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视觉中国
文|港股研究所
2022年,企业赴港上市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近期,多家知名企业被媒体报道赴港上市,包括胡涂汽车维修、JD.COM科技、快的打车等除了一些互联网公司吸引了外界的目光,一些传统行业如美容化妆品公司也加快了上市进程。
去年a股、港股、美股都有知名的美妆、日化公司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最近,一些公司如尚美集团和味美滋被媒体报道要在香港上市。美妆、日化公司要去香港上市,背后有什么考虑?
美妆日化品牌冲刺港股
1月17日,韩束母公司上海尚美化妆品有限公司(简称“尚美集团”)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正式启动香港上市申请,拟在香港主板上市。它的共同发起人是摩根大通、CICC和中信里昂。尚美起源于2002年,拥有众多知名品牌,如韩束、叶仪、红象等。
招股书显示,2020年,尚美集团实现营收33.82亿元(同币种),较2019年的28.74亿元增长17.6%;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5.96亿元,同比增长12.7%。此外,尚美集团2019年和2020年调整后利润分别为1.14亿元和2.65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调整后利润达2.85亿元,同比增长45.3%。
除了尚美,味美滋实业(广东)有限公司可能择日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拟在主板上市,冲击港股主板“国产牙膏第一股”。公司有口腔护理品牌——“Saky”和儿童口腔护理品牌——“KakyKids”。目前,舒克品牌产品线已覆盖多个品类,包括牙膏、电动牙刷、漱口水、牙科冲洗器等,形成了围绕口腔保健市场的完整布局。
近年来,从蓝月亮、朝云集团,到爱美客、上海尚美,再到唯美姿,美妆、日化企业纷纷赴港上市。除了很多美妆品牌公司上市的港股市场,a股和美股资本市场也吸引了一些头部玩家代表。
据了解,2017年,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敲钟,成为a股“美容行业第一股”;2019年,完美日记母公司逸仙电商在纽交所上市。2021年3月,敏感肌护理品牌薇诺娜的母公司甜菜碱在深交所上市。此外,杭州化妆品品牌毛戈平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首次获得上交所主板批准。
同时,据《化妆品财经在线》记者统计,2021年,美容产业链上市公司有12家,其中7家为a股。上市公司涵盖原料供应商、包装材料供应商、品牌商、代理商、零售商等产业链。
近年来,美容化妆品和日化公司开始了上市之旅。为什么这些玩家打算在这个时候上市?
急于上市的原因有哪些?
据启信宝发布的《2021年全国化妆品行业区域研究报告》显示,近10年来,我国新增化妆品企业数量逐年增加。2020年新增企业超过2.5万家,增速达到70%。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将达到3400亿元,2021年1-11月将达到3678亿元,增长率为15.3%。
化妆品企业数量增加的背后,很多头部玩家脱颖而出,计划上市的背后,可能有这些考虑。
一、随着颜值经济的到来,消费者对化妆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国内化妆品市场被不断开拓,成为全球化妆品行业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
2015-2020年,我国化妆品消费规模从2049亿元增长到3400亿元,复合增长率约为8.81%。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我国化妆品零售总额将为3400亿元,较2019年增长9.5%。2020年的疫情对整体经济影响很大。在这种环境下,化妆品的零售额仍然可以保持增长,尤其是随着年底“双十一”和“双十二”的促销,零售额的增长会更快。
其次,目前美妆、日化品牌公司上市不是唯一的融资方式,但却是最好的融资方式之一,也是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契机。目前市场对化妆品的关注度较高。一方面,由于消费升级,尤其是彩妆行业,美容行业的市场规模仍在不断扩大,这也使得完美日记、花西子、薇诺娜等国产化妆品品牌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另一方面,近年来线上渠道让更多美妆品牌快速获得消费者认可,尤其是借助短视频、直播等新渠道红利,加速了彩妆的增长。“短视频和直播可以让你看到化妆前后的明显区别,化妆这种产品形式非常适合这种新渠道的流量红利。随着90后成为消费者主流,对国货的认同感越来越强,国内美妆市场也逐渐“升温”。
第三,受疫情影响,国内美妆品牌受电商青睐。市场研究员桑德拉·维斯(Sandra Weiss)表示:“受疫情影响,一些线下零售渠道关闭,中国化妆品、美容和个人护理行业销售额下降。许多品牌开始发展线上渠道,进行数字化转型,越来越依赖社交媒体和直播来促进电商销售。实体店重开以来,线下消费普遍恢复,但线上销售仍在增加。”
无论是最近的上市潮,还是去年美妆品牌的良好表现,背后反映的都是本土美妆公司的竞争力在加强,国内美妆产品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代,自然受到了资本家的青睐。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IPO可以帮助企业筹集资金,从而促进公司的规范运作和资源整合,增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欧莱雅国内版是什么时候在港股资本市场诞生的?
国内美妆品牌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试图撕掉廉价劣质的标签,尤其是被Z世代认可后,国内品牌也开始了品牌高端化的进程。登陆港股资本市场的玩家也想利用融资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但是成为欧莱雅,在港股资本市场获得更大的认可,他们还缺什么?
从全球影响力来看,根据美国工业新纬度报告,上海医药工业研究所黄俊海教授曾表示,欧莱雅、宝洁、联合利华、雅诗兰黛、资生堂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2.4%,而外资企业约占市场前20强企业的80%,本土企业仅占20%左右。显然,在市场份额上,国产美妆和日化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前自然堂集团创始人郑春英认为,国内品牌只研究渠道不研究消费者,国外品牌只研究消费者不研究渠道。即使国际品牌下沉,也没有威胁,因为底层市场太大。
此外,在品牌认知度层面,为了提升在高端层面的竞争力,R&D仍显不足。目前国内美妆公司产品的代工,直接凸显了国内美妆产品无法与国际高端品牌抗衡的关键——R&D和技术创新还有很大差距。
一直以来,国外大牌都非常注重研发,比如欧莱雅创始人舒勒就是靠染发剂攒下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他创办公司的时候,公司只有两个房间,一个是演示大厅,一个是实验室。他白天在发廊卖产品,所有时间都在实验室研发。
近年来,国内美妆品牌也在加大技术投入,但与高昂的营销费用相比,仍有明显差距。比如完美日记,背靠集团OpenLab开放R&D系统,联合中科院化学所、森信科技等国内外知名R&D机构此外,双方还共同开发产品,加强产品创新。
根据现有数据,逸仙电子商务确实在增加其在R&D的投资。2018年至2020年,其R&D费用分别占营收的0.4%、0.8%和1.3%。根据最新的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这一数据在本季度增长至2.7%。但是化妆品行业的研发,尤其是高端产品的研发,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提高的。
目前国内美妆品牌影响力逐渐提升,在消费者心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认知度。但同时也要看到,国外大牌美妆品牌对国内市场有着深刻的理解,能够根据市场趋势做出灵活的调整,这也使得他们在国内的销售业绩依然位居前列。要成为欧莱雅,国产美妆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