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宜佳便利店加盟官网(美宜佳凭啥24年25000店?东莞零售教父叶志坚说出两点最深的感受)


用时空跨越的数据对比,可能更好地看出美宜佳向全国快速扩张的速度有多嗨!


用第一个10年,美宜佳把门店开到1000家,又用第二个10年,开了10000家店,而从10000家到25000家店,时间跨度仅用短短4年。今天,我们分享一下整整24年的美宜佳与东莞零售教父叶志坚那年那事。



从10000家店开到25000家,美宜佳仅用短短4年

美宜佳的广西1000店诞生了


穿梭在大街小巷,转角就能遇到一家红色调的便利店,它,就是美宜佳。


很多人发现,最近几年,社区便利店美宜佳越开越多,离自家也越来越近了。您的感觉没有错!现在,美宜佳每月新增300--400间门店,月均服务顾客超过2.0亿人次,2021年又是美宜佳向全国快速扩张的一年。


假如您对美宜佳的扩张速度有多嗨,尚没有直观的感受,那告诉你,自2017年进驻广西,短短4年不到的时间,美宜佳已经实现了从0到1000的突破,覆盖了广西14个地级市和部分县镇。


今年10月25日,南宁市邕宁区五象大道天誉城桂01000号门店开业,也标志着广西美宜佳已突破了1000店。广西美宜佳大区总监利桂权称,3年内,将再创下一个千店。


美宜佳在东莞两会期间用7天建成的服务店


今年3月东莞两会召开前夕,为了与会人员提供便利服务,东莞会展酒店和厚街嘉华酒店开的两家临时服务店,美宜佳仅7天就建成。


到了2021年,美宜佳已经走过了整整24年,从东莞诞生到成为全国知名便利店连锁品牌,厚积薄发,埋头苦干,扎扎实实闯出了一片天。


今年4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2021年中国便利店TOP100”榜单,从门店数量来看,美宜佳以22394的门店数量再次入榜,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以27600家蝉联榜首的中石化易捷。


这份榜单的门店数据显示,排列第三的是中石油的昆仑好客,20212家;排名第4、5名的,是天福、罗森,门店数分别是5808家和3256家。7-11排名第七,门店数为2387家。


由于排名第一、第三的中石化易捷、中石油昆仑好客,是依托公司旗下加油站布局的,而最新数据显示,美宜佳开店数已突破了25000家。换句话说,美宜佳有望位列中国便利店TOP100榜首,且时间不会太久。去年,美宜佳首次超过中石油昆仑好客,跃居门店数第二,作为首个突破2万家门店的非油系便利店品牌。


从诞生那天起,从1到25000,美宜佳用了整整24年,第一个10年,把门店开到1000家,又用第二个10年开到10000家店,从10000家到25000家的时间跨度,仅4年之久。


美宜佳与东莞零售教父叶志坚那年那事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


去年8月,在美宜佳第20000家开业庆典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在致辞时道出了她自己感受,在三年前,她见证了美宜佳一万家的历史时刻。


郭戈平当时说:“三年前,我说美宜佳的下一个一万家店所用的时间肯定会更短,但是我没有想到能短到三年,而且在疫情期间,美宜佳也没有停止发展的步伐,如此之快,我为之赞叹和折服。


郭戈平总结了美宜佳作为行业标杆的成功三点,她说:“首先,还是坚守,三年前我就提到了坚守,坚守零售,不为诱惑,这是美宜佳成功的重要精神支柱。其次,是科技赋能。按照互联网的说法,美宜佳是传统零售商,但今天的美宜佳经过不断升级迭代,已经成了一家科技赋能,数字驱动的现代化企业。第三点,我觉得非常重要,就是美宜佳一贯秉承的让加盟商挣钱的共赢理念,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才有这么多创业者共同成就了美宜佳两万家店的规模。”


那天致辞时,郭戈平如是说:“按照美宜佳今天的速度,我难以预估下一个一万家的完成时间。”


美宜佳连锁创始人叶志坚


用了整整24年,开了25000家店,创造这个商业奇迹的,就是有“东莞零售教父”之称的美宜佳连锁便利店创始人叶志坚。


美宜佳,成立于1997年,由广东省东莞市糖酒集团控股创立。对于美宜佳掌舵人叶志坚,见过的人对他的第一印象是标准的南粤人、个头不高,国字脸,一脸和蔼的笑容。


生于1951年的叶志坚,今年70岁,早年他出任东莞市商业局副局长时,曾将雀巢等跨国消费巨头引入东莞。1989年,他转入东莞市国有企业任职,不少人感叹,昔日东莞市商业局旗下十大国企,除了食品公司外,都倒了,仅存东莞市糖酒集团,而且还越做越大。


