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彭)10月11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在COP15新闻中心,以“金木土石布”为主题的地域特色文献展,从多方面呈现了云南文化的多样性。
记者了解到,展区分为五个展览系列。每个系列的展位都按照“金木土石布”的几何形状精心设计,每个展品都配有专属的动态海报。除现场30余件展品外,展区每天都会根据展览主题轮换展品,共约100件展品。
金-金、银、铜和锡手工艺品
斑铜、黑铜、斑锡的制作工艺在云南历史悠久。“四牛骑士壳藏”中的云南古文化、“百鹤瓶”上的百鹤、“十二生肖玻璃”上的斑点锡生肖等一系列工艺品,不仅展示了云南独特的有色金属锻造工艺,也体现了云南的历史文化和地域魅力。
COP15专题文创记者彭希摄
COP15专题文创记者彭希摄
木制、竹制、藤制和草制手工艺品
云南被称为“植物王国”,许多地区继承了多项木制品技术。一根藤条、一根竹条,经过云南人民勤劳的双手,就能编织出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在展区现场,主要展出了郑和下西洋使用的船队模型。600多年前,云南人郑和七下西洋,谱写了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辉煌篇章。今天,云南人用木工来还原郑和船队的模型,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当时精密的造船技术。
COP15专题文创记者彭希摄
COP15专题文创记者彭希摄
土陶泥塑工艺品
云南民间传统陶瓷烧制工艺历史悠久,丰富的稀土资源为发展粘土制品提供了独特优势。有着600多年历史的玉溪青花,从胚胎开始就勾勒出了云南的制陶历史;建水紫陶,中国四大名陶之一,温润如玉,敲击声如磐石。永胜瓷器、傣族陶器、华宁陶器充分体现了云南少数民族的地域特色文化。
COP15专题文创记者彭希摄
石材-石雕石材制品
云南盛产石头,其中天然的“奇石”最为特殊。在山川河流中,不同地质年代的石头经过河床的滚动和沉积,在河流的冲刷中变得光滑如玉,经过河流沉积物中的矿物质的侵蚀,在石头表面形成丰富精美的花纹。
“云子”作为云南特有的围棋手,体现了云南人独特的炼石技艺。它采用了云南特有的玛瑙石、紫晶石等几十种天然矿物原料。经过高温提炼,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子是雪白的,有亮点和明亮的眼睛。
COP15专题文创记者彭希摄
色织刺绣面料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也是民族面料和纺织品品种最多的地方。白扎染、彝绣等手工艺品也成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名片。现场主要展品是活草纺织品、花腰绣、云南绣、千绣等手工艺品。
COP15专题文创记者彭希摄
COP15专题文创记者彭希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