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蝶衣原型是梅兰芳先生吗(北京城唯一的大师级家宴,让人置身张国荣的霸王别姬时代)

微信公众号:吖咪厨房研究所【yummy194】

人间,只是抹去了脂粉的脸。

那一部经典的《霸王别姬》里,

程蝶衣的一颦一笑被哥哥张国荣演活。

有人说,野路子的哥哥在这部戏里,

演技好得把专业的张丰毅都碾压了。

可以说,张国荣就是程蝶衣,程蝶衣是张国荣。

就像,程蝶衣是虞姬,虞姬也只能是程蝶衣。

戏剧的真真假假,从来都是戏剧外的谈资。

正如有人说,程蝶衣的原型是梅兰芳先生,

但又有人说不是梅先生,真相从来不存留。

梅兰芳《贵妃醉酒

程蝶衣和梅先生到底相像不相像,

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答案。

而在我看来,那一代的伶人,

都有一种讲究的美感。

人可以活得将就,也可以活得讲究。

程蝶衣对戏剧的讲究在行头,

而梅先生对戏剧的讲究体现在

鼎鼎大名的梅家菜

据说梅先生吃饭有三原则:

保护嗓子,保持身段,保养肤质。

这也是为什么梅先生每晚必食宵夜,

却依然能身材玲珑的原因。

梅家府宴

北京城的景山后街,

周围都是红墙碧瓦四合院,

在恭王府的旁边的一胡同里,

有一处曲径通幽的三进院。

这里的一株枣树就有240年的历史,

后院中的拴马石桩,竟是明代的开门环。

车子开不进胡同里,

得停车后通知“总管”,

不久,一辆黄包车就出现了,

坐黄包车颠簸在窄而悠长的麻石小径上。

未几,就停在古旧的木门前。

只见总管已出来迎接,颇有大宅门的风范。

两盏大灯笼高高悬在两边,

上面写着“梅府”二字。

此时,竟像是梦回霸王别姬那个时代。

这个庭落,有着150多年的历史,

以前是清王朝的贝勒爷侧福晋的宅子。

三进层的青葱院落里停放着黄包车,

豢养着叽叽喳喳的雀儿。

由梅兰芳儿子梅葆玖改建成梅府。

在这里可以尝到600多道梅家菜,

却没有一张菜单。

暑去寒来春复秋。

前院儿的小红牌每个节气都一轮换,

意味着后厨餐单随季节的轮换。

当季的时令菜式,

则由总管亲手一笔一墨地

手书在金箔红纸上。

这里的厨师长称为家厨,

已是梅府家厨的第三代传人。

经理在这儿被称为“总管”,

写得一手好字,还把府内打点得贴贴服服。

服务员都是四五十岁的大嫂,被称为“梅嫂”。

环境讲究,称谓讲究,

菜式就更为讲究了。

祖籍江苏的梅兰芳生活在北京城,

“梅家菜”结合了南派淮扬菜和北派谭家菜的做法。

鸳鸯鸡粥

梅家菜中,最出名莫过于这道。

精细的糯米,加上好的鸡脯肉,

文火熬制48小时,鸡肉与米粒的一呼一吸,

相互交融间,成粥蓉状,

根据时令加入当季菜汁,做成一白一绿的太极图状。

看起来赏心悦目,吃起来口味清淡而爽口,

是当年梅先生登台前必食。

龙须鱼丝

有次梅先生吃鱼时,不小心卡到喉咙,

家厨呢,非常的着急,

嗓子坏了,梅先生得好几天都唱不了戏。

家厨就把鳜鱼去骨去刺儿,

鱼肉起片儿,改片儿为条,挂浆,

放进热油锅里一滚即出。

看起来鱼没鱼型,吃起来鱼香满口,鲜香滑嫩。

除了这些,还有各种各样的梅家菜,

每一道菜都精致得像艺术品,

能不能吃上,全靠缘分。

程蝶衣原型

蟹肉炒鲜奶

鱼肉狮子头

四喜丸子

核桃虾球

牛肉粒

葱油面

鱼冻

用餐后,总管就会引着客人逛一圈府院,

斑驳的墙上挂着梅先生的一些老照片。

镇宅之宝梅先生唱贵妃醉酒时的戏服

梅先生用过的餐具,摄影机,

老式留声机和唱片。

一处处都像走马灯似的,

不仅浸透着着国粹大师的风韵,

也记录着那个讲究优雅的时代。

讲究是对生活认真的态度,

也是对极致的一种追求。

人活着,不光得活着,

还得往好里活,活得好。

活得精致,活得讲究,

在我们的生活的点点滴滴里,

在锅碗瓢盆碟勺筷的方寸间。

梅府家宴

地址: 大翔凤胡同24号

电话: 010-66126845 010-66126847

营业时间:中午11:30-14:00 晚上17:30-22:00

撰文 | 小刀

来源 | 图片网络,

微信公众号:吖咪厨房研究所【yummy194】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