美宜佳的控股公司东莞市糖酒集团,2000年股份制改造后,已变为一家民营企业。


东莞同行之所以称叶志坚为“东莞零售教父”,是因为除了美宜佳,东莞另外二大便利店的老板,均出自糖酒集团,其中一个是叶志坚的文秘,另一个是第一代美宜佳员工兼店主。


叶志坚


美宜佳品牌连锁创始人叶志坚一次受访时表示,作为从事40多年商业工作的人,有两点感受最为深刻,第一点是在任何的时候我们都要坚持。做好这个行业,一定要专注这个行业,坚守这个行业。


美宜佳便利店

叶志坚表示,他非常喜爱商业,我认定了零售服务业永远是一个朝阳行业。因为老百姓每时每刻都不能离开它,都需要它。


至于感受最深的第二点,叶志坚认为,单是专注和坚持还是不够的,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叶志坚说:要做百年企业,不管在怎样的时候,都要坚持量力而为,稳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首先企业就不能死,必须要活着。


如果要活着,叶志坚觉得,必须要遵从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就是有多大的能力,就办多大事。他说:企业要能活着,我觉得第二个原则就是:任何时候,企业都必须有充裕的现金。长期以来我们公司对现金流的管理非常的重视。我们从来不占用供应商的钱去投资,也不拖欠供应商的一分钱。


叶志坚(右)


7-11便利店连锁,是1992年进入中国市场的,而1997年叶志坚在东莞创办美宜佳时,沃尔玛家乐福已经进驻东莞,而当时美宜佳最初的美佳超市,在经营上也是倍感压力的。


2011年年底,美宜佳开店当年已突破了千家,总店数达到3570间,这一年,他们走出珠三角,将触角伸进了在云浮汕尾。2014年,美宜佳(福建)便利店有限公司成立,厦门电子城美宜佳开业了,福建成为美宜佳继广东之后另一个开疆辟土的沃土。


正是美宜佳在福建的成功,也为美宜佳品牌连锁走向全国树立了信心,此后,美宜佳的特许加盟店获得了蓬勃发展。


到了2016年,美宜佳又在夯实粤闽两地基础上,进军湘江,在广东、福建、湖南三省七个大区,摸索形成“大区—事业部—加盟服务课”的基准组织架构,经营管理权也下放至大区。期间,叶志坚又明确了总部与大区、子公司的管控模式,建立了“中心/大区—部—课—组”的四层管理架构及职位体系。


经营管理权下移,加上相应的人才发展体系建设、薪酬绩效优化、股权激励改革等工作推进,激发了一线团队潜能及创业气氛,这种创新及变革,事实上也是日后美宜佳向万店、2万店到25000店快速扩张的动力源泉。


美宜佳董事长张国衡


从1997年到美宜佳20周年的2017年,第10000家店诞生了,三年后的2020年8月,第二个10000家店仅用了三年。而从去年8月至2021年10月,一年多一点时间,又有5000店催生了。


中国便利店,有广阔的空间不假,但时代在变,消费者生活习惯在变,零售业态也一直在变,美宜佳整整24年里,有一个没变,那就是门店的净增速度太快了,美宜佳举办30000家店庆祝活动这一天,不会太久的。


海峡对岸的宝岛台湾,便利超商的密集度在全球可称得上数一数二的,而且提供的服务和美食也是五花八门的。


美宜佳离“中国便利店之王”仅一步之遥,超越中石化易捷也只是时间问题。如果与中国台湾相比,除了扩张门店网络布局之外,在便利生活方面还有很多值得深耕的地方。要实现“成为国民骄傲的便利店品牌”愿景,与国际同行7-ELEVEn相比,客观地说,也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台湾桃园的7-ELEVEn店


经过20多年的博弈,美宜佳没有被7-11外品牌连锁杀死,在国内市场发而彼此门店数差距越拉越大。头部为王,即便美宜佳在门店数远远将7-11抛在脑后,但也不可否认,美宜佳在成长历程中,一直在对标7-ELEVEn模式。


11月20日,是日本7-11成立48周年。7-Eleven,原属美国南方公司,后来被并购成为日本公司。事实上,我们今天看到的7-Eleven,主要是日本7-11的现代化商业连锁管理模式,而非最早的美国7-11。日本7-11公司,也成为哈佛商学院的研究案例。


上世纪70年代,是日本超市发展的黄金时期,超市伊藤洋华堂将美国7-11引进到日本。日本7-11会长铃木敏文日后回忆,当时公司上下都是“一群外行人”,24小时便利店曾被质疑,半夜三更怎么会有客人。经营十年后,7-11一直在挑战行业规则,比如要求厂商推出联合出货服务,又比如为产品贴上条码方便上架等,开始曾遭到抵制,但最后坚持下来。


1990年,铃木敏文提出并购美国7-11时,而当时美国人是看坏24小时折价店的前景的。日本7-11是2010年成立7银行(Seven Bank)的,随着日本人口老化,他们又推出了给学校送午餐、给家庭外送餐点等。


梳理下来,7-11的成长史,一直是在创新及转型的路子。近来,为了更贴近消费者,日本超商龙头7-Eleven除了提高快速宅配服务,也在不断开设无人店。



本文内容为一波说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和摘录发送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