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未来的职业规划怎么写(我庆幸我较早进行了“职业规划”)

现在,许多年轻人参加工作以后,感觉身边的环境和目前的工作不如意,就应该做一个长久的“职业规划”,努力去扭转这种局面,否则几年的工夫一晃而过,你会发现——自己还是站在原地踏步,甚至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使情况变得更糟糕!

上世纪1995年师范刚毕业,意气风发的我翌年春天摄于当地小城的主街


我来说一说自己的“职业规划”吧!


1995年师范毕业的我在三年以后,发现周围的环境非常不如意,我就开始长久的“职业规划”——旨在努力离开这个小城,尽量去更发达的首府银川市工作,后来通过坐飞机去南方学习,我发现自己其实更适合去南方发展,于是毅然在2006暑假辞去公职,选择了“南漂”。


说来话长。上世纪1995年,中师毕业的我被分到矿区小学。在那个环境闭塞的小学,正规的师范生特别少,大部分是早些年通过矿区招工进来的老师。


讲真,素质不高甚至更像家庭妇女,特别热衷于别人的隐私八卦,爱搞“办公室政治”,将“溜上踩下”发挥到极致,我在这样的环境中只干了两年,就想尽办法调到附近的小城郊区学校。


在小城郊区学校工作期间,这一班孩子从一年级教到四年级,对他们最有感情


在小城郊区的小学,我待了三年,感觉变化不大,不管是矿区小学,还是小城郊区小学,其实都属于“小地方”,而且连主城区小学都不如,这些“小地方”的人,就像一个抖音上说的那样:“小地方是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无论做什么,都更热衷于看你的“背景”和“关系”。


1999春天摄于郊区小学宿舍门前,那是一个旧仓库改造的单身宿舍,条件相当简陋


有的老师只因为嫁给矿长的儿子,就能借助权力进入教师队伍,还有的凭关系进学校的老师特别擅长上“花架子公开课”——那种事先排练过N次,甚至连一个“课堂插曲”都是经过精心设计过的“虚假”,听这样的课,更像是在看一场蹩脚的话剧,而且比话剧还要肉麻!只因人家有背景,就混得风生水起,将此类“花架子课”也讲得出神入化!有的老师特别擅长参加表演性质的公开课大赛,可是所带的班级却常常考全年级倒数第一,甚至连及格线都勉强难过。


在“小地方”往往这样的人领导特别赏识!其家庭背景也强大——不是家中老公或公婆某一个当官,就是父母跟学校的领导有“私交”,加之本人也擅长投机钻营,将有真才实学的你碾压在地上,并反复摩擦多年,你不服气都不行。


199年春,摄于郊区小学宿舍前的操场边上,背景破烂的房门就是我的单身宿舍


那些实实在在干工作的老师,往往被“边缘化”了,什么叫做“边缘化”?


就是你一眼就能看到几十年以后,你退休时的日子和今天的日子并没有任何区别,这种一眼望到头,看不到任何发展希望的日子,不是我的追求!


在这样靠关系靠背景的“小地方”,甚至连出头的机会都没有!你努力工作,即便干得再好,反倒会招致更多的打击,首先周边的同事就不允许你“冒头”。


那时我下班后就开始闭门苦读,陪着我的只有一只养过的“黑猫警长”——思思


拿我来说,在没有招惹谁的情况下,突然发现——好像自己发表了一些教育教学论文,或指导学生在《宁夏广播电视报》上发表了一些作文,仿佛得罪了许多人,甚至有人到校长那里气愤地说——凭什么我写1篇文章,就可以加分?难道那些真正带班的老师不辛苦吗!?


在这里,我忍不住要骂娘了,好像我不带班似的,难道你带的是学生,我这个班主任带的却是“猴子”!?


甚至有人造谣说——我跟报社的编辑有“关系”,才会频繁发表我本人或我学生的作文。


呵呵,这类谣言直到今天都久盛不衰!


即便现在,身在南京干课培的我,仍听到过有同行造谣说——我的学员发表作文多,是因为我跟报社有“私交”,我其实连报社的门朝哪儿开都不晓得!


