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琪琪
如今不再是来华强北倒卖手机和配件换黄金的背包客,而是像“华强北卖化妆品的90后,一年一辆宝马,福田区一年一套房子”这样的新神话。童鸣数码城成立于2005年,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曾是华强北最大的电子通讯产品大卖场之一。现在,法华北路西门的“童鸣数码商城”字样变成了“童鸣化妆品市场”。2015年,童鸣数字城市开始寻求转型。随着电子通讯行业市场收入的下降,童鸣数码城转型为手机配件市场,但其经济效益仍不理想。2017年3月,童鸣数码城瞄准国内化妆品市场,开始引进进口化妆品商家。去年9月,童鸣商业城在官网发布了一条简单的动态信息,“公司将童鸣数码城转型为化妆品市场”。“一米柜”变成了“隔间”,童鸣数码城也成为华强北首家转型美容行业的商场。从一开始只有一层楼卖化妆品。到现在,整栋楼五楼有500多家店铺在卖化妆品。“童鸣进口化妆品市场已成为深圳最大的化妆品批发市场,销售产品已覆盖十多个省市。”这是明数码城官网介绍里写的。这一转变引起了包括央视财经在内的众多媒体的关注。转型的故事,淘金的故事,都说明华强北已经不是过去的华强北了,但是有一点没有变。
(扫客户)
“正品保证一件一件送”店铺是微信商家
奥克斯曼——————————————————————————
牛石观察到,明通化的化妆品市场里,有很多名为XX国际的跨境化妆品商家。此外,很多店铺声称自己是正品,在海外销售,很多标注自己是电商专供,在微信业务中批发,支持无缝配送。
(所有宣称正品、代理产品、实体仓库的商家)
在这里,“一件送一件”是电商、微信商业行业非常常见的方式。这样代理商就不需要自己囤货,也没有仓储成本。客户需要时,会由上游商家发货,而“无痕”大多是指发货商家可以在发货人处帮代理人填写代理人信息。
市场里很多店铺下午才开门,但是每个店铺门口都贴着微信二维码。扫货的人一般都是打开手机的拍照功能或者一路扫微信穿梭在摊位和铺面之间,不停的拍照或者扫码加微信好友。销售的化妆品以进口为主,品类多样,有东南亚、日韩的开架化妆品、护肤品、日用品,也有欧美一线品牌的化妆品、护肤品、香水,还有国内很多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的医用化妆品、品牌小样甚至保健品。
(卖化妆品和护肤小样的店)
这些店铺很多都展示兰蔻粉水,查询到的400ml售价283元/瓶-290元/瓶,比日本免税店高10元-20元,一般比海外代购低10元左右。这款产品在兰蔻天猫旗舰店售价420元/瓶。此外,妇儿佳医美面膜,白面膜的价格从65元/盒-70元/盒不等,在妇儿佳官方店日常售价为148元/盒,而部分淘宝商家和微信商家代购价格约为70元/盒-80元/盒。Whiplash询问了明通化化妆品市场1楼的一家店,对方告诉Whiplash,该店主要供应电商、微信业务、实体店等。,而且单笔销售比较少。代理商按批发价卖,加3元6元邮费。没有账单,店家对货源遮遮掩掩,没有正面回答。另一位自称保证正品的店主表示,自己的商品是保税仓的平台货,但没有票据可以提供,代理也不需要签合同或契约。他说,每天卖的商品价格可能不一样,当天需要什么,微信可以问价。他还说代理销售没有困难。“只要朋友圈(客户)资源多”,他就可以先“承载”他的朋友圈,他的朋友圈除了产品图片还有详细的文字描述。
(商家的微信朋友圈)
此外,一位能提供发票的商家表示,这家店的商品来自韩国免税店,但除了免税店常见的一线品牌和韩国本土品牌,也能供应一些港台开架商品。对方说:“只要你愿意,我这里可以给你供货。”同时,为了方便代理商,商家会每天提供更新的报价。牛石走访期间,很多店铺都是一箱一箱的来货,有的包装盒看不到邮寄地址,有的包装盒上印着天猫海外购、网易考拉的字样。据观察,这里只有部分商品有普通商标。
(一家店门口堆积的快递箱)
今年7月份左右,童鸣商城要求入驻商家签订一份《不经营无合法来源假冒伪劣商品责任书》,很多商家将这份责任书贴在店门口。然而,11月21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在对童鸣商城进行突击检查时,仍查获了29箱涉嫌无合法来源的化妆品,并立案2起。有美妆零售行业人士表示,华强北很多商家的商品都是韩国免税店的刷单团队通过香港渠道批发给这些商家的。靠近香港也是他们的成本优势。外国货物可以通过特快专递在香港转船。在化妆品利润蛋糕面前有人离开转型阶段有人认为“都是生意”
