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千年难遇的河南暴雨让全国人民倍感揪心。无数人彻夜难眠。微博热搜上,朋友圈里,到处都是人们自发转发的救援信息。
冲在前线的解放军,来自各个兄弟省份的物资驰援不仅让人看到了洪水雨灾中的中国力量,也让河南的父老乡亲们在很短的时间内脱离险情,获得生机。
但在全民抗洪救援的同时,网络上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怪现状”,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也扭曲了人们的赤忱与爱心。
一、借暴雨营销炒作?脑子进了多少水!
7月21日晚,就当微博上被各种求援信息刷屏时,河南多家著名的房地产企业纷纷以其“精美”的海报与“紧跟时事”的广告文案展开营销。
别人在洪水中营救生命,你在高地远远地看风景?
地铁里的人精尽力竭才敲开车窗呼吸新鲜空气,你在这里呼吁“给爱车一个家”?
全中国的人都在祈祷暴雨快停,你在这里开唱“就算大雨让整座城市颠倒”?
最神奇的是这一张,“暴雨天订房,能获得3000元的补贴”。这不禁让人疑惑,康桥集团究竟给了售楼部多大的KPI压力,才能让他们的广告人员放弃节操与良知,甚至可能冒着生命危险去卖房。
虽然在受到网友的一致声讨后,康桥集团迅速发声明致歉,但对于公司的社会商誉来说全然于事无补。
除此之外,部分公众号小编也在暴雨面前抖起了机灵。
在20号郑州被淹当晚,“享道出行郑州”官方公众号就发布题为《暴雨预警:“我有点大,你们忍一下”》的推文,引发网友反感。
看到这种现象,文化产业新闻真的忍不住想问一句:
借国难炒作营销?你们的脑子里到底进了多少水?
二、搞情感绑架?明星捐钱也要“军备竞赛”
如果说无良广告蹭热点算是灾难下的低级怪现状,那么接下来想跟大家讨论的这件事,就是近年来愈演愈烈的——
逼捐。
从第一位明星晒出自己给河南灾区的捐款单后,这场“爱心”之战便已敲响战鼓。
谁捐得快、捐得多,就会先受到粉丝和网友的认可和褒奖。
仅在21日上午,微博热搜就已经被“xxx(明星)向河南捐款xx万元”“xxx(明星)捐款xx万元驰援河南”等词条刷屏。
但好景不长,随着越来越多的明星、企业加入捐款行列,社交网站开始迅速从满屏救助信息,变成了满屏捐款帖。除了粉丝自发地跟随捐款,更多的则是对明星捐款金额与速度的评论指摘。
捐多了会被骂,说是为了洗白自己上热搜;捐少了更被骂惨,说是吝啬没有社会公德;而对认为没捐的,更是出言不逊,恶语相向。
骂的理由更是千奇百怪——
时代少年团一共7个人,捐了100万,平均下来一个人14.29万,这也太少了吧?
杨紫先捐30万,90后女顶流就这?
......
更离谱的还有“结婚省钱论”——
邓超孙俪、谢娜张杰、章子怡汪峰等明星夫妇都是共同捐款100万,但赵丽颖冯绍峰、佟丽娅陈思诚等离了婚的,还有谈恋爱没结婚的都是各捐100万,所以有网友总结说:“单身税”是50万,明星一结婚就可以各自少交50万。
在此过程中,某些营销号建立了演艺明星和明星企业捐款数额排行榜,用整整一天的时间实时跟进。一边更新名单一边引导网友讨论,“明星的捐款金额和咖位相符吗”“他/她捐款是不是为了洗白”“和他/她同咖位的xx、xx都捐了,他/她是不是没有公德心”......
到了后来,明星的捐款数额几乎完全与本心无关,而是对于“这一轮行情价”的认知、对自我咖位的认知、收入多少的综合考量。
甚至有网友根据明星艺人的捐款数额反向定“咖位”,捐款多的就是一线,捐款少的就要踢出梯队。
捐款10万的女艺人程潇发微博痛陈“什么时候开始用捐款来衡量一个人?”并指出“捐款不是攀比”,但网友丝毫不买账,迅速翻出她过往的服饰花销、粉丝应援清单等等。俨然就是一副:“你买得起10万块的包包,你就必须捐10倍几十倍”的态度。
这不禁让人想起2017年四川地震时吴京被“逼捐”的闹剧。
当时因为《战狼2》大火的吴京在微博上发文祈祷震区平安,结果就有网友站出来大喊:“吴京,《战狼2》票房快突破40亿了,你不给灾区捐1个亿说不过去啊!”
“你赚了观众那么多钱,不捐就是让观众寒心”
“票房这么好,你又这么爱国,别让我们失望”
“我整天刷票房,猫眼淘票票点赞无数,只是说你捐了100万真的很少,我是为你好,你捐1000万我肯定不觉得你虚伪”
......
看完只想说一句——
值得痛惜的是,四年过去了,在捐款这件事上搞道德绑架不仅没有随着明星艺人一次次被伤害而有所收敛,反而愈演愈烈,甚至从演艺圈扩散到了各行各业。
小米宣布捐赠5000万元后,马上就有人问“才5000万?腾讯都1个亿。”
还有些人跑到李宁官博去表示失望,“维护国货的时候我那么支持你,但是这次河南居然没有捐款?”
甚至连茶饮品牌也难逃一“绑”——
“喜茶和蜜雪冰城都捐了,茶颜悦色和茶百道啥时候捐款?”
当捐款变成了一种爱心比拼和正能量表演,当“自发捐款”变成了“合情合理”地敲诈勒索,那么公益慈善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三、逼捐背后,人性比灾难更可怕
自然灾害无可避免,人类也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拥有了越来越强大的抗风险能力。从指望“诺亚方舟”的一张船票,到如今众志成城的携手自救......在与大自然的抗衡中,人类仍有一战之力。
但在天灾背后,人性的丑恶更加可怕。
从“吴京为什么不捐1个亿”到如今社会全领域的“捐款数额榜”,实际上正是利用了明星个人和企业的忌惮心理,利用他们怕被舆论谴责的恐惧感,进行敲诈勒索。
明星个人和企业的善款,不是出于自愿和选择,更像是缴纳通过道德审查的“买路钱”,明星和企业不再专注于支持公益行业良性运转,而变成了花钱消灾。
用自己的道德标准,来绑架别人的财富,本身就是一种不道德。
任何公益慈善,都只能是一种发自内心善举,它不能被裹挟,不能被要求,不能被强制。慈善一旦成为强制,和敲诈勒索没有什么两样,而无论其有着多么高尚的名义。
实际上,程潇被迫“秒删”的微博说出了最真实的道理——
捐款不是攀比。
我们也不能用捐款的数额让爱心有高有低。
洪水退去,我们更应冷静沉思。在面对危难之时,如何让公众的善意汇聚成涓涓细流,绵延不绝,而不是让越来越多的善意因为功利心慢慢内耗,直至噤声。
部分参考:4A广告提案网、贵圈、狐度、天生这么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