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崖丹霞地貌的成因(地理知识,什么是环崖丹霞)

今天我们讲

环崖丹霞

丹 霞

是中国人发现并命名的地貌类型

以中国南方湿润地区的华南丹霞

为主要代表

不过在四川、贵州和重庆三省市交会处

有面积超过13000平方公里的

丹霞地貌群

其形态与华南湿润区

和西北干旱区的丹霞地貌截然不同

它就是环崖丹霞

▲ 重庆江津四面山

摄影 / 胡勇

红圈子?环崖丹霞

有学者根据环崖丹霞的特点

形象地将之命名为“红圈子”

并阐述了这种地貌的含义

岩圈平面闭合度200~300度

直径50~1000米,高度10~400米

四周岩石壁立

后壁有瀑布悬挂

底部有倒石堆或深潭

不过从地貌类型指向的角度来说

“环崖丹霞”这一名称

比“红圈子”更明晰

“环崖”形象地概括了这一地貌的形态特征

精准地表达出“环状陡崖”这一显著特征

后冠之以“丹霞”

明确了这种地貌在地貌学上的归属

令人联想到“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色彩特征

贵州赤水佛光岩

摄影 / 李忠义

环崖丹霞是怎么形成的呢

▲ 环崖丹霞地貌形成示意图

绘图 / 杨金山

云贵高原及其北缘山地

相对于四川盆地的间歇性断块抬升

导致沟谷在纵向上形成阶梯状的陡坎

流水至此皆成跌水或瀑布

流水在流动过程中

会对岩层进行侧向侵蚀

相对较软的泥岩逐渐被侵蚀掉

而坚硬的砂岩还存在

岩性的不同导致流水侵蚀差异

崖壁上便形成了内凹的岩洞

随着流水不断侵蚀崖壁

崖壁沿底部的岩洞和崖廊崩塌

使沟谷不断拓宽并后退

形成环形的沟谷

在此基础上,流水的溯源侵蚀作用

使岩壁以流水为中心出现不均匀后退

再加之流水的冲刷与打磨

便逐渐形成环形赤壁

环崖丹霞在哪里

赤水丹霞

摄影 / 李忠东

环崖丹霞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崖壁前都有沟谷

长度皆在2~3公里左右

沟谷的尾部为裸露的环形绝壁

环形绝壁后缘均有一帘瀑布长垂

沟谷内的河床皆发育阶梯状跌瀑

上图是本文作者在贵州赤水的路边遇到的

一个较小的环崖丹霞景观

叙永画稿溪

摄影 / 李忠义

画稿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

因其溪流长缓且景观幽美而得名画稿溪

黔北、川南一带,又常将瀑布称为“洞”

图为四川省叙永县的任家洞

瀑布与悬壁也是这里的特点

环崖中部自然形成的通道

成为孩子们玩耍的地方

▲ 江津四面山

摄影 / 胡勇

重庆四面山景区

瀑布数量即不下数百处

其中景观最壮观的是望乡台瀑布

望乡台瀑布是四面山内落差最大的瀑布

其绝妙之处是

瀑布以红色丹霞赤壁为背景

原始森林为依托

红山、绿林、白瀑融于一体

构成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图画

当然赤水、合江等地

也遍布着这种银瀑赤壁的奇观

丹霞地貌的成因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