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现在赚钱软件越来越多。
散步,看视频,看小说,听故事,都可以赚钱。
早些年很多小公司开发的应用,打着走路赚钱的幌子,其实就是传销。
但是现在这些赚钱软件背后的公司都比对方大。
字节跳动、淘宝和腾讯等公司已经开始推出赚钱软件。
还有很多其他的应用和游戏可以赚钱。
在很多人眼里,赚钱软件是相当低贱的。
辛辛苦苦干了半天,换了几千个看起来很多的金币,可能只能得到几毛钱,甚至几毛钱。
但是为什么赚钱软件越来越多,值得研究。
这背后是移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用户红利消失,获客成本越来越高。
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
cmnet月均用户同比增速已从2019年的2.3%降至2020年的1.7%。
虽然2020年疫情期间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意外的增长,但是5月份开始回落,5月份以后又回到了疫情前的情况。
不仅用户数量在减少,用户的使用时间也停止增长。
这必然导致越来越高的获客成本。
因为依托微信生态,拼多多和JD.COM依然在获得最便宜的流量。
2020年,拼多多和JD.COM的获客成本将在200元左右。
2019年,阿里巴巴在Q2的获客成本达到了惊人的535元,并且居高不下。
在线教育、金融、游戏等行业的获客成本普遍超过千元。
看到这个获客成本,我们可以回头看看这些赚钱软件,背后的逻辑非常清晰。
以前流量大,成本低的时候,公司为了方便快捷,都选择从平台批量购买流量。
现在流量低,成本高。为了降低成本,公司开始用应用赚钱的方式向个人购买流量。
越来越多的赚钱软件提醒创业者。
一方面,随着流量越来越稀缺,获客成本越来越高,创业的门槛和难度也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也为创业者指明了创业方向。
如果你有某个专业细分方向的流量获取能力。
那么,在流量稀缺、获客成本越来越高的市场,你就有了议价权和主动权。
流量成本越高,方向越细分,越有利可图。
比如聚集在线教育、金融、游戏等获客成本高的行业。
这些行业的获客成本普遍超过1000元,未来可能还会继续上涨。
如果创业者能通过提供专业全面的信息或者某些产品或工具,低成本吸引精准流量,赚钱也就顺理成章了。
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高效连接,我们的世界正变得越来越细分,越来越圈。
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通过图文视频、社区工具等多种手段,总结出精细化的差异化流量。
自然各种广告商都会找上门来。
比如越来越多的都市白领面临脱发的问题。
如果你能通过防脱发常识吸引到一批精准的用户,你会有很多赚钱的能力。
这样的方向还有很多,每一个痛点,每一个兴趣点背后都有这样的创业潜力。
当市场上赚钱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时候,你要意识到,精准流量的卖方市场一定会越来越繁荣。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