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图片不显示 知乎(为什么淘宝越来越不好逛了?逛逛抄完小红书又来抄抖音?)

听说淘宝改口号了。就是在那之前,这样的事件应该是轰动一时的,现在却不得而知。如果不是朋友圈看到的那两篇瑰丽柔美的文章,我可能都不会注意到。



淘宝广告语没刷屏,要么是公司低调,要么是用户大概真的不在乎这个。当然,更可怕的是——大家其实已经不那么在乎淘宝了。



淘宝这几年的品牌变化,从“淘你喜欢的”开始,后来变成了“淘!我喜欢”,然后“去淘宝,找到你就说好了”……这次好像改成了“这么好逛”……



如果不是专业从业者,谁会发现这些变化?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淘宝就是淘宝。至于怎么改口号,那是你的事。最多就是脱裤子放屁而已。用户不在乎你的口号是什么,他们在乎的是你的产品设计体验好不好,淘宝体验,一个是购物,一个是购物。至于其他的,都是这两个基础功能的延伸,哪些是用户真正需要的,需要不断测试。



一位前支付宝朋友吐槽说,基本上,换个领导就换个slogan。不知道真假,我相信也是激情四射的一句话,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次改成了“逛街太好了”,核心点是“逛街”。可以看作是用户潜在心智的植入,也可以看作是内在的“功劳”。



购物自诞生以来,运营思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外在的直觉是从抄小红书变成了更快的抄Tik Tok和Aauto。



客观来说,淘宝确实需要一个内容渠道来承载商品的转化和种草的推广。流浪的出现,也可以理解为小红书、Tik Tok、阿auto faster崛起后的“压力”表现。



作为一个内容行业从业者,我有一个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来判断一个平台是否成功,那就是平台是否会代理一批MCN牌照。基本上采用代理模式是做不到的。购物,甚至更早的淘宝内容系统在2018年左右开始采用牌照制,这也是淘宝内容系统开始衰落的节点——不要反驳“淘宝内容系统并没有衰落”用淘宝直播的数据,淘宝直播诞生了像Viya这样的超大号,本身就是战略和运营思路的重大失误,负责人去Viya公司走马上任,本身就说明了淘宝直播的失误。



为什么MCN机构牌照和代理制意味着内容平台做不下去?其实答案很简单。努力和努力是两回事。还有牌照和代理制,核心是拉人头,完成KPI指标,这里有寻租空房。更重要的是,这是对内容创作者的剥削,提高了准入门槛。



淘宝曾经的魅力和生命力就在于,淘宝是一个起步门槛极低的平台。这种许可证制度和代理制无形中提高了创业的门槛,把有想法的人挡在了门外。说白了,代理制和许可证制更像是计划经济和计划模式。它想要的可能不是最好最有效的过程和结果,而只是完成KPI的最后一系列数据。平台一旦出现,把脏活交给代理商去冲数据求业绩,也是极其危险的信号。



Tik Tok、今日头条、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小红书都在内容创作领域保持了极低的进入门槛,这也是这些平台上能不断涌现创业者的原因之一。至于淘宝,大家不妨回想一下,这几年淘宝诞生过什么“内容网络名人”?



同样,支付宝以前也是一个社区。最近优酷、知乎、百度做视频,都是牌照制、代理制。依我看,这件事很难做。



淘宝在2015/2016年开始发力。坦白说,走了这么多年,成绩不小,但更多的应该是失策和失败。淘宝的内容体系,这几年换了负责人,没有固定的策略和内容确定,有的只是盲目跟随市场。近年来尤其明显的是“废除”或抛弃原有的成长群体,然后邀请一批成功的网络名人入驻。玩了一段时间,这群人玩不动了,再邀请一批网络名人入驻,再换一批。从Tik Tok红人到自动快车红人,到哔哩哔哩车主和小红书主人…只有你种的是你自己的肉。买人才,就能把内容生态建设好。腾讯应该不会输短视频。毕竟腾讯比淘宝有钱。



内容的短视和缺乏决心指向了淘宝做内容的出发点和初心,完成内容目标的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说白了就是淘宝为什么要做内容,如何设定更好的KPI,你愿意为内容生态付出多少时间。



一位原二老师说,内容型的淘宝系要为商家服务,注定是玩信息起家的平台。这种说法看似合理,其实更像是借口。在既定的“内容服务商”的前提下,淘宝其实完全有能力做好内容。小红书的内容是针对商品和交易的,“毒”的内容也是针对服务商的。如果水很淡,只拿一勺喝。



在我看来,淘宝之所以做不好内容,恰恰是忘记了为内容提供者和消费者服务,只是为了迎合市场,做数据堆砌,制造流行假象。



举个例子,虽然说的不好听,到处乱抄小红书没有错,但是到处乱抄Tik Tok和Aauto更快就大错特错了——我可以在自己的优势平台下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但是要被对手或者错误的KPI牵着鼻子走,用户已经有Tik Tok了。为什么要逛淘宝?比如这个账号,这个视频,首先这个账号有抄袭或者盗版的嫌疑,其次我在Tik Tok看过这个网上的人气,那为什么还要来淘宝看呢?


(处理号徘徊)



对于我来说,购物里面都是各种不相干的内容,这也是我很少打开的原因。奇怪的是,这个视频因为打了擦边球,阅读量和流量都不错。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淘宝是要把自己打造成Tik Tok,还是要淘宝还是淘宝?



淘宝图片不显示

跟着流量走更容易完成KPI,这可能是目前淘宝内容增长的最大障碍。购物,是放在淘宝上与Tik Tok、Aauto更快争夺流量的产品,还是服务于淘宝生态本身的产品?



如果和Tik Tok、Aauto quickness争夺流量,那么各种低俗内容、影视剧剪辑、各种娱乐、笑料都会堆在里面,不断堆积——当然,还有一个关于追赶Tik Tok的问题,Aauto quickness在衰落,微信视频号也在做,那么淘宝做这个有什么意义呢?



(这样走来走去真的好吗?)


如果是服务淘宝生态,那就先做好产品展示,再做好产品评价。至于视频还是图文,其实不同媒体各有优劣,完全没有必要通过行政手段和运动策略全部变成视频。



当然,对于负责淘宝内容的人来说,他们有一个天然的优势,那就是淘宝毕竟还是一个大家庭,经得住折腾,但问题是,以后淘宝还经得住来回折腾吗?像淘宝这样的国民级应用,每年都换品牌口号,极其不认真。某某总监或者某某VP做了一个产品,短期看似热闹,但可能正在动摇淘宝未来的根基。换个品牌口号就行了,真的是卖宝贝的田心不痛不痒。



作为一个88会员,反正在淘宝上越来越少了,有点烦。逛淘宝太辛苦了。也许我离不开淘宝,但我真的不需要这种夸夸其谈的逛。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最新评论

  1. 可爱屁孩
    可爱屁孩
    发布于:2022-04-27 03:03:43 回复TA
    全部变成视频。当然,对于负责淘宝内容的人来说,他们有一个天然的优势,那就是淘宝毕竟还是一个大家庭,经得住折腾,但问题是,以后淘宝还经得住来回折腾吗?像淘宝这样的国民级应用,每年都换品牌口号,
  1. 东方纪晴承
    东方纪晴承
    发布于:2022-04-27 01:04:35 回复TA
    需要你的时候,你不吊我!你用到我的时候,喊爹都不帮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后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