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新产品开发管理流程(产品开发可视化工具应用99招)

20世纪50年代以后,说起牵引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业态,很多人可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制造业。但近年来,面对欧美企业的强势反击和新兴国家的不断崛起,日本制造业已经是强敌环伺,被迫在打一场硬仗。毋庸置疑,在制造业核心的研发领域,日本制造业企业依旧有很强的竞争力,但如果还是以传统方法试图去实现创变时代和定制化时代的竞争优势,很有可能最后是志大才疏,不得其法。加之现今商业社会,产品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仅靠传统的直觉、经验和勇气,已经很难开发出受市场欢迎的产品。

产品开发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不仅要开发单一的产品,还要开发产品叠加服务的组合式解决方案,实现产品服务化,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提供持续价值。究其原因,不仅是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复杂,交付时间越来越短,更如“开放式创新”一词所蕴含的那样,参与开发的人员正变得越来越多。

“产品开发”是企业最需要做好的“正确的事情”。要做好产品开发,可以在丰田的“精益管理”,特别是其中的“可视化管理”中找到帮助。

现如今,越来越要求有丰富经验的开发人员,将自己的“技能”以各种形式可视化,在企业内部做持续传承。这是因为,在当今复杂而细分化的研发环境下,产品迭代加速,资深开发者很难像过去一样,可以通过不断试错来获取隐性知识。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上与他人分享技能、经验变得越来越便捷,加速了专业技术和知识的传播。

采用本书中介绍的一些工具和方法,并且活用IT系统,能让可视化更加生动鲜明,让成果文件更易便捷共享,让看似最复杂的事物能够清晰明了地与成果联系起来。所谓价值,只有当它被开发出来,变成人们可以感知的产品时,才真正具有了“价值”。价值的源泉,蕴藏于开发活动的过程之中,为了提高开发活动的效率,取得更高的价值成果,建议大家在你的日常开发工作中实践99个“可视化”工具和方法。希望大家把99种可视化技术尽可能多地训练成一种工作习惯。


