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绝大多数网友都收到过亲朋好友“帮忙砍一刀,免费获得XX”的拼多多砍价链接,而这个链接只需要足够多的好友帮你砍价,就可以免费获得活动商品。
正因如此,拼多多在短短几年内发展迅速,积累了大量忠实用户,成为国内最大的电商平台。
然而近日,上海有律师起诉了拼多多的运营公司上海讯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原因是其在拼多多的砍价活动中未能砍价成功,获得免费商品。
今年3月,上海律师刘参加了拼多多的免费砍价活动。在收到拼多多所谓的“超级免费卡”后,刘律师开始挑选一款喜欢的手机产品,然后讨价还价。
在此期间,拼多多的申请页面多次弹出“好运”、“1号砍价进度”页面,最先被切入“等待页面”,甚至拼多多的软件已经提示刘律师,只要继续邀请几个好友,就可以免费获得活动产品。
后来,刘律师按照提示,把拼多多的砍价链接发给了自己的几个同事,还买了9.9元的砍价包。但结果是,无论刘律师如何邀请朋友帮他砍价,拼多多的砍价进度始终显示还差0.09%,才能免费得到这部手机。
刘先生看到这里,开始质疑拼多多的活动,于是开始选择其他活动,重新讨价还价。结果刘先生发现,每次都能成为“第一砍价手”,每次都差点得到活动。
于是刘先生开始起诉拼多多公司,希望拼多多能够公开砍价活动的真实数据和信息,并返还所谓的砍价包9.9元,同时赔偿自己500元的经济损失和1000元的合理费用。
刘律师告诉记者,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博取关注,希望大家能一起关注这件事,而不是他自己。
对此,拼多多公司法务部高级总监在该微博做出回应,称目前拼多多参与砍价活动的商品有1000多种,截至目前拼多多已免费送出700多万件免费商品。
刘先生之所以说,即使包括其他消费者的反馈,无论怎么砍价还是会差0.09%,主要是因为要砍价的商品量大,消费者拉动的用户量太少,砍价量不足以让活动百分比发生变化,所以消费者会觉得无论怎么砍价都没有变化。
同时,拼多多法务总监也表示,部分用户的恶意刷单、机器刷单甚至收费议价等行为违背了拼多多的活动初衷,因为违背了活动的公平性,这些用户的议价会导致失败。
最后,拼多多表示会继续优化活动规则。未来,拼多多系统将更加精准地识别用户的异常行为,拼多多将优化活动的引导模式,让用户的活动体验更加有效。
这样的回答自然会有很多消费者不满意,也有很多消费者表示自己和刘先生的情况一样。
在拼多多接到所谓的限时砍价活动后,邀请了很多亲朋好友帮我砍价,但是无论怎么砍价,总是因为最后一分钱拿不到货。
当然,偶尔也有极少数网友表示在拼多多参加过免费砍价活动,最后确实拿到了免费商品。
我们也用手机测试了品多多的软件,在品多多的应用软件首页可以清晰的看到免费砍价的活动。然后我们随机选了某个活动产品讨价还价。
按照拼多多的提示,很快就收到了99.99%砍价的提示。但是最后无论怎么邀请朋友,最后0.01%都无法成功砍下,最后砍价失败。
可以说,拼多多正是利用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通过推出免费商品砍价的活动来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参与其中。但由于其活动规则不透明、参与人数多、算法规则反复等原因,很多消费者无论怎么努力都很难拿到所谓的免费商品。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人员表示,此类活动利用了人们“占便宜”的心理,通过看似轻松的奖励,引诱消费者“加码下注”。如果平台最终披露的中奖概率、议价排名等相关数据与事实不符,就存在涉嫌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虽然这个案子还在审理中,但是我们都知道,拼多多所谓的免费砍价活动,其实是在透支我们的社交网络。
正如品多多创始人所说,品多多的成立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满足人们占便宜的心理。当我们遇到像拼多多这种所谓的“免费”砍价活动时,可以适当参与,但不要像赌徒一样不断加价,否则最后很容易得不偿失。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