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系列1】美元纸币上数字的秘密:版面标记
美钞的设计理念与世界其他国家有很大不同。美观大方,简单朴素,有质感。特殊配方制成的纸张的特殊手感,手工雕刻的人像,凹版油墨的凸起触感,都可以被大众作为真伪鉴别的依据。
1914-1928系列(大尺寸)美钞,也就是美联储纸币,从1914年系列开始被印刷成大尺寸纸币。1914年系列有两个版本,分别是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先印红印,后印蓝印。
1918年系列纸币的面值分别为500美元、1000美元、5000美元和10000美元,并印有蓝色印章。
这些大尺寸纸币的平均尺寸为7.375 × 3.125英寸(187 × 79毫米)。
1928–1995系列(小尺寸或小头版)1929年,美元第一次彻底修改了纸币的外观。为了降低制造成本,所有面额的钞票尺寸都缩小了30%左右,以减少流通钞票的样式。美元缩小的尺寸源于1903年发行的菲律宾比索银票的尺寸,美国第27任总统威廉·威廉·霍华德·塔夫脱在美国殖民政府下担任菲律宾总督。鉴于菲律宾比索的成功发行,塔夫脱总统随后任命了一个委员会,该委员会积极报告了在美国使用菲律宾纸币大小的优势和节省。终于在1928年实现了小面额美元的发行,并延续至今。
所有小票据的尺寸为6.14英寸× 2.61英寸(156毫米× 66毫米),厚度为0.0043英寸(0.11毫米)。
在标准化设计的决定下,美元的设计趋于一致,不同面额的钞票具有相同的大小等设计理念,以减少不同面额钞票的外观差异,增加人们在使用钞票时关注钞票的时间,使人们更容易区分真钞和假钞。
主要采用凹版印刷,正面为黑色,背面为绿色,号码和纹章采用绿色凸版印刷。只有正反面两种颜色,不同面额大小都一样,没有遮光。1905年的20美元金券是最后一张带有底纹颜色的美国钞票,直到2004年版的20美元钞票才再次印制了彩色底纹。底纹未打印的原因已不存在,恢复底纹打印的原因显而易见。
1996–2003系列(新货币设计或大头版)近年来,复制技术的快速进步迫使各国对纸币进行改版。美元从1929年开始维持了67年的传统面貌,1996年也被迫进行了修正。首先,推出了百元大钞。1997年50元纸币开始流通,1998年发行20元纸币,2000年同时发行10元纸币和5元纸币。
这一系列修改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高级彩色复印机的威胁。新增加的防伪特征为嵌入荧光安全线、人像水印、光变油墨和偏离中心线尺寸较大的凹版人像,纸币整体感觉保持不变。
2004 年后重新设计的系列(彩色版)自2003年以来,美联储推出了一系列以国家自由为特色的新法案。新版20美元纸币于2003年10月9日首次发行。2004年9月28日新50美元;2006年3月2日发行的新版10美元纸币;2008年3月13日发行的新五元纸币;新的100美元钞票于2013年10月8日发行。
选择第一张20美元,因为这是最常用、流通最快的钞票。
虽然2009A系列是这些100美元钞票的第一个系列,但第一次印刷的是2009系列,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印刷。由于印刷工艺的原因,这些纸币被禁止流通,直到2016年才开始发行。
1元和2元钞票还是小人像,没有变化,没有水印。
此次修改的目的是防止数字复制技术,因为美国特勤局发现了一种新型的伪造技术,许多假钞都是用个人电脑和喷墨打印机伪造的。这种造假风潮并非美国独有,很多国家也深受其害。最后决定加入由22个国家组成的中央银行反假小组(CBCDG ),应用其开发的技术,防止计算机复制钞票。
为了使用CBCDG技术,美元需要调整布局和打印底纹。不同面额的新钞有不同的主色和细线,方便识别,以弥补以前单一的颜色,使图文更有层次感,更丰富多彩。这些颜色颜色浅,对光不敏感,不易复制,容易被大众识别。这是传统美元最大的变化。同时增加了新的防伪功能,如新的变色墨水、金属墨水、红外墨水、安全线和几个机器可读的功能。
写在最后美元受到了批评。是印钞界公认的设计特征变化最少的钞票之一。虽然几经修改,但不同的版本变化不大,尤其是面部数字几百年来都没变过。设计单调乏味,毫无创意;个别防伪技术落后于潮流,甚至真伪难辨;这些年来,制作技术天翻地覆,但制版始终是传统。美国财政部官员曾表示,无论如何改动,都不会改变美元的外观和手感,钞票和纸币的大小,名人头像等等。可见是对传统的“执着”或“保守”。美元强调防伪功能,却忽略了艺术性和普及性。
但客观来说,美元在防伪方面功能性突出,整体印刷技术高,综合防伪能力在世界上也是很高的。它最大的特点是集成了不同的防伪功能,防伪技术不多,但总体稳定有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