拖动右侧滚动条可以查看全目录

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按行业分类的产品开发指南 / 1

一、产品开发概述 / 2

二、本书包含的开发对象和类别 / 4

    (一)一般消费品的开发流程 / 6

    (二)组配式产品的开发流程 / 6

    (三)组合式产品的开发流程 / 8

    (四)定制产品的开发流程 / 8

    (五)单一零部件产品的开发流程 / 11

    (六)原材料产品的开发流程 / 11

    (七)开发过程中的可视化及其目标 / 12


第2章 可视化你的战略 / 15

01 可视化的基本图形结构形式 ①树状图 / 16

02 可视化的基本图形结构形式 ②矩阵(Matrix) / 18

03 可视化的基本图形结构形式 ③IPO图(方框图) / 20

04 解决问题思维过程的可视化——ARS / 22

05 未来潜在环境变化的可视化——PEST分析 / 24

06 产品生命周期的可视化——技术进步的S曲线 / 26

07 产品的客户需求满意度的可视化——卖点满意度确认表 / 28

08 竞争优劣势的可视化——标杆管理 / 30

09 客户特征的可视化——细分图 / 32

10 为目标市场提供价值的可视化——定位图 / 34

11 市场与产品之间关系的可视化——安索夫矩阵 / 36

12 市场需求与技术之间关系的可视化——开发技术确认图 / 38

13 经营资源分配的可视化——PPM矩阵 / 40

14 产品开发趋势的可视化——产品路线图 / 42

15 技术发展趋势的可视化——技术路线图 / 44

16 产品和技术开发目的的可视化——价值路线图 / 46

专题1:通过可视化,打破思维壁垒 / 48


第3章 可视化你的计划 / 49

17 超越客户期望价值的可视化——K矩阵 / 50

18 功能和结构价值的可视化——价值图谱 / 52

19 客户视角的必要价值的可视化——归因分析 / 54

20 各个功能市场价值的可视化——功能价值分析 / 56

21 产品价值领域的可视化——价值回报分析 / 58

22 促进从不同角度思考的可视化——视角、视野、视点 / 60

23 将事物拟人化以促进创意的可视化——SLP / 62

24 将事物简化的可视化,提出解决方案——物质-场模型 / 64

25 跨界思考的可视化——NM法 / 66

26 整合团队智慧的可视化——思维导图 / 68

27 高价值分组的可视化——KJ法 / 70

28 需求类别可视化,防止遗漏——需求分解 / 72

29 与客户价值交换链的可视化——客户价值链分析CVCA / 74

30 利益相关者需求链的可视化——需求链分析WCA / 76

31 目标客户具象化的可视化——库珀的人格理论 / 78

32 提案优先级的可视化——摘星图 / 80

33 创意潜在优先级的可视化——投票法 / 82

34 可视化价值,让用户感知——原型机 / 84

35 开发想法和合理性的可视化——涵盖任务执行的产品计划书 / 86


第4章 可视化你的设计方案 / 89

36 从需求到产品具体化的可视化——质量功能展开QFD / 90

37 开发过程中不同领域间关系的可视化——领域配置矩阵DMM / 92

38 产品功能的可视化——功能分解 / 94

39 设计要素的可视化——设计要素分解 / 96

40 设计变更陷阱的可视化——正反向评价表 / 98

41 生产工序的可视化——工序分解 / 100

42 需求与功能成本的可视化——需求与功能成本分析 / 102

43 需求范围和零部件选项之间关系的可视化——

变式DMM / 104

44 从产品使用方法到功能的可视化——用例图 / 106

45 产品与外部影响关系的可视化——情境图 / 108

46 产品运行状态的可视化——状态迁移图 / 110

47 产品功能之间关系的可视化——功能结构图 / 112

48 功能间能量流的可视化——能量的功能结构图 / 114

49 功能间信息流的可视化——信息的功能结构图 / 116

50 功能间物流的可视化——物的功能结构图 / 118

产品开发管理流程

51 复杂功能输入/输出的可视化——功能状态表 / 120

52 时间和控制行为的可视化——时序图 / 122

53 设计要素间关系的可视化——要素结构图 / 124

54 可视化发明原理,激发设计创意——功能类比法

(FA法) / 126

55 问题发生结构的可视化——应力强度模型SSM / 128

56 发生问题的因果关系和发生可能性的可视化——故障树分析FTA / 130

57 问题风险和对策的可视化①——故障模式影响分析

FMEA / 132

58 与以往产品差异化的可视化——变更点/变化点

管理表 / 134

59 问题风险和对策的可视化②——基于故障模式的设计评审DRBFM / 136

60 风险对策优先顺序的可视化——风险矩阵分析 / 138

61 推进设计(故障)对策方案的可视化——设计对策的三个框架 / 140

62 生产要素的可视化——?4M1E分析 / 142

63 生产异常的可视化——工程能力指数确认表 / 144

64 人为错误要因的可视化——?m-SHEL模型分析表 / 146

65 人为错误对策重点的可视化——?4个阶段和

8个角度 / 148

66 最小实验模式的可视化——交互作用表 / 150

专题2:设计开发中的MECE /152


第5章 可视化你的过程管理 / 153

67 开发过程中状态的可视化——开发流程状态图 / 154

68 开发过程中返工的可视化——依赖结构矩阵DSM / 156

69 减少返工的开发顺序的可视化——分区分析 / 158

70 开发周期预测的可视化——蒙特卡罗分析法 / 160

71 开发节点评审事项的可视化——关口管理 / 162

72 开发节点具体绩效标准的可视化——技术达标基准 / 164

73 标准开发流程的可视化——基本流程 / 166

74 角色的可视化——RACI职责分配表 / 168

75 业务流程的可视化——流程图 / 170

76 业务目标完成情况的可视化——KGI /KPI / 172

77 开发项目工时分配的可视化——前置工作负荷率 / 174

78 复盘总结活动的可视化——KPT复盘法 / 176

79 问题案例的可视化——整改方案 / 178

80 问题整体结构的可视化——问题关联图 / 180

81 必要测试项目的可视化——测试项目检查表 / 182


第6章 可视化你的项目管理 / 185

82 项目开发关联人员的可视化——利益相关者分析 / 186

83 项目开发必要工作的可视化——工作分解结构

WBS / 188

84 开发计划的可视化——甘特图 / 190

85 开发过程瓶颈的可视化——关键路径 / 192

86 最短开发周期的可视化—— PERT图 / 194

87 设计变更对业务影响的可视化——技术/任务DMM / 196

88 项目风险的可视化——风险管理表 / 198

89 开发主题难易度的可视化——开发等级管理 / 200

90 需求规格最终确定程度的可视化——规格确定

时间表 / 202

91 问题发生和解决状态的可视化——问题发现曲线 / 204

92 业务优先顺序的可视化——艾森豪威尔矩阵 / 206

93 供应商能力的可视化——供应商评价表 / 208


第7章 可视化你的组织和人才 / 211

94 让沟通“看得见”,促进相互理解——CCP沟通法 / 212

95 会议场景的可视化——会议作战方案 / 214

96 会议场景的可视化——优化会议进程 / 216

97 项目衍生知识的可视化——技术分享会议 / 218

98 开发者技能的可视化——技能图谱 / 220

99 开发人员行为特性的可视化——人才的PMTLC判定 / 222


参考文献 / 224


结束语 / 226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