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假货赔偿标准(当炒鞋客遇到售假者,可以要求三倍赔偿吗?)

当运动鞋成为一些人的投资目标

假货赔偿标准

物价暴涨,一鞋难求。

真正的消费者要花好几倍的价钱。

去买你最喜欢的鞋子。

当鞋子投机者遇到卖家

鞋子在我手里都碎了。

购物者起诉要求三倍赔偿。

法院是如何判决这起诉讼的?

案例简介

在微信上,张某向赵某购买了10双AJ11扣鞋,总价2万元。赵随意指定了鞋子的尺寸。

收到鞋子后,张通过“领球鞋鉴定小程序”和“领东西”平台对部分鞋子的真伪进行鉴定。但上述平台的鉴定均失败。

因无法通过上述平台的鉴定,双方发生纠纷。

赵说:

如果知与得都没有问题,你就无法得到你想要的。你可以去别的地方卖。

张说道:

剩下的我送到尼斯,能卖什么就不说了。没有一对礼物和nice是可以直接检验真伪的,都有需要买家同意的瑕疵。

(知道和得到是球鞋的鉴定平台;Nice,收购是鞋子转售的平台)

双方协商未达成一致后,张某诉至法院,要求赵某返还购买鞋子款2万元,并支付三倍赔偿金6万元。

法院听证会

法院经审理认为,赵某销售给张某的鞋子在“得到”、“得到”平台上均未通过鉴定,无法实现合同目的,张某退货、退款具有法律正当性。从张某处购买同品牌、同款式、不同尺码的鞋子10双,尺码由赵随机指定,并非张某根据自己的需要专门购买。张某也未能证明购买的涉案商品是为了满足生活需要,且双方在协商过程中均提及鞋子转卖。因此,张的行为明显超出了日常生活的需要,不能认定为消费者,其主张的三倍赔偿不予支持。

案例回顾

近年来,“炒鞋热”愈演愈烈,“炒鞋族”越来越多。在这种传递包裹式的资本游戏中,市场秩序受到影响,行业生态遭到破坏,很多人陷入消费主义的陷阱,由此引发各种法律纠纷。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其权益受本法保护。

本案中,张某向赵某购买运动鞋不是为了日常穿着,而是为了在交易平台上转卖赚取差价。因此,张是一个鞋投机的投资者,而不是一个日常消费者。张某从购买的鞋子无法通过平台鉴定,使得张某转卖鞋子的目的无法实现,可以要求解除合同,但无权依据《消法》要求三倍赔偿。

本案明确了炒鞋者不属于消费者,不受《消法》保护。暴露了炒鞋的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有利于抑制青少年炒鞋热情,避免盲目炒作,促进理性消费。

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

作者:陈敏李洪敏王伟

来源:江苏高院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1. 夏日奇遇
    夏日奇遇
    发布于:2022-04-27 15:14:01 回复TA
    买家同意的瑕疵。(知道和得到是球鞋的鉴定平台;Nice,收购是鞋子转售的平台)双方协商未达成一致后,张某诉至法院,要求赵某返还购买鞋子款2万元,并支付三倍赔偿金6万元。法院听证会法院经审理认为,赵某销售给张某的鞋子在“得到”、“得到”平台上均未通过鉴定,无法实现合同目的,张某退货、退款具有法律
  1. 叶蝶叶兴
    叶蝶叶兴
    发布于:2022-04-27 07:08:37 回复TA
    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体身体,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