讲真,我统共就认识不到10个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小学生作文杂志”类的编辑,要说有点儿“私交”,他们倒算是吧!而且还是他们先联系我的,因为看我投稿的作文质量很高,再加上我干的年数多了,名字也好记,我如果姓张姓李反倒没记住,我姓“桑”,一个很少见的姓,名字单字“玲”,实在太好记,加上我勤奋帮学生投稿,所以编辑记住了我,他们才主动要加我QQ号结识的,要说“私交”嘛?无非就是我能跟他们能个别QQ上联系上而已,其实我连他们面都没见过,有的是男是女我都不晓得!


当初在老家小地方,那些嫉妒我的人说我跟编辑有“关系”,真的让我啼笑皆非!何况是全国一级的报刊杂志,比如像《读者》《教师博览》《中国教育报》《德育报》《小学语文教师》《宁夏教育》《宁夏广播电视报》等等——我搞不清自己怎么会有“上海十里洋场交际花”的魅力呢?!居然能结交这么多全国各地的杂志报社编辑,以至于都给过他们好处,使他们频频发表我的文章或我学生的作文。


总之,“小地方”闭塞落后的环境,真的不利于你的长远发展,因为不讲“能力”,更讲“关系”和“背景”,如果你没有“关系”和“背景”,你光有“能力”,十有八九会遭到疯狂的打压!这种“打压”,首先就是造谣抹黑等一些见不得光的下流手段。


前几年有年轻的大学生喊出了“逃离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可是回到小地方后,他们却发现处处遭人掣肘,想要干出点儿名堂来更难!谁让你没“钱”没“背景”没“关系”呢?!于是,那些农民、工人、小职员的子女们,纷纷又再次奔赴“一线大城市”,甚至喊出了“宁愿在大城市当一条狗,也不愿在小地方当一个人”的口号。


是的,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死亡,与其那样被慢慢地“耗死”,不如背水一战,奋力拼搏一番!万一成功了呢?“一线的大城市”虽然也不乏讲“关系”和“背景”的地方,更多的还是讲“能力”,只要你有“能力”肯吃苦,你就有一些“出头”的机会,最不济也能多赚些钱,大城市意味着“机遇”会更多,当然竞争也会更惨烈!


那么言归正传,我给自己怎么做的“职业规划”呢?


我的“职业规划”很简单,就是先积攒逃离小地方的“丰厚的职业资本”。“蓄势待发”后,再一鼓作气地离开这个小地方。本来“蛟龙并非池沼物”,我哪有窝在小池子里跟一群泥鳅斗的道理?!


于是在毕业后的三年,我开始着力积攒自己的“职业资本”。首先,努力上好每一节语文课,积攒丰富的工作经验,教学能力要增长,就要日积月累地锻炼自己上课的心理素质,首先就要“练胆子”!


前几天课上,我还跟学生讲过这个问题——我说胆量你越练越大,不练就没胆!我刚参加工作时,第一次给小朋友上课,居然紧张得不敢看下面孩子们的小脸,一看我就紧张得语无伦次!只好看教室后面的黑板报讲课,搞得小朋友也频繁地回头看后面的黑板报,他们好奇——老师为什么直勾勾地看着那里给我们讲课呢?


后来,我就强迫自己看孩子们的脸,还强迫自己在大会上多发言,有时校长书记在早晨的班前会,或下午的教师例行会议上组织政治学习,他们这些领导讲完话后,往往象征性地问:“哪位教师还要说两句?”往往这个时候,我却举手说:“我有话要说!”


与当地官兵搞军民联欢时,我主动要求独唱《谁不说俺家乡好》,其实是为了锻炼胆量,当时给军官们演唱得不错,博得一片掌声,下来后我很开心!


我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举动,常常引得周围一片讪笑声,大家都觉得——你算哪棵葱?!这样重要的场合你一个无名小卒也要说两句。


我知道自己的目标是“锻炼自己的胆量”,于是强行平复“咚咚”狂跳的心脏,让说话的声音不再颤抖,说完一些不疼不痒的话之后,周围更是一片讪笑声。大概大家在想:我当你有什么重要的大事要说呢,原来都是一些“可说可不说”的小事情,比如“我们班的卫生包干区今天打扫过了,但是不知道哪个班又扔了垃圾,希望班主任早自习能说一下——不要再乱扔垃圾了,校园卫生关乎集体的荣誉”云云。


我这样锻炼自己的胆量,还真的很有效!以至于我后来无论多么大的场合,当自己表演唱歌或演讲发言,都显得特别自然!


后来,我去南方应聘讲课,在“决定我去留”的试讲课上,我发挥得非常自然,丝毫没有紧张得方寸大乱!倘若不注重这些心理素质的锻炼,那么后果如何呢?


