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融资成功的商业计划书,一定是长话短说的,商业计划书动辄洋洋洒洒数十页,这并不可取。
很多创业者认为商业计划书越全面、商业模式越复杂,项目才能够看起来“高大上”,投资人才会更加重视,这正是多数商业计划书的写作误区之一。实际上,投资人最关注的是你是否有能力把事“做成”,这需要你重点分析你所拥有的资源、能力和经验。
投资人还会关注你的收入模型是否可行,比如你预测的收入来自哪里,是广告收入还是产品销售收入,是渠道佣金收入还是咨询服务收入.....
一些投资人还会关注你产品的用户数量、留存率、用户使用时长、使用频率、竞品情况、未来发展方向等数据,可以根据不同行业来说明。
在商业计划书的写作过程当中,我们应当注意关注投资人所关注的,避免以下五个写作误区。
一 . 套用模板,计划书如同复制粘贴
创业者在写作商业计划书时,由于对写作流程和各模块分配不熟悉而选择套用模板,认为这样的商业计划书更加标准化,这是完全错误的做法,甚至可以说是选择了最劣方案。
对于浏览过千百份商业计划书的投资人来说,模板化的计划书通常会在第一轮筛选出去,这是由于,套用模板往往意味着计划书不足以体现项目亮点,版式设计、文字逻辑不出众,无法吸引投资人眼球。
二 . 精心包装的实心馒头,缺乏实质性内容
有一些商业计划书在设计上是请了专业的平面设计工作人员进行过精心设计的,投资人粗眼一看会为之眼前一亮,但是仔细阅读文字就会发现计划书除了精美的设计一无所有,找不到实质性的文字内容,更加令投资人失望。商业计划书的核心是讲清楚项目,不必果粉在乎排版、美术设计和花言巧语,把正事交代清楚为重。
三 . 不说人话,商业计划书中的八股文
在商业计划书的写作中,创业者为了体现计划书的整体优质性,偏好于咬文嚼字,使用诸多新闻稿用词、小众词汇甚至生僻词,这就导致原本简简单单的项目被说的不明不白,投资人阅读起来十分浪费精力。
计划书阐述的文字优化是有必要的,但要掌握好一个度,不要因小失大。
四 . 文章冗余,废话太多
一定要记住项目优劣不在于字数多少,精简的文字才是投资人想要看到的,最好是在计划书开篇,就能够用一句话讲清楚你的项目是做什么的,例如今日头条在商业计划书的首页就写着“基于社交挖掘和个性化推荐的新媒体”,一句话点醒投资人理解项目重点,引导投资人继续阅读下去的兴趣。
创业者们,商业计划书是你们找VC的敲门砖,制作一块有分量的敲门砖,你才能够有机会敲开VC的大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