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手机进行支付交易现在相当普遍。
但各种骗局往往隐藏其中。
比如像这样的聊天记录,让人极度绝望。...
付款后发现货物已被黑掉...卖家,化为乌有,只剩下你可怜的钱和货空。当有“风险提示”时,要格外小心
大概对面是骗子吧!
为了降低支付风险,微信官方账号“微信安全中心”曾写道:使用微信支付时,如果有“风险提醒”,要格外小心!
如果出现图中提示,说明收款账号极有可能是骗子,已经被微信支付检测到!应暂停支付或确认对方身份后再支付。
那么问题来了:微信支付怎么知道谁该发提示,谁不该发?事实上,微信支付已经构建了安全风控体系,识别恶意账户和交易。在敲黑板的过程中,如果支付账户出现异常特征,微信会根据风险程度提醒用户交易风险。如果收款方比较恶意,微信会对交易进行拦截保护,提醒用户注意资金安全。
此外,除了提醒用户,微信还为用户提供了15分钟的“转账冷静期”。在此期间,用户可以互相验证对方的身份,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注意这三个骗局!01抢红包神器暗藏木马,谨防存款被盗,刷一些抢红包软件,号称每秒都能抢到红包,包包不落。表面上看好处很多,其实就是病毒软件。一旦安装,手机就会感染病毒,个人信息、微信钱包、银行卡余额都有可能被盗...
02“好心砍价”无利可图。当个人信息出现危机时,骗子往往会利用“只要在链接页面邀请好友帮忙“砍价”到0元,就可以免费获得产品”的噱头,引诱用户点击链接并填写个人信息转发到朋友圈。骗子利用这些信息盗取客户绑定的银行卡内的现金,向用户的好友推广这些诈骗活动,并在信息中携带病毒链接进行二次诈骗。
03返利二维码暗藏玄机,病毒链接要注意骗子以商品为诱饵,称消费者返利或便宜,发送的二维码或未知链接暗藏木马病毒。一旦扫码或点击链接,木马就会窃取应用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
提醒警方不要安装来历不明的软件;不要轻易点击来源不明的网站链接;扫描不确定安全的二维码。定期给电脑和手机杀毒,谨防感染不明木马,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