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北京的张宁做了几年猫奴。毕业第一年,她拿回了一个华三。从此,她生活的一大半都被这个小家伙占据了。
朋友圈全是他们宠物的照片。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给猫一巴掌。双十一,你要先存猫粮和玩具,再买你需要的东西。
在她一个人工作的城市,她已经把猫当成了自己最亲近的存在。
像张宁这样陪伴宠物的年轻人在大城市比比皆是。最近三年,城镇的宠物比例从10%上升到17%,宠物经济的普及程度也在提高。
然而,在这个早期市场,标准和秩序尚未建立,宠物看病贵,品牌选择难,也成为年轻宠物主人的普遍烦恼。当这个爱宠青年已经越来越拟人化,全方位的宠物服务,品牌和平台应该拿出什么样的产品来承担这个机遇?
宠物看病难,看病贵
两年前,张宁的猫得了一场大病,差点死掉。即使经过几个月的精心护理,还是花了2万多元。
“宠物看病比人贵。”这是张宁带猫看病后最大的印象。检查贵,药贵,连最基本的检查单都要几百起步。
养猫几年,张宁多次带猫去医院。她很快发现,因为宠物不能像人一样分辨出自己的毛病,所以基本上只要去看医生,都要做全套检查。她以前去的医院,一套生化血常规+B超,差不多600块钱,这还只是检查的费用。
对于这些在外漂泊的年轻人来说,几千块的医药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更重要的是,和人不一样,宠物没有保险。张宁可以通过商业保险获得所有的医疗报销,但是宠物没有保险,这些费用是真实存在的。
她之前也去看过市面上推出的一些宠物保险,但是基本上只能在合作医院报销。更重要的是,保额很低,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她曾经在某知名保险公司买过宠物保险,但是这个保险的门诊最高保额只有2000,而且只能报销检查费。
“我能用2000元做什么?检测费不止这些。”这种产品,在张宁看来,根本解决不了她的实际需求。
另一个困扰宠物父母的点是如何找到一家优质的医院。
“其实找医院最重要的甚至不是技术,而是医生的医德。”张宁带猫去看医生的时候,遇到一些医生会开一堆不必要的检查和药。
所以,虽然北京的宠物医院很多,而且离家近看病也很方便,但要想马上在众多机构中找到一家靠谱的医院,并不容易。更何况宠物医院基本都是私立的,没有名单和标准。张宁告诉20社,基本靠“别人的推荐和口碑”。
《2020年中国宠物医疗行业白皮书》显示,宠物医疗以23%的市场份额,成为宠物消费市场第二大消费类型。然而,昂贵的费用和不明确的标准让宠物主人很头疼。
在这种形势下,互联网医疗和大数据的介入,或许是帮助宠物父母判断病情、选择医院的解决方案。
比如百度在今年6月推出了私人宠物医生,为用户提供免费的线上问诊和线下体检。
然而,JD.COM将走得更远。今年10月,它升级了之前安心照顾宠物的策略。在之前线上私人问诊服务的基础上,依托专职宠物医生、合作宠物医院和3000余名注册线上宠物医生,建立了7个科室的线上医院,构建了涵盖专科疾病中心、诊前咨询、诊后管理、线上随访、院内就诊的全套服务。这也是第一家获得许可的宠物互联网医院。
JD.COM零售宠物业务总经理刘路提到,建立互联网宠物医院的动机之一是解决宠物父母看病难的痛点。
“为什么之前线下看病会有被困住的感觉?那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但在互联网医疗的场景下,我们可以通过咨询很多专家来判断诊疗是否合理。”
刘路告诉36Kr,明年他们还会有在线处方的功能,让用户可以在线解决一些小病,尤其是那些身处低线城市,缺乏足够医疗资源的宠物主人。同时,他们还会筛选出第二批线下YEATION医院,用户也可以在线上转入这些筛选过的宠物医院。
针对前面提到的另一个痛点——检查和药物贵而买不起的问题,还有专门制作的宠物医疗卡,与京东健康宠物医院同时推出。简单来说就是京东金融、JD.COM宠物、中国平安财产保险公司的宠物医保卡。
刘路透露,网上宠物医疗卡分为两档,保额分别为5000元和10000元,赔付比例可达80%,是目前行业最高标准。相比市面上的竞品,这个保额和标准基本可以满足用户的日常医疗需求。
年轻人,为宠物买单
对于张宁来说,在猫咪生病的时候照顾好它,保证孩子的健康,只是最基本的要求。
在即将到来的双十一,她列了一个长长的单子。除了必须储备的猫粮,她还得买宠物厕所和各种猫咪玩具,而她只打算买一件羽绒服。
我宁愿节俭,但给自己的猫狗最好的生活是宠物主人的普遍心态。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2021宠物食品行业消费洞察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宠物主人人均年消费将达到6653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
在豆瓣的爱猫生活群里,一位养猫用户发帖统计自己一年来的花销,光是猫粮就已经花了15000元。
“不考虑平均月薪200,发现每年都过万”,这是年轻猫主的常态。这还不包括给猫的保健品、玩具、日用品等等。难怪有些猫奴称养猫为“行走的碎纸机”。
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愿意为“大师”买单。2019年,在双十一最受欢迎进口商品排行榜上,猫主食力压婴幼儿奶粉登顶,一个巨大的新蓝海市场被撑起。此前,中国快消品《青山资本2020早期投资机会报告》提到,宠物市场已经超过2000亿,整体增速20%。