在这里,我来插叙一个真实的事情。


记得2007年元月,我去仙校试讲成功后,董校长非要留我吃午饭,我就知道自己有门儿,否则人家凭什么在你讲完后还要请你吃午饭?


午饭时我跟董校长、张主任一个桌,听张主任很犀利地说:前几日有个陕西延安地区来的男教师,试讲一堂数学课,他紧张到什么程度呢?拿着三角板往黑板上画直线时,双手颤抖得居然无法把直线给画直,简直是方寸大乱,结果课上得一塌糊涂!


其实,凡是老师都知道——你上课时要讲的知识点是环环相扣的,如果你太紧张了!真的会让你忘记——下面该讲什么了?!再加上学生一看老师当堂出丑,再闹点儿什么幺蛾子,你基本就完全砸了!


听到张主任说这件事后,我庆幸自己当初刻意锻炼了胆量——每次在校长书记讲完话后,我非要出风头也要说两句,给人感觉挺无语的,一次次地练胆,才让我如今丝毫不紧张!


后来,在南京的仙校工作,由于周一早晨升国旗学生突然当场晕倒三四个,我在2007年5月14日星期一的早晨,当着全体仙校几万名师生的面,众目睽睽之下我大声宣布:“今天我本来打算演讲的题目是《母亲节,你祝福了吗?》可是鉴于刚才的突发事件,我决定进行即兴演讲,题目就是《身体好才是一切的基础》。”


此语一出,震惊四座,偌大的操场上鸦雀无声,大家都想看看我在众目睽睽之下,如何临场发挥进行即兴演讲?其实仅有几秒钟的“打腹稿”的时间,更多考验的却是平时的“阅读量”和口才的临场发挥性。结果我一气呵成,据同事评价:从建校时起,她听过无数的国旗下讲话,班主任都是照稿子念的,我是第一位即兴演讲的老师,而且还在上面引经据典,显得那么博学多才。


当天的日记里我详细地记录下来了自己演讲的过程和细节,现在回味当时的情况仍历历在目,其实好的演讲不仅考验你的心理素质和临场发挥的口才,更考验的是你的阅读量,平时广阔的阅读量使你才能做到侃侃而谈,舌灿莲花,不然口语太多,就显示不出文化特性来,你的演讲顶多算是一个大老粗在大庭广众之下聊天而已。因此同学们平时一定要多读课外书,有机会就要练练口才,还要尽量多用书面语来练口才,这样才能奏效,备不住哪天就能让你一鸣惊人!


直到现在,哪怕是试听课上,后面坐满了家长,我也照样侃侃而谈——该怎么讲课就怎么讲,根本就不害怕!那些从事的职业需要与人交流沟通的年轻人,你们不妨现在先锻炼一下“胆量”吧!没有这份胆子,你恐怕将来还是混不出来!


如何积攒我的“职业资本”呢?


我知道:像我这样的人,讲公开课根本没机会,就是讲了也没人欣赏,况且那种肉麻的让人鸡皮疙瘩掉一地的“花架子公开课”,我也讲不来。直到现在我都对那种“花架子公开课”深恶痛绝。


来到南方,我算开了眼界,原来南方也有这样的“名师”,即公开课上得特别好,课堂上可谓声情并茂,拿着麦克风,有一种演讲或者演员的风采,但是私下里当他的学员要请教他——某篇难写的考场作文怎么样写?“名师”往往推说自己很忙,根本不予理睬家长的求助。


这是我见到的一位南方靠“花架子公开课”混得如雷贯耳的所谓“名师”,虽然跟我一样都投入了课培行业,但是此人的水平,只有知道老底儿的同事才清楚。但是1次课的价格却贵得离奇,要300元!


好了,我好像扯远了,言归正传。我是怎样积攒自己的“职业资本”的呢?


我知道自己没有机会讲那种“花架子公开课”,我也讲不来!唯有让学生学到实实在在的“读写技能”,让学生发表大量的优秀习作,包括我自己发表很多教育教学论文,这才是“硬功夫”!这样的话,做起简历来,要比几张公开课的获奖证书更有分量!况且学校的领导,特别是南方的民办学校的领导更清楚——公开课哪有什么“含金量”呢?!


