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在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越秀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郭环对越秀区“十四五”规划纲要进行解读。
面向“十四五”,越秀区如何建设“老城市新活力创新发展示范区”?她表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越秀区“十四五”规划纲要》的主题,越秀区将聚焦六大领域创新,打造湾区创新枢纽、都会产业高地、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更新典范、湾区文化中心、美好生活样板。
越秀区“十三五”发展成绩单
“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实现,主要成效体现在6个方面。
——2020年全区GDP达3370.05亿元、五年增加近1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近30万元,达到发达国家(地区)水平。
——新增8个国家级产业平台,北京路全国示范步行街成为老城市新活力示范点。
——完成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53个,投资额及数量全市第一。
——率先开展非中心城区功能疏解,成功转型疏解专业市场93个。
——全国率先推行“照章税银”一天联办,全市率先实现“准入即准营”,荣获“中国最佳国际营商环境城区奖”。
——民生支出总额(558亿元)比“十二五”增长1倍,小学生课后校内托管、旧楼加装电梯、长者饭堂等一批民生项目获群众认可,公共服务满意度连续6年全省各区(县)第一。
“十四五”发展七个“小目标”
郭环表示,对照广州市赋予越秀区“老城市新活力创新发展示范区”这一总定位,《纲要》提出打造“湾区创新枢纽、都会产业高地、美好生活样板”3个分定位,并对应提出了“十四五”时期7个“新”的具体目标。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十四五”期间,经济密度保持全省第一,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70%左右。
——动能转换实现新突破,创新策源能力和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全面增强,到2025年,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30件,建成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创新应用示范区。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推动数字政府、信用监管、国资国企改革等重点领域取得更高成效,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营商环境继续领跑全省。
——城市功能得到新提升,重点片区和城中村全面改造取得阶段性进展,高质量发展承载空间进一步扩容。
——文化底蕴焕发新魅力,全面建成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1550平方米。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到2025年,人均期望寿命达84.88岁,年均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
——治理能力跃上新台阶,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和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完善,高效能治理与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
构建“十四五”新发展格局,越秀区这样做
郭环透露,越秀区将围绕“6大聚焦,6个打造”战略部署,构建“十四五”新发展格局。
关键词1:聚焦融合式创新,打造湾区创新枢纽
越秀区将撬动5大国家重点实验室、223家科研机构创新策源功能,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提升优势领域原始创新能力。以花果山国家超高清视频产业应用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为核心,构建“双核引领”的创新空间战略布局,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发展。
关键词2:聚焦数字式引领,打造都会产业高地
越秀区将全面优化“一轴三带六组团”产业空间布局,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以数字经济、总部经济为两翼,打造“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格局。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应用高地,支持数字经济在智慧文旅、智慧金融、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重点领域建设典型应用场景。以数字技术引领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筑金融、生命健康、现代商贸3大主导产业和数字、文化创意、专业服务业3大特色产业的发展“3+3”核心产业体系。培育创新金融、生命健康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超高清视频等一批百亿级产业集群。
关键词3:聚焦市场化改革,打造营商环境标杆
越秀区将深化与港澳在各领域的合作,力争与港澳在规则衔接、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公共服务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对标全球最高最好最优,迭代实施营商环境4.0及更高版本改革,深化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示范区建设,开展省信用建设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专项改革试点。
关键词4:聚焦蝶变式改造,打造城市更新典范
越秀区将高标准制定越秀城市更新“一张图”,重点推动环市东、五羊新城片区更新,全面实施城中村改造,推动一批旧街区改造,完成23个专业批发市场转型疏解,鼓励推动部分教育、文化、医疗卫生资源在区外布局和拓展,实现空间结构优化、产业功能升级、文化特色传承、人居环境改善。
关键词5:聚焦创意式激活,打造湾区文化中心
越秀区将全面打造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加快东园文化广场二期等重点红色文化项目建设。全面推广北京路步行街“四个结合”改造模式,以东山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海珠广场片区等为重点,打造高品质文商旅融合新地标。
关键词6:聚焦系统性治理,打造美好生活样板
越秀区将高标准创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系统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12项工程,争创国家级健康促进区,深化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建设,打造社会保障优质服务区。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法治中国示范城区,筑牢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公共安全、人民生命安全底线,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中心城区特点的治理新路子。
【南方+记者】郭苏莹 傅鹏
【实习生】吴沁 孙文禧
【作者】 郭苏莹;傅鹏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