奥克斯曼——————————————————————————
童鸣商城还没有完全从曾经的电子数码手机配件商城的形象中淡出。在商场不起眼的角落,依然可以通往销售二手手机、电池等手机配件的销售区。然而,与隔壁繁忙的化妆品区形成对比的是,这里的许多商家已经落在了卷闸门铁门后面,顾客寥寥无几。
(童鸣数码城仍保留着围绕数码和手机的业务)
卖显示器和数码配件的商家还是会招呼路过的顾客坐在店里讨价还价。化妆品店几乎不会主动招待顾客,大部分都是在电脑前查看或者和买家微信沟通。过道里狭窄的化妆品销售区,人来人往,大部分都是商家拖着货进进出出。偶尔来扫货的顾客中有两三个外国顾客,也有店家告诉鞭打牛,国内顾客还是很多的。这与过去卖数码产品和手机配件的情况不同,但当你从童鸣化妆品商城出来,再往北走到街上,就可以看到仍在销售电子产品和数码配件的商城,以及大量前来采购的国内外顾客。那时候,这里曾经是数字商业的天堂。
牛石问一个卖相机的商家如何看待卖化妆品的转型,有没有考虑。对方说卖相机的利润也不错,而且做这个生意很多年了,有渠道资源,化妆品是需要重新研究的领域,所以目前还没考虑转型化妆品,“都是做生意,挣钱就好”。
强北一直紧跟消费市场趋势,手机卖得少,显示器、运动相机等数码产品卖得多。一些比特币矿机已经售出,年初电子烟蜂拥而入。现在化妆品商家都抢着占商场的摊位,有王源数码商城、哈曼广场、华联发广场都变身化妆品商场。
化妆品真的赚钱吗?艾媒咨询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手机市场线上销售占比从2016年的24%提升至2018年的28%。2018年,只有29%的智能手机消费是纯线下交易。
品牌方面,研究机构IDC数据显示,2018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容量为1.03亿部,同比下降10%。手机市场继续向头部品牌靠拢,马太效应加剧,TOP6品牌占据近90%的市场份额。今年小米9周年的时候,雷军也说过,小米只用了9年就消灭了中国山寨手机。
山寨手机、二手机市场不再繁荣,商家瞄准化妆品市场。智研咨询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美容护理市场规模约为4105亿元,同比增长12.3%。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214亿元。线上渠道遍布下沉市场。消费能力的提高和对美的关注,让更多的人对美容护理产品有了需求。在化妆品市场,进口品牌一直很“吃香”。在天猫国际、JD.COM国际等跨境电商平台上,进口美妆护理品都是占比比较高、增速比较快的品类。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美容化妆品和护肤品进口超过20万吨,同比增长75.6%;进口额99.214亿美元,同比增长70.5%。国际品牌的利润也更高。数据显示,欧莱雅、雅诗兰黛、资生堂2012-2018年的毛利率在70%-80%之间。而且化妆品作为快速消费品,一般比手机等智能硬件更新更频繁,量大,能带来更高的整体利润。这种利润空给了代购、代理商、商家销售、倒卖各种进口化妆品的机会。据介绍,华强北的这些美妆商户,有一部分曾经是这里的手机、数码商户。有商家透露,一部二手手机的利润可能不到10%,但现在零售美妆产品的利润可以达到50%,做批发的时候也能达到30%左右。
微信业务下游代理市场需求有多广?艾瑞咨询发布的《2017中国微信商业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微信商业行业市场交易额为3287.7亿元,预计到2019年,这一数字将扩大至1万亿元。根据微谷中国的数据,截至2017年,微信业务从业人员达到3000万。
华强北周边,邮政、顺丰等快递站点纷纷设立。童鸣化妆品市场的商家告诉鞭打牛,他们最晚可以在11点发货。
(拉货送快递的商家)
商家来华强北“淘金”的本质从未改变。“淘金热”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方向和变化的速度。对于这里的商家来说,从一米柜后面倒卖香港手机、翻新机,到地摊倒卖化妆品,只是换了一个淘金场而已。他们关注热度,关心代理商是否及时查账,产品和模式在利润面前是否可持续并不重要,因为化妆品或者其他商品只会是商家和商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