于是,我从学校图书馆借回来《人民教育》《宁夏教育》《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等专业性杂志,从1998年那个暑假开始,我疯狂地投入地钻研教学论文和语文教学设计等,我一个暑假都不出门,关起门来顶着酷暑开始拼命钻研、读书充电。我一边潜心阅读,一边做大量的读书笔记,写过的像大备课本那么大的读书笔记,全部摞起来有两尺多高!业余时间我还潜心研究各类小学生杂志、报刊投稿的内容和方法。


每天下班后,在宿舍里专心读书充电提升学历,钻研教法不停歇


在我带一年级时,就试着往《宁夏广播电视报》一个专门刊登小学生作文的栏目投稿,谁知孩子的作文居然发表了!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开头,我就带领学生一鼓作气经常投稿,还额外去学校借图书馆的书发给学生假期阅读,我的学生“读写能力”明显超出同年级学生,发表作文也是最多的!


那时候《宁夏广播电视报》发行量非常广,养活了许多报界人士,我的学生稿费也很丰腴——在上世纪的1998年,孩子发表一篇像豆腐块儿那么大的小作文,能收到50元的稿费汇款单,那可是在1998年!有的学生挣的稿费居然有300多元,一学期的稿费已超过他们上学掏的学费,那时一二年级一学期的学费不到300元。这对孩子的鼓励有多大?可想而知!


我与发表过作文的小朋友合影,并将此照片寄给了电视报的编辑


有的孩子深受我的影响,在他们长大以后也吃了“写作”这碗饭,曾有一个学生叫司冰心,就是上面这张照片中最右边课桌后面的那个小姑娘,我听说她后来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专业,毕业后应聘当地一家报社,在有关老家官方新闻的公众号里她参与一个选举投票,我看到了她就投了这孩子一票!


来到南方后,我又搜到过去教过的学生在“知乎”上赞扬我,声称我对她走上文学道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影响特别大,我虽然不知道是哪个学生?看到后却很激动,现截屏如下:


我除了积极指导学生投稿之外,自己还拼命写文章。

为了学习南方先进的教学,我曾坐飞机去南方参加全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的优质课活动,听那些全国赫赫有名的特级教师们是怎样讲公开课的?从他们掌控课堂教学的节奏,调控学生情绪方面,我能够学到一些怎样驾驭课堂的技巧。


说真的,去南方听全国级别的“名师”讲课让我学到了很多,而且我一边学习,还一边琢磨,不是机械地模仿。毕竟,课堂本来就是“活的”,学生更是“活的个体”,如果设计死板的套路,让活生生的学生硬往里钻,那么这类教学是死板教条的,肯定教不好学生!作为教师,你要有灵活应变的能力,直到现在我都能很好地掌控课堂的节奏。

求职发展方向怎么写

在杭州参加全国小语会举办的优质课活动,见到了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


浙江大学参加全国小语会优质课观摩活动,见到了特级教师支玉恒


有了这些资本之后,在2006年,我的文章在全国教育教学杂志报刊上累计发表已达60多篇,学生发表作文也有200多篇。于是,我带着这些丰厚的资本辞去公职,坐上了开往南方的长途火车。

临行前舍不得我的橘猫,无法带去南方,在托付给人之后,特意抱着去照相馆合影留念



首先,我去了浙江台州地区。在那个民办学校感觉不正规,仅仅干了一个月就辞职了,因为我不想耗费有限的青春,何况当时我已经31岁了。

于是,我又到宁波地区一边读书,一边寻找新的工作机会,每日里在网吧寻找大量的招聘启事,对浙江、江苏招聘教师的民办学校(其中还有一所公办学校),我都投去了简历,98%都得到了面试的通知,如果不是丰富的“职业资本”,我想不会得到那么多面试的机会!

经过挑选,我来到了南京仙林外校。在仙校工作期间,我又进行了“长远的职业规划”。我决定干上一学期就开始自己单干,这样首先有了“名校”的出身,在这个普遍看“出身”的时代,我去创业应该不至于没有“系出名门”那样艰难吧!

在仙校“五一”期间,我就填写了下学期辞职的意向表,学校某位“中层领导”——这位“领导”后来也辞职干教培,就是我前面提到的那位一次课要300元的所谓“名师”,他自己一直在违反校规私下里干教培,却积极举报我要辞职干教培,加之学校在看我不给他们打工了,当时董校长和“名师”还专门问我——辞职后准备今后何去何从?明显是不甘心我要辞职离去,挽留无效后,加上“名师”又举报我要干教培,学校便以此为借口提前解聘了我,美其名曰——我被开除了!

