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涉及新玩具Elgato Stream Deck的初步使用体验和作者的一些想法,所以你会在本文中看到:
说到键盘的历史,就不得不提到打字机。现在,标准键盘的布局延续了克里斯托弗·莱瑟姆·肖尔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发明的“QWERTY”布局。对于这些拉丁语言,为什么在各个国家出现了各种无序的布局来争夺键盘布局的顶端?其实来源于早期的机械结构容易卡死。为了保证回弹和维修问题,常用字母打散。
与标准键盘不同,Elgato Stream Deck是一种支持可视化和可编程定制的控制键盘。在国外主播和电台有很多应用,国内也有一些主播用这个主机辅助自己的直播。就在降价之前,我用E卡开始了一场游戏。用了几天,发现很多功能真的很好用。在此,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2.使用需求用过造价软件的人都知道,像定额复用这样的操作只有几步,但是非常繁琐,需要鼠标来回点击。打开一个以上的物品后,一天下来,右手和前臂就完全废了。当时的想法是用Python作为自动脚本。毕竟,按钮向导不容易使用。而且我还需要各种软件,有些快捷键懂操作就容易记住。我之前在LTT的视频里发现了这个小玩意。上次发现降价到839,就直接点了。
有一段时间了,中间翻了很多外网的使用经验。发现有很多有用的预置,本身的软件配合也足够支持日常使用。国内外很多主播在直播中使用流甲板辅助。比如常规的一键开关推流、静音、特效都已经集成在软件中。
3.能做到什么国外很多主播通过Stream Deck控制直播,不仅限于OBS流媒体软件的API级联动操作,Elgato自己的软件(采集卡匹配软件4K捕获实用程序,麦克风匹配软件Wave Link),Twitch软件等等。
实际操作时,只需将相应的功能拖动到图中的位置即可。有些功能的配置项很多,每个配置项需要根据需求单独配置。每个操作还可以单独配置图片和名称,以便区分同一操作的不同配置。而且它本身的文件夹是可以嵌套的,所以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按文件夹分类。
多任务操作也很实用。其他软件设置这样的同步和延时操作是非常繁琐的,但是使用Stream Deck可以直接把操作一个一个拖拽到需要的位置。在下一次行动中。软件可以根据这里的设置直接启动并配置相应的软件。
直播工具组不多说了,都是针对各个直播软件的使用而配置的。更具体的配置要求,其实要根据主播/UP主持人的个人需求来配置,这需要在使用Stream Deck之前有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还是有一定的学习成本的。
作者在自己的工作中也需要用到造价软件,其中大家都知道这个操作有多麻烦,使用按钮向导也不是很方便。一天下来,整个前臂完全无法准确操作。把几个繁琐的操作放出来再操作软件,这样效率和健康都有保障。
Voice Mod是一个变声器软件,还直接提供了一个控制API,这样就可以完全通过Stream Deck来操作。作为一款付费软件,依然每天随机提供六种免费变声模式。Voice Mod本身支持买断,国内IP售价24.99美元,国外售价29.99美元。建议在使用某些方式支付时,关闭最终支付界面,可以享受相应的优惠。
5.可以自定义和添加的部分先展示一下设置的效果:我把日常的软件和一些直播相关的设置放在首页,比如Lightroom,SketchUp,cost软件都设置了文件夹,然后把所有相关的操作都放在目录下,使用的时候点一下就可以了。当然,在调试之初,由于没有现成的预置,大部分软件都是自行配置的。
图标获取和制作
我们自己设置的这些软件和操作没有图标怎么办?其实只要是常见的软件/app,基本上都可以在一些免费的图标网找到。例如,作者使用最多的网站是EasyIcon。基本上国内外大部分软件都能在这里找到对应的图标。
如果你想用自己设计的图标进行一些自己的操作,没有问题。官网也提供了相应的在线图标设计功能。保存下载好自己设计的图标后,就可以像以前一样上传到相应的操作了。
默认下载
起初,作者在创建了自己的文件夹后,继续记录各种动作,然后一个一个地替换图标,这样就组成了一个软件所需的所有操作。后来发现有SideShowFx这个卖“预置”的网站,有很多免费的预置可以用。诸如After Effects、PhotoShop、DaVinci Resolve、Premiere Pro、Cinema 4D、LightRoom等工具。都有预置下载,美中不足的是这个网站需要科学上网。
6.优势与不足目前国内针对流甲板适配的软件很少,国内社区支持还没有发展起来。对Streamdeck的使用要求越高,更好地使用Stream Deck的学习成本就越高。虽然实际上可以自己尝试配置,但是有些应用已经有现成的预置了,不需要自己配置。而且,按键手感有点傻。如果新一代能更新开关微动,那就太好了。
7.展望第一,想增加键锁功能,避免连接电脑时移动时不小心碰到。比如我在外面用笔记本,有时候需要移动位置却懒得拔掉这些外接设备。结果,当我触摸甲板按钮时,我打开了相应的软件和功能。二是希望尽快建立社区并适配国产软件,使用Deck更稳定、更安全地直接通过API适配;第三,文件夹也可以绑定相应的动作。比如常用软件,可以一键打开软件和对应的插件软件,然后进入文件夹,也可以减少一键占用;还有一点就是国内外似乎都没有针对macOS的相应社区,使用macOS的用户第三方插件也比较少。
8.写在最后这次入门时间不长,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点。更多的体验和与其他设备的联动内容会在后续的文章和视频中发布,对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大家可以一一关注。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请多多支持。这是老锅。下次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