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的主管应该是工作最拼命的人,然而对管理的知识做深入的思考之后,就会得出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结论:工作最拼命的人其实并不适合当主管。
主管存在的意义并不是埋头苦干手头工作,而是要以恰当的方式激励员工,给属下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促使员工达成经营者的目标。
仍然记得,历史上特别有名的诸葛亮,虽然他料事如神,但是事必躬亲,这导致了他最终大业未成身先死的结局。试想一下,倘若他合理的培养属下的能力,或许有更大的概率他就不会积劳成疾。
举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例子。假设你是一个课程销售顾问,你的业绩能力表现突出,每个月都至少人稳稳的卖出10套课程。公司对你的能力十分的认可,于是你被提拔为主管,还让你管理一个5人的小团队。现在经营者要求你这个小团队完成“每月销量50套”的销售目标,你会如何实现这个目标?
许多新晋的主管,都会打算要加倍的努力工作,要求自己每个月卖出至少15套课程,甚至卖出更多课程。剩下的35套课程就交给下属员工完成,这样平均下来每个下属员工完成7套课程的目标。
虽然多数新晋主管都会这么安排,但是这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错误做法。下表是不同的工作安排方案所对应的主管评价。
实际上,主管哪怕一辆都没有卖也没有关系。主管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下属实现经营者的目标。一般来说,自己拼命工作的主管,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管理下属,也就做不到指导或者鼓励下属。
在职场中比较常见一个现象,下属跑来向主管请教问题,主管只有一个回答“这点小事你自己解决” 。这样的工作模式,等同于主管放弃他应尽的职责。
在职场中还有另一个现象,也值得一提。有部分主管在月末看到团队的目标无法完成时,就会冲下属大发脾气。这样会降低下属工作的积极性,也会导致员工对主管没有信任感。从而使工作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当中,业绩越差越责骂下属,越是责骂下属则业绩越差……
以上种种现状都归根于当事人不擅长管理。管理本来就是一个学问,博大精深,关系到个人管理,时间管理,情商管理,团队管理,工作管理以及各种统筹和汇报等等事项。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管理人员,在这里推荐微淼管理课,是可实操的沟通管理课,尤其是在工作中遇到如“沟通不畅,互不理解”“不知如何激励员工”“不会识人用人”等三种问题时,就该静下心来跟着资深老师学几招。
我就是一个很好的个例,自加入微淼管理课,关于管理的见解有了新的体会,加上课程较为实用且系统,老师经验丰富,每天早中晚都有督促和知识分享,学习群里非常热情活跃。在其中,让你不得不进步。而作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自然需要保持学习,持续的成长,才能做一个合格的主管,或者谋求更高的职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