妈妈的,我又想骂娘了,其实到底是谁先开除了谁?!

不是我轻狂,自从地球上有人类以来,我都是开除学校的,不管是当初小城里的公办学校,还是浙江的民校,还是后来的仙校,我还从没因为“教学太差”而被开除的,那些领导我只能说是“搽着粉进棺材——死要面子”吧!

我辞职去干课培,一干就是15年,在这期间也走过许多弯路,还包括结婚怀孕生子,如今我早已步入中年,回首往事我很庆幸自己当初有了一个长远的职业规划。

现在,我的职业规划是——继续干到干不动为止,然后再把自己从业的工作经验写成宝贵的教育札记,发布到我的公众号里以飨读者。

总之,一个人只有长久的“职业规划”,才能让未来的脚步,走得更有目标性,也更踏实。

这个职业规划,起初是蓄势待发,就需要积攒一些“职业资本”。我很庆幸——从1998年那个暑假开始,我不断地努力,拼命地写文章,拼命地指导学生投稿作文。到2006年,这8年来我已经积攒了丰厚的“职业资本”,才得以跳槽到南方成功。后来在南方,我不管又往哪个民校跳槽,还是一路“绿灯”畅行无阻!

如果那时没有准备,我发出来的简历基本上如泥牛沉大海,南方的学校怎么可能会要一个既没有发表什么文章,也没有指导学生发表什么作文,更没有公开课获奖的老师呢?你这种来自小地方的“三无老师”到南方去,难道别人请你去做“校长”吗?所以我把这个问题看得很透啊!

在去南方奋斗之前,我曾吐露过要去南方工作的理想,心无城府的我还坦言:小城的生活节奏太慢,人人都在混工资,收入也太低,这种生活无异于“温水煮青蛙”,而我是“O”型血的人——天生富于挑战性。只有去南方我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我还要在风景旖旎的南方定居,过完我的后半生。

当时我说最终要靠自己的能力最终定居南方,遭到了嘲笑,甚至有人背后断言——我去南方非饿得爬回来不可。在他们眼里,我一无是处,其实他们哪里知道:我是一个“低调”的人,我在全国的报刊杂志上发表过文章,他们根本不知道,知道了只会更加恨我,因为小地方的人就是这样——“气人有,笑人无”。人性的阴暗面是——即使是关系亲密的同事,最不能忍受的也是身边的人比自己过得强。别看平时大家处的关系很好,你在工作方面取得一些成就之后,最不爽的往往是同事。这一点我太有体会了!因此,我发表那么多文章,他们根本不知道。我指导学生发表那么多作文,他们只是知道一些,但不会知道太多。

于是,他们凭着自己对我的认知,觉得我到南方捞世界——非饿得爬着回来不可,我不屑于跟他们争辩,我觉得跟一个“认知不在一个领域”的人争辩,无异于跟一个SB吵架,即浪费时间又消耗感情精力。最好的办法就是——他说他的,你听到后当做放屁。即让他得到情绪上的满足,你也千万别往心里去,毕竟你一生气,就输了!

现在看来,从2006年我辞职后到现在已经过去16年了,目前定居南京的我生活得很充实,也远比在老家时更快乐!在南京我虽然忙得脚不沾地儿,但是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平时工作之余,我不是用在教研上,就是用在读书充电上,额外再抽出时间做家务,往往做家务时耳朵也不闲着,常常会听“知乎”“头条”上的一些优质文章或资讯。可以说,我每天都在学习充电,尽管记忆力在衰退,可我知道——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已不能“一张文凭走天下”了,知识更新很快,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活到老,学到老”!

虽然我的第一学历是中专(师范专业),1992年能考上“中专”真的不容易!后来我通过努力进修汉语言学大专和本科学历。现在我根据自己的教学专业时常读书充电学习,直到完全不能学了为止。我只钻研与我的教学与我的写作领域有关系的学问,务必要“经常读书”且“阅读广泛”,这些才是我最大的进修目标。

以上都是我的肺腑之言说出来与大家共勉,希望那些刚毕业的年轻人,如果你们对自己的未来还迷惘的话,不妨看看我的经历,希望我一个工作26年的教师能对你有所启发,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

我是一个性情中人,不爱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所以文章中有些言论,过于直白,甚至有点粗俗,还望大家海涵。

谢谢观看!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