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筹暗藏消费陷阱,你被“扫地机器人”忽悠了吗?
乔志峰
献完爱心中大奖?水滴筹暗藏消费陷阱。
一次偶然的爱心捐助后,马上就中了个大奖?小心,这并非天上掉下的馅饼,而是精心设下的消费陷阱。
近日,《华夏时报》记者获悉消费者反映,在水滴筹平台进行捐助后,陷入“抽奖营销”套路。捐款后跳转至抽奖页面,随即中奖某品牌扫地机器人。然而,所谓的奖品事实上是一张超大额优惠券,想要获得奖品还需另外支付数百元。
记者从水滴筹方面了解到,有关抽奖页面事实上是商业广告。进一步调查发现,在各大消费者网络投诉平台上,此类销售套路已多有曝光,商家充分利用了消费者捡便宜心态进行诱导,而相关产品质量屡遭投诉。
对此,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的法律专家表示,类似广告不符合《广告法》规定,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建议相关部门及时出手整顿。(1月12日《华夏时报》)
商业广告和消费陷阱,故意伪装成抽奖活动,以此来欺诈消费者入坑,早就是公开的秘密了。
不止一个商家这么干,也不止一个平台存在这种坑,套路都玩得要多溜有多溜。不说别的,单是这个所谓的扫地机器人,相信很多人都在不同的平台上看到过。
我就曾经在某电影票APP上遇到过,只要你敢抽奖,一定会中“大奖”,中奖率相当的高。我去网上查了一下,已经上当受骗并对此进行曝光的网友不在少数。如果没有猜错,在水滴筹上玩套路的扫地机器人品牌,应该也是创X吧?
商家精明一点无可厚非,推出一些别出心裁的促销方式也在情理之中,可如果商家把这个精明变成了对消费者的忽悠和算计,显然用错了心思,也低估了消费者的智商。
问题在于,原本是商业广告,故意伪装成抽奖活动,除了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是否还涉嫌诈骗?消费者频频投诉,媒体也介入曝光,监管部门何时能够出手查处?
问题还在于,水滴筹定义为“社交筹款平台、国内免费大病筹款平台”,是打着慈善、爱心的旗号运作的。可以想见,欺诈广告出现在水滴筹平台上,不可能也是平台“献爱心”,肯定是要收广告费的。所谓爱心平台,却暗藏消费陷阱,以此牟利,赚取昧心钱。你被“扫地机器人”忽悠了吗?你献爱心、它割韭菜,让那些单纯善良的人们情何以堪?
并且,此类操作何止是亵渎爱心,更是涉嫌违法,确实需要监管部门严查重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任何一种风行一时的消费陷阱,都是惯出来的,说不定背后还有保护伞。消费者对此类陷阱要多多提防,切勿掉以轻心。如果发现已然上当,可选择通过向消协投诉的方式来维权,也可运用法律手段起诉商家要求退款。同时,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大管理和打击的力度,不能任由无良商家和平台频频害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