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乐”“芬达”“雪碧”喝了这么多年。你真的知道区别吗?
前不久在Tik Tok看到一个段子,说一个地区碳酸饮料消费量越大,这个地区的幸福指数越高。当然,这种说法并没有严谨的理论依据,只是茶余饭后的玩笑话。但是,被称为“快乐胖屋水”的碳酸饮料,确实能给很多人带来短暂的快乐。
记得小时候过年过节家里餐桌上有“碳酸饮料三件套”,可乐、芬达、雪碧。如果这些饮料放在平时,除了过年过节,大人是不会给孩子喝的。所以,我总是抓住这个机会好好喝一杯。
长大了,这些碳酸饮料还是很受欢迎的。研究数据显示,全世界的人平均每天要喝掉20亿瓶可口可乐,这已经足够庞大了。但是喝了这么多年碳酸饮料,你真的知道两者的区别吗?
今天懒喵就为大家对比一下三种最常见的碳酸饮料。让我们来看看。可乐、芬达、雪碧各有什么特点?他们的区别是什么?
可乐、芬达、雪碧,你真能说出区别吗?说到可乐、雪碧、芬达的区别,最直观的就是外观和口感的区别。其实两者的区别还不止于此。我大致把它们归为以下三点:
在三种碳酸饮料中,可乐可以说是最早的,这与一位名叫约翰·彭伯顿的美国药剂师有关。
相传1886年,一个酒鬼来到彭伯顿开的药店,想买一杯治头痛的药水,需要加水才能喝。酒鬼等不及了,拿起一瓶苏打水灌药。没想到,他倒出了一杯“药水”,这就是可乐的前身。
后来,经过一些R&D和改进,彭伯顿将这一配方制成专利出售,就有了我们今天都知道的可乐。相信很多人都没想到,可乐的前身竟然是“加苏打水的药水”。
作为可口可乐公司的第二品牌,芬达在二战期间发明了它。当时可口可乐公司在德国设厂,但有一段时间,美国和德国关系紧张,德国工厂无法从美国运来可口可乐原料,就从德国就地取材,最后开发出芬达。
芬达刚出来的时候,美国可口可乐总部并不知道这种汽水的存在,但后来被总公司接受,芬达于1955年在意大利正式上市。六年后的1961年,可口可乐推出了第三个品牌——雪碧。
从文化渊源上看,可乐是三款碳酸饮料中的老大哥,出现最早,品牌影响力最强。可以说,没有可口可乐,大概就没有著名的可口可乐公司,也就没有芬达和雪碧。
为什么可乐、芬达、雪碧的外观不一样?味道不一样吗?这是关于它们里面的原材料。我们先来看看这三款碳酸饮料的配料表:
从可乐、芬达、雪碧的配料表可以看出,这三种饮料的原料构成基本可以概括为:
水+糖成分+食品添加剂+食品香精
它们在原料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上。除了二氧化碳(碳酸饮料的起源),可乐中添加焦糖色、磷酸、咖啡因,芬达中添加柠檬酸、苯甲酸钠、三氯蔗糖、安赛蜜、日落黄、柠檬黄,雪碧中添加柠檬酸、柠檬酸钠、苯甲酸钠。
里面有食品添加剂,一个起显色作用,一个起呈味作用。
但是,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可乐含有咖啡因,这是一种含咖啡因的碳酸饮料,而芬达和雪碧没有咖啡因。相对来说,雪碧的成分更简单,添加剂中没有发现色素成分。
成分的不同导致了可乐、芬达、雪碧在外观和口感上的不同。
从外观上看,可乐是深棕色,颜色较深,不够透明;芬达是一种橙色液体;雪碧则是透明的,透明的,你可以清楚的看到表面的小气泡。
从口感上看,可乐含有焦糖色和咖啡因,喝起来更甜,甜中带点苦。芬达的定位是橙味汽水,主打酸甜口味。后来,可口可乐公司还开发了苹果、葡萄、酸橙、芒果、桃子、菠萝、西瓜、草莓等口味的芬达。雪碧含有柠檬酸和柠檬酸钠,味道略酸。
[懒喵体验]
喝了这么多年的可乐、芬达、雪碧,大家对它们的外观和味道都很熟悉,但说到文化渊源和原料构成,相信很多人都很不解。通过上面的分享,相信大家对这三种碳酸饮料的区别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不过最后提醒一下,从配料表可以看出,碳酸饮料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水,加上大量的糖、食品添加剂和香精,一定要适量饮用。毕竟弊似乎大于利。
用白话说一下美食,我是懒喵,喜欢美食的朋友,请关注~
最新评论