几十亿的新市场也吸引了各大玩家的跟进。国内商家的跟进是最明显的趋势。张宁告诉36Kr,她以前基本都是买进口猫粮。这两年国内的宠物食品品牌也不少。现在除了冻干,她已经把其他猫粮都换成了国货。
艾媒数据中心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宠物行业共发生25起融资事件,融资金额达60.56亿元。
随着资本进入市场,平台也在加大投入。腾讯投资“宠宠”,百度6月推出“选买养医”私人宠物服务。今年,两家电子商务巨头天猫和JD.COM已经将宠物升级为一级品类,并建立了独立的业务部门。
但是,在一个新的市场,野蛮生长期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
就像前面提到的宠物医疗赛道,目前缺乏规范性和透明度,监管相对不那么严格。
其实整个宠物经济市场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近两年,虽然新品牌层出不穷,但“质量参差不齐,价格体系非常混乱”,仅靠资本的力量很难让市场理性增长。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就需要一个平台作为第三方参与到产业链的规范化和透明化,让他们能够安心购买产品。
在这方面,拥有中国最大自营供应链的JD.COM,过去两年一直在与品牌和工厂共同建立行业标准。近两年,JD.COM推出了“不喜欢就退货”、“安心品尝”等服务,并将退货时间延长至15天,以保证用户的购买体验。
今年10月,在升级安心养宠战略的发布会上,JD.COM宠物还启动了主食质量认证,与多家权威机构和主流品牌正式发起成立“安心养宠质量联盟”,帮助用户筛选出优质宠物食品品牌,降低踩雷、踩坑风险。
全周期服务,11次秒杀
在社交平台上,经常有人感叹自己不如别人家的一条狗。虽然这是一种调侃,但很难否认养宠物的标准已经越来越符合“养孩子”了。
生病了要去专门的医院,每年定期体检,每天吃进口食品,心情不好的时候还要做心理咨询。现在的年轻人都兴起了一种带娃带猫的感觉。
正因如此,宠物消费成为年轻人新消费的一大阵地。他们想要的不仅仅是宠物最基本的吃喝,更是一种越来越贴近人的高标准服务。
这也是这两年宠物服务场景不断丰富和延伸的本质原因。
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布局宠物赛道的JD.COM,在过去两年里大幅增加了线上和线下的投入。相比宠物垂直电商,在供应链和物流方面有着多年积累,拥有超过5亿活跃用户的JD.COM,显然有着更成熟的服务能力和流量支持能力。
升级为一级品类后,JD.COM的宠物在半年内建成了覆盖线上线下的一站式宠物服务平台。
今年上半年在JD.COM线上布局宠物o2o门店,已经覆盖了80%的高速城市,未来还会向店仓一体化发展。
此次打造线上宠物互联网医院,JD.COM利用健康和宠物两大事业群的跨部门合作,将线上医疗的体验突破与多年构建的宠物产品供应链相融合,构建这一新场景。
在JD.COM最擅长的电商服务上,今年5月发布安心养宠物战略时,JD.COM宠物号称要打造50个第一梯队品牌。所谓第一梯队品牌,就是这些品牌能用20%的产品贡献80%以上的销售额。JD.COM还将赋予该品牌全球营销手段,将该品牌提升至第一梯队。
“目前在JD.COM,一年之内,月销售额从零到百万的品牌数量已经远远超过50家。”接下来在双十一等活动下,这样的支持还会继续。具体来说,JD.COM在升级安心呵护宠物战略的同时,进一步推出了打造200款潮流爆款产品的活动。
通过聚焦精细化、健康化、智能化三大趋势,JD.COM宠物将进一步聚焦打造三大趋势下的200款产品。刘路向36Kr透露,目前他们已经制定了“双十一”的实施方案,包括新业务的培训、新产品的推广以及直播等权益的打包等。
此外,为了满足用户在购物节期间即时下单的需求,JD.COM还特意在双十一推出了小时服务,提高配送时效。
从今年的双十一战报来看,相比去年,宠物这个品类确实翻倍了。
今年10月20日JD.COM开启预售后,预售前一小时数十个宠物品牌的销售额超过去年首日甚至全阶段的销售额,多个品类预售金额同比增长超过100%,其中JD.COM宠物美容电器预售金额同比增长7503%;猫爬架预售金额同比增长2908%。
面对早期的宠物市场,今年的布局是京东的一个起点。COM的宠物策略。
“之后,除了医疗服务的突破,我们还将在各类服务上有所突破,同时加强用户教育,在全球范围内提供全渠道服务。”
在刘璐的构思中,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未来,JD.COM的宠物可能会把线上的供应链产能做到线下,建立自己的线下消费场景。
以宠物医疗为例,刘路告诉36Kr,目前宠物线下医疗只有宠物医院和门店,还没有像宠物药店这样的线下业态,未来可能也会利用自己的诊疗资质和线上医生服务能力来赋能线下业态。
目前,之前已经布局的o2o门店有上千家,未来两年,JD.COM宠物计划将门店扩张至10000家。
据《2021年中国宠物消费趋势白皮书》数据显示,未来三年中国宠物市场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14.2%,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456亿元。
在这个未来会翻倍的市场,只有积极引导行业,建立正规的平台,才能获得最大的红利。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