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立 上海报道
11月26日晚间,拼多多(NASDAQ:PDD)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
财报显示,拼多多Q3营收215.058亿元,同比增长51%,不及市场预期的265亿元。归属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6.40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为7.85亿元。
截至2021年9月30日,拼多多年度活跃买家数达到8.673亿人,Q3平均月活跃用户数达7.415亿人。《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本季度营销费用为100.506亿元,环比减少3%,连续三个季度呈下降趋势。
拼多多下一步的重点将从市场营销转向投资,拼多多CEO陈磊在随后的财报分析师会上表示:“将不断增加科研方面的投入,而非之前的销售和市场营销。”继Q2全部利润投入8月设立的“百亿农研专项”,陈磊宣布拼多多本季度全部利润将继续投入该专项,进一步在农业精耕细作。
满足用户成挑战
财报数据显示,营收方面增长持续放缓。拼多多Q3总收入为215亿元,同比增长51%,2021年Q2营收230亿元,同比增长89%。
财报显示,在线营销服务收入成为主要增长来源。Q3在线营销服务收入为179.46亿元,较2020年同期124.85亿元,同比增长43.7%;本季度交易服务收入为34.77亿元,较去年同期13.32亿元,增长161%;商品销售收入为0.82亿元,较去年同期3.93亿元,下降79%。
在用户数方面,拼多多与阿里轮番上演的用户数之争都已经逼近天花板。拼多多Q3年度活跃买家数达到8.673亿人,此前阿里巴巴2022财年Q2财报数据显示,中国零售市场及新零售业务的年度活跃消费者约8.63亿人。双方在用户上的追逐已经进入“小数点”之后,激烈程度可见一斑。
拼多多财务副总裁马靖解释称,用户基数变大,增长放缓无可避免。接下来拼多多面临的挑战将是如何更好满足用户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继Q2营销费用占比达历史新低之后,营销费用100.506亿元,环比减少3%,连续三个季度呈下降趋势。这背后反映了拼多多增长策略的转变,由对外高投入快速争市场与用户,转向向内生长,营销费用的逐步收缩反映了这种逻辑的变化。
关于营销费用的调整,陈磊回应称:“一直坚持营销费用投资,坚持高标准的ROI。同时用户数量不断增加,用户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我们也在不断微调ROI的模型,最终的宗旨是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在陈磊看来,如何提供更多的品类,让用户拥有更好的体验,满足他们的预期,提升对平台的信任度,成为拼多多面临的挑战。
马靖随后解释称,营销支出占总体收入百分比不断下降,但利润率并不是拼多多内部任何一个部门的考核KPI。
与此同时,平台加大了技术研发的投入,本季度研发费用达到24.224亿元,主要用于技术平台的投入和研发人员的招募。据拼多多年报披露,公司研发人员的占比约60%。
继续重仓农业
在电商行业普遍进入调整期,增长放缓的形势下,如何找到第二增长曲线是平台需要面对的共同问题。拼多多的选择显然是农业,在财报会上,拼多多管理层用了一半以上时间讲述他们的“农业计划”。
“拼多多成立之初,就是通过帮助农业进入数字经济来创造价值。”陈磊表示,6年来,拼多多一直聚焦农业,致力于寻找应用于全农产品供应链的技术解决方案。“接下来,我们希望可以用科技带动农产品上行,让数字经济为更多乡村社区服务,进一步提升农产品供应链的效率。”
陈磊称,拼多多是第一个在网上全面销售农产品的电商平台,并且通过技术创新、优化物流等推动农产品的销售,减少鲜果的损耗率;算法的优化也进一步推动农业发展。他解释称,拼多多在农业上的重仓不仅仅是简单地满足供需平衡。此前在农业科技化上的投入已经进入实践阶段。
此前拼多多连续两年举办“多多农研大赛”,吸引全球的科技人才参与。拼多多方面对外表示,大部分入围队伍队员为90后,甚至不乏00后的身影,眼下首批AI番茄即将挂果。
拼多多在农业上的进取心还表现在营销侧,马靖在财报会上明确表示,坚持对农产品零佣金的承诺。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除了常态化的百亿补贴促销,拼多多着力打造了“苹果双十一”。“拼多多深入选品环节,帮助山东、山西、陕西等中国主要苹果产地的农户推广产品,合作还深入到帮助当地商户打造供应链能力以及制定行业标准。”马靖表示。
今年8月份,发布第二季度财报当天,拼多多宣布设立“百亿农研专项”,并将未来利润优先投入该专项。陈磊称,9月底,“百亿农研专项”获得了股东大会的批准。该计划并非商业化目标,而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农业数字化。
此前拼多多曾被外界认为难以避免直播电商的冲击,陈磊回应称,企业发展最核心的还是要回到自身,理解自身的价值和目的。“拼多多属于农产品起家,更多关注用户日常基本需求,希望给用户提供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样的服务,这一点和其他电商企业存在差别。”
(编辑:张靖超 校对:颜京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