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方式的改变,分期付款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消费方式,尤其是在手机消费领域,商家以“0首付”、“低利息”、“零利息”、“以租代购”等低门槛为噱头,吸引资金紧张的消费者进行分期付款,但背后隐藏着诸多消费陷阱。近日,东莞市消委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在手机低门槛消费的背后,往往隐藏着高昂的支付成本。
问题一:低门槛,隐藏的高成本
一些商家打着“0首付”“零利息”的旗号吸引消费者。从宣传上看,好像是免首付或者免利息。但在销售过程中,商家故意隐瞒贷款公司或平台较高的手续费、逾期还款违约金以及所谓的保险费、担保费等项目,最终本息合计比手机原价高出一两倍。同时,一些不法商家专门针对未成年学生、青年毕业生等群体,以威胁、胁迫等手段强迫消费者消费,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问题二:分期付款凭证丢失,维权困难
与商户合作的贷款公司、平台等金融机构,多为异地公司。在分期付款的消费过程中,消费者与商家、贷款公司、平台等发生了多重法律关系。,通过指定的手机APP完成办理手续的全过程。消费者在整个消费过程中可能没有一纸协议或凭证。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将面临证据不足、异地维权等困难。
问题三:逾期还款,信用受损
对于经济基础薄弱、消费能力有限的学生和年轻人来说,分期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本息逾期,逾期还款的高额违约金甚至会导致无法还款,影响个人征信。一些平台采用电话骚扰、胁迫家人朋友、发律师函等方式催款,对消费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消费者委员会的意见
市消委会提醒消费者,警惕手机分期付款,注意以下细节,有效防范消费风险。
第一,买手机,找品牌店。在实体店购买手机时,尽量在品牌授权店、电器店、大型商场购买。网购的话,建议选择售后服务平台完善的知名购物网站和官网的品牌手机旗舰店,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
第二,要充分了解分期付款涉及的细节和内容,衡量还款能力。消费者在选择分期付款时,不要急于签合同。他们要明确利息、利率、期数、手续费、违约金、本息合计等具体细节,明确与他们签订借款合同的贷款人的具体情况,在签订借款合同前选择有实力、信誉好的贷款人。另外,要衡量自己的还款能力,然后选择分期付款业务。一旦不能及时还款,就会影响个人征信。商家在宣传各种分期付款项目时,应自觉履行告知义务,明确告知消费者产品价格、利息、各种费用、期限、还款总成本,以及逾期付款可能产生的费用和不利影响。
三、主动索要正规票据,保存相关凭证。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应保留相关通讯、交易记录或凭证,尤其是与分期付款相关的借款合同,并主动向商家索要,注意保管。此外,在购买手机时,应主动要求商家如实填写“三包”凭证。特别是一定要在账单上注明所购手机的品牌、型号、序列号(IMEI码)、价格等信息,并核对信息是否与真手机一致。
第四,及时举报违法经营行为。在消费过程中,如遇虚假宣传或欺骗性销售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商家,消费者应在保留证据的同时,及时向有关行政部门和消费者委员会投诉。如遇强买强卖、高额放贷、威胁胁迫等违法行为,应立即向公安部门报警求助。
【武擒虎】。
[作者]吴擒虎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创造更多价值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