但是,中国坚定地实行市场化改革,信守承诺,开放门户和市场,以市场换技术,扩大和壮大了一大批企业,促进了产业升级。201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十年。美国、欧洲、日本等国以西方的经济自由化和民主化为标准,不断向中国施压,设置各种障碍,企图干扰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2017年,它宣布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为了不断推进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2013年,中国在引进外资领域进行了重大制度创新,实施了负面清单制度。现在,负面清单制度已经成为中国决策的重要指导方针之一。自2017年以来,美国一直以“脱钩”和“断链”的方式威胁要对中国的经济、贸易和投资施加极端压力,并胁迫中国的声音。面对经济反全球化和一些西方国家的挤压,中国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抵御了国内外各种冲击,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经济发展表现出较强的内生性和弹性,保持了长期稳定健康的增长态势。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主要成就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形成了以改革促开放、以改革促发展的良好格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为高水平构建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描绘了新的蓝图,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经营环境的建设。自2013年9月在上海建立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以来,迄今已建立了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中国已成为最大的国际直接投资目的地之一;中国已实现中国一带的“一带一路”和中国“走出去”战略。中国的制造业、资本和服务业在国际竞争力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20年来,中国经济贸易成就显著,对外贸易增速长期明显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以2020年数据为例: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6463亿美元,继续位居全球货物贸易总额第一位;利用外资1443.74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资流入国;外商直接投资1329.4亿美元,实现跨越式增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和商品质量的提高,对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贡献率接近30%。中国在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也为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它已成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重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为中国发展给世界带来了红利。

在法律法规、关税政策、开放和贸易便利化方面,中国不仅履行了入世承诺,而且走得更远。例如,在贸易、投资和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中央政府清理了2300多个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地方政府清理了19万多个地方性政策法规,有效地促进了有章可循的贸易自由化环境,深化和完善知识产权领域的法律保护机制。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商品关税水平从2001年的15.3%大幅下降至7.4%,完全符合并超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农产品市场平均税率从23.2%降至15.2%,约为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的1/4。税率已经接近发达国家和发达市场成员的开放水平。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初就承诺开放服务业,这一水平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截至2007年,中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承诺已经全面到位,服务贸易的开放程度也在逐步提高。目前,中国进口货物的平均通关时间已缩短到20小时以下,出口货物的平均通关时间已不到2小时。这些数据有力地证明,中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已经大大提高。中国全面履行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各项承诺,以更大的努力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共同发展。中国的发展为世界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全面推进注入了持续的强大动力。

中国在制定世贸组织规则、推动谈判、改革和引领新出现的问题上积极贡献了智慧。中国是世贸组织谈判的推动者,也是多边贸易体系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参与者”。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初的多哈回合谈判中发挥了积极和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中国广泛参与谈判和提交100多项提案中发挥了积极和不可或缺的作用,在2008年首次参加“核心谈判圈”部长级会议并在多个领域提出宝贵意见,或在巴厘岛谈判中发挥关键协调作用,积极推动谈判成果的落实,我们已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坚定的支持者中国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改革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关于世贸组织改革的立场文件》阐述了中国改革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建议《中国关于世贸组织改革的建议文件》对关键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中国愿以积极、建设性的态度参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改革,提高世界贸易组织的有效性和权威性,为世界经济增长、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做出贡献。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新出现的问题上积极发挥了主导作用。作为电子商务谈判的三大主要领导者之一,中国以其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强大优势,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在谈判中发挥了重要的主导作用。中国是投资便利化谈判的发起者和领导者。它从开放的角度为发展中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得到了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中国在制定世贸组织规则和促进谈判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中国参与多边贸易体制作出了宝贵贡献。

挑战和前景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加入WTO20年来,中国抓住调整和重构国际分工体系的战略机遇,积极参与并嵌入全球价值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第一大贸易国,成为电子商务等新贸易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当然,未来的挑战是巨大的。从微观层面来看,以制造业为例,企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取决于三个基本方面:战略竞争、科技研发竞争和产业链供应链竞争。中国企业在这三个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和弱点。此外,来自西方国家的监管制裁、金融制裁、投资和贸易制裁的风险也在逐年增加。仅以贸易救济调查为例,中国仍然是主要的目标国。2020年,27个国家(地区)对华启动进行了120多次贸易救济调查,创下了2002年以来针对中国的年度最高水平。2020年,针对华启动的20项反补贴调查中有17项伴随着反倾销调查。在全球产业链重构大势所趋不可逆转的情况下,中国企业需要有变革的智慧、应对的方式、变革的勇气和“从容应对”的决心。

展望未来,面对经济反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带来的严峻形势,以及发达国家频频施加的压力、批评和威胁,中国表现出坚定的开放决心和战略信心。2020年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为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将更有效地推动国内外双循环经济战略迈上新台阶。2021年9月16日,中国政府致函《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保存人新西兰提交了一封正式申请加入cptpp的书面信函,开启了中国加入cptpp的进程。对中国来说,上述两个重要的区域贸易协定至少有三个重要影响:第一,中国的智慧和计划在制定国际规则和重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方面变得越来越重要。如果20年前加入世贸组织被更被动地接受,那么RCEP和cptpp就必须得到更积极的规划和参与。例如,CPP谈判的规则无疑是WTO改革的方向。第二,它体现了中国积极倡导和促进自由贸易的决心,也体现了中国对发展健康的中美经贸关系的积极回应和诚意。第三,促进改革开放的作用。中国需要通过新一轮的改革开放,推进制度开放,加快体制机制改革,逐步与21世纪的贸易投资规则体系接轨。

作者:范黎波,钱米伦,北京习近平新时期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对外经济贸易研究所对外开放研究所副研究员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