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没有网购。
却莫名其妙收到了快递包裹。
付完邮资后
打开一看,里面全是“垃圾”
在这种情况下
不是恶作剧就是骗局。
据广州警方称
最近不少市民陆续反映。
遭遇“盲目快递诈骗”!
不法分子决心吃:
金额小,怕麻烦,很少有人报警。
别看单笔诈骗金额低。
而是牵出了三个全国性的诈骗犯罪团伙。
涉案价值超过2000万。
什么是“盲目的快递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购买或非法获取大量公民个人信息,如姓名、电话、地址等。
一些价值不高的假冒伪劣商品,会被快递公司“货到付款”的模式随机寄出,收取费用。
有的受害者忘记是否购买了货到付款的商品,有的受害者以为是亲戚朋友寄给他们的快递,没多想就付了款,有的受害者在收不到货的情况下委托别人代付。
直到打开快递,受害人发现是废纸球、数据线、劣质香水等几元到十几元不等的廉价商品,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让我们听一下警报录音。
69元小额支付诈骗案牵出诈骗团伙涉案金额超2000万。
广州警方从一起涉及69元快递、货款的小额诈骗案入手,挖出3个全国范围的“盲送快递”诈骗团伙,案值超2000万元。
从2021年6月开始,这三个团伙“盲目送快递”到全国各地。短短半年时间,他们诈骗30多万人,涉案金额2000多万元。
近日,广州警方在广东、江苏、湖北开展“猎捕诈骗4号”专项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23名。
主要犯罪嫌疑人全部到案,警方缴获手机、电脑、“盲人快递”等大量涉案物品,以实际行动有效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警方提醒
不要轻易签收“货到付款”快递。检查时如发现可疑情况,立即拨打快递单上的寄件人电话进行核实。如果发现对方是假冒他人送货或者空号,你要拒绝签收。如果发现被骗,请第一时间拨打110求助。
收快递的时候
除了注意上面提到的
除了这个快递
还要注意
不要扫快递单上的二维码广告。
近日,安徽省消保委对1111份快递单样本进行检测、统计和分析,发现674份样本中含有二维码小广告,占比60.67%。
其中,广告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每天领现金,每秒打款”的活动,占比39.32%。
测试后发现的真相:
这种现金领取活动需要邀请好友帮我们获得抽奖机会,然后进行金币、幸运值等的积累、兑换和互锁。来补足取款金额。
调查发现,有人邀请了近20个好友帮忙后,依然没能提现,其他参与者最终也没有一个提现,但都免费下载了APP,推广活动。
而且很多广告在抽奖前都要填写详细的个人信息,甚至宣传内容也因涉嫌欺诈而“暂停服务”。
针对此次调查发现的问题,安徽省消保委建议,快递单广告发布者应停止以“福利”为噱头忽悠消费者,快递公司有义务和责任对其“阵地”上的内容进行审核,确保快递单上印刷的内容不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同时提醒消费者,快递单广告中的“免费吸烟”、“待收”、“1元烟”等“福利”并不能保证真实性和安全性,消费者看到此类广告后应注意不要轻易扫码。
综合:吉姆新闻、广州日报、长江日报
来